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150例)与实施优质护理模式(观察组,150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在接受了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优良率分别达到了91.3%与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心血管内科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璧山区八塘镇老年人群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现状及老年人群对中医体质辨识的知晓情况,为更好地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中医体质辨识知晓情况调查问卷》对璧山区八塘镇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资料,同时对调查对象2017年老年人健康体检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查者中74.24%了解中医体质辨识工作,1.14%知道中医体质分为9种,6.06%知道自身体质,4.17%知道对应的中医保健指导,1.70%按照中医保健指导进行中医保健,12.69%对中医体质辨识工作满意,98.48%需求中医体质辨识及相应的中医保健指导。调查老年人健康体检的体检表中,100%完成了中医体质辨识的分类书写及电脑录入,100%对中医体质辨识人群进行了中医保健指导,100%开具了中医健康处方,知道自身体质的32名老年人中100%所述与资料相符。结论有关部门应加强中医体质辨识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改善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现状,努力提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质量,让中医体质辨识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 标签: 老年人群 中医体质辨识 调查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血透室中,对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血透室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意见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透室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是理想的护理干预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血透室 护理质量评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采用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分析效果。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入组我院58例精神科患者,分组时符合数字表法,纳入实验组的29例患者行优化护理工作模式,纳入对照组的29例患者行常规康复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3.10%、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96.55%、护理总有效率96.55%均明显更优,将其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采用优化护理工作模式,效果显著。

  • 标签: 精神科 优质护理服务 优化护理工作模式
  • 简介:摘要在缺乏与医院新时期发展要求相契合的政工工作改进模式,在实践中则难以形成可持续的作用力。这就要求,当前需要将政工工作植根于医院经营体制变革的大环境中,利用政工干部的岗位职能优势在组织思想文化领域赋予其积极的正能量,并通过工作模式创新来消除存在于医院组织生态中的消极因素。

  • 标签: 医院 政工干部 宣传工作 队伍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精神科擅自离院风险评估表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我病区2018年1月—6月收治接受治疗180例药物依赖科的住院患者进行“精神科住院患者擅自离院风险评估表”评估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机制。结果药物依赖科的一部分住院患者由于精神症状所致以及自知力的缺失,对住院环境的不认可存在着擅自离院的行为风险。为此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六个月内未发生擅自离院风险事件。结论通过开展住院患者擅自离院风险评估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预防机制对预防精神科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擅自离院行为的发生有明显预防效果。

  • 标签: 精神科 患者 擅自离院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田县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水平及行为状况,为进一步完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青田县城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393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同时采血检测艾滋病抗体和梅毒抗体。结果青田县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为85.24%,接受过预防服务者与未接受服务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8.24%、46.15%,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704,P<0.001)。最近一次、最近一个月每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53.18%、18.32%;年龄小于30岁、未婚、初中以上学历、外省户籍、知晓艾滋病知识者安全套使用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检出梅毒阳性1例,阳性率为0.25%,未检出HIV抗体阳性。结论青田县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安全套使用率不高,与该人群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户籍、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等因素有关,高风险性行为依然存在,应有针对性开展艾滋病性病宣传和干预,预防和减少艾滋病性病传播。

  • 标签: 女性性工作者 艾滋病 知识知晓率 安全套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病患78例,所有病患均通过入院前检查,同时按照随机数表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病患均包含39例,其中对照组39例病患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而研究组39例病患则在以上基础上配合人性化护理,并且在护理干预完成后发放调查问卷(共计发放调查问卷78份,回收有效问卷78份,回收率为100%),统计各组病患的护理护理满意情况,并且展开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比各组病患护理满意情况可知,研究组回收特别满意问卷17份,满意问卷21份,不满意问卷1份,护理满意率为97.44%;而对照组回收特别满意问卷13份,满意问卷17份,不满意问卷9份,护理满意率为76.92%,综上所述,研究组病患护理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流程中加入人性化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减少病患的抵触情绪,增强护理依从性,从而提升护理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人性化护理管理 临床护理工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依从性评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焦虑心理(SAS)评分、抑郁心理(SDS)评分。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常规组和研究组分别为80.0%、94.0%,研究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AS评分、SDS评分、依从性评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方面,研究组均要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效果明显。

