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梗死应用中医康复护理对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作用。方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择取脑梗死病例,共90例,分成2组,n=45,护理模式分别为中医康复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功能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FMA、SWAL-QOL、Barthel指数等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脑梗死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康复影响。 方法: 取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76 例脑卒中病人为对象,随机分取方式将病人划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分别展开常规护理与心理干预,均 38 例病人,对比神经功能康复情况。 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 NFDS 评分较高于干预组, MBI 评分较低于干预组( P < 0.05 )。 结论: 脑卒中病人护理中,心理干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康复,缓解病人心理状态。

  • 标签: 心理干预 脑卒中 神经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鼻喉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指标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为耳鼻喉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手术治疗的耳鼻喉科疾病患者术后发生感染(32例)的部位,并与未发生术后感染患者(50例)的术后3d细胞免疫功能、Th1/Th2免疫平衡以及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作比较。结果:32例术后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14例(占43.75%)、胃肠道感染9例(占28.13%)、泌尿道感染5例(占15.63%)、其他感染4例(占12.50%),发生感染平均时间为术后(2.02±0.71)d。感染组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百分比均低于未感染组,Th1细胞百分比以及Th1/Th2比值低于未感染组,而Th2细胞百分比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INF-γ、INF-γ/IL-10水平低于未感染组,IL-10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并发感染可导致耳鼻喉手术患者相关指标的降低,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针对耳鼻喉术后感染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耳鼻喉 术后并发感染 机体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吞咽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的改善效果分析评价。方法:分析2021年2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本研究常规组患者配合传统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提供吞咽康复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吞咽功能评分结果。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吞咽功能都有所提升,实验组结果更理想(P<0.05)。结论:吞咽康复护理在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的改善方面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吞咽康复护理 脑卒中 吞咽功能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八字脚”是一种由于双侧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出现过度外旋,而在走路时足部呈“八字形”形成“外八字”脚的现象,因此外八字脚也会对这些关节和下肢力线造成影响,导致腰椎及关节损伤,此外进一步可能导致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外八字脚”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造成心理上的创伤,所以矫正外八字至关重要。本项目设计了一款外八字矫正器。与传统的八字矫正装置相比,除了足部矫正功能,还添加了连接于胯部、腿部、足部的一体化矫正功能,通过连接位于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设计的轴承特殊关节,实现了使腿部在平面内运动而不外旋和可坐立的功能;采用特制的鞋套控制脚部外旋;可帮助唤醒并强化弱势肌群,帮助使用者学习和适应正常的行走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柔顺性好、质量轻便、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可辅助患者实现外八字矫正训练。

  • 标签: 外八字脚 康复训练 矫正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应用益逐瘀汤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其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应用益逐瘀汤治疗,分析各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比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其性激素水平。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总有效率是90.70%。其中,阳不足证患者有效率最高,血淤下焦证次之。在接受治疗之后,患者的睾酮指标水平增加,而雌二醇指标水平降低,经比较,组间差异明显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损伤使用血清Hcy、Cys-C、NAG及mALB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从2019年5月开始进行病例收集,一直到2020年5月结束,共收集到配合本研究的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8例设为观察组1,另选同时期正常妊娠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选择妊娠期糖尿病早期损伤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2。所有患者进行血清Hcy、Cys-C、NAG及mALB检测,对三组血清Hcy、Cys-C、NAG及mALB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2血清Hcy、Cys-C、NAG及m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1(P<0.05),观察组1血清Hcy、Cys-C、NAG及m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使用血清Hcy、Cys-C、NAG及mALB可以有效的诊断早期损伤,诊断准确率高,具有临床诊断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Hcy Cys-C NAG mALB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诊疗中儿童过敏性紫癜损害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儿内科 肾脏组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259 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开展肺炎支原体 DNA 、尿微量蛋白水平检测,并就儿童过敏性紫癜损害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中支原体感染者 139 例,未感染者 120 例,其中支原体感染组患儿单纯肾小管功能损害、单纯肾小球功能损害、混合性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患儿( P < 0.05 )。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损害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诊疗中须予以关注。

  • 标签: 儿童过敏性紫癜 肾损害 肺炎支原体感染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蔗糖铁注射液在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对其疗效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与研究人员=80例,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左卡尼汀+蔗糖铁注射液,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比对照组更优,而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卡尼汀+蔗糖铁注射液对性贫血的治疗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其贫血症状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肾性贫血 左卡尼汀 蔗糖铁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患者接受细致化手术室护理后的康复情况以及术后疼痛情况。方法:研究时间在2021.9月至2022.9月,研究对象为上述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组予以不同护理,即研究组、对照组,前者予以细致化手术室护理,后者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对分别护理后患者的术后疼痛及康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前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患者接受细致化手术室护理,不仅可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同时也会加快患者的身体康复速度,值得运用。

  • 标签: 细致化手术室护理 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 术后疼痛 康复情况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针灸结合功能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 康复疗效。 方法 :将 60 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治疗,治疗组予针灸结合功能训练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且治疗组综合能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 <0.05 )。 结论 :针灸结合功能训练在小儿脑瘫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针灸 功能训练 小儿脑瘫 康复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综合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0月期间接治的 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 50例和对照组 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甲状腺 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则给予 131碘治疗。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予以 131碘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且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131碘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续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诊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比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连续康复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观察组的下肢运动功能和对比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下肢运动功能优于对比组(P<0.05)。护理前,观察组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对比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连续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能够提高患者的下肢运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连续康复护理模式 脑卒中偏瘫患者 肢体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分析具体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期间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 140名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让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与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干预,对两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相比,实验 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较好( P< 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价值大,值得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运动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6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与认知功能。结果:给予护理干预后,显然实验组运动功能评分与认知功能评分都要比对照组高,均P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运功功能 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