  • 标签: 心理干预 健康教育 脑梗塞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内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内3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前后分别对这些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人力资源管理改进前后,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得分发生明显变化,管理改进后得分与管理前相比明显较高;观察管理改进前后,护理人员离职倾向得分在管理改进后与管理改进前相比明显降低。结论在基层医院内对护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改进,可使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得以提升,使护理人员离职情况减少,有利医院更好发展,应当加强注意。

  • 标签: 护理人员管理 工作满意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前检查及健康教育在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320例围产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完全随机方式对产妇进行分组,一共分为对照组160例以及实验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增加产前检查及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产妇围产期保健情况、不良母婴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围产期保健情况相比对照组产妇要明显优良许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不良母婴结果总占比为4.4%相比对照组产妇16.9%要明显低出许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检查及健康教育在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实现产妇围产期生活质量的提升,帮助产妇完成分娩。

  • 标签: 产前检查 健康教育 孕产妇 围产期 保健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措并举对马氏人格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管理策略。方法对我院200名护士进行发放调查量表,根据调查结果,区分马氏高分组和马氏低分组,选择马氏高分组,再次发放工作积极性调查问卷,采取多种管理措施进行工作积极性的干预,半年后发放工作积极性调查问卷进行对比。结果经过采取多种管理措施进行工作积极性的干预后,马氏人格护士对工作的积极性、满意度、护理质量均显著高于管理前。结论采用多种举措对马氏人格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其工作积极性、满意度、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马氏人格 工作积极性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感染是众多疾病当中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其不但会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在救治期间将疾病传染给医务人员,造成不良后果。社区医院主要负责周边社区居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社区医院规模的扩大,就诊人员不断增多,导致医疗环境逐渐恶劣,感染率升高明显,影响病人、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预防医院感染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工作。正文部分首先对社区医院发生感染的原因以及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总结针对性策略,以降低社区医院的感染率。

  • 标签: 社区门诊 护理人员 医院感染 防控
  • 简介:摘要通过调研分析护理职业岗位能力、中职学生认知水平与职业发展,分析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职业标准与现行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进行中职护理专业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探索基于工作过程与职业标准融通,符合中等职业教育规律和护理专业特色的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

  • 标签: 工作过程 职业标准 中职护理专业 课程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通过统计2017年1月—2018年1月实施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的上报差错率与患者满意度,并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未实施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前的上报差错率、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后的上报差错率与药房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均好于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前,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减少上报差错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精细化 药房管理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程序化健康教育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9月—2017年9月到我院治疗的10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程序化健康教育护理,并对调查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依从率以及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护理中应用,有利于对患者依从性进行提升,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 标签: 程序化健康教育 急性结石性胆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工作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106例糖尿病患者,遵从随机的分组标准分别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行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血糖指标和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率、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血糖指标能够通过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护理 内分泌 糖尿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比不同分组的不同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操作水平、交流技巧、护理质量、服务态度以及满意度的评分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的护理中,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状态,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口腔 颌面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2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调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对比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应用可以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发生率,也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后续临床工作中可给予重视和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 心血管内科 循证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程质控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对工作效率以及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我院消毒供应室自2016年1月开始全面落实全程质控管理,现选取实施前(2014年1月—2015年12月)和实施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的可再生器械各3000件,收集整理器械的回收合格率、清洗消毒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同时收集整理实施前后的医源性感染率。结果实施全程质控后,器械回收合格率、清洗消毒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明显提高,P<0.05;且医源性感染率从10.03%降至3.97%,P<0.05。结论全程质控管理的应用有助于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预防院内感染,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室 工作效率 合格率 院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