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47例小儿肺炎患者做研究对象,征求患者同意后将患者分为两组阿奇霉素组与红霉素组两组。阿奇霉素组患者77人,红霉素组患者70人,比较阿奇霉素红霉素的治疗效果。结果阿奇霉素治疗总有效率为90.9%,红霉素组治疗有效率为78.6%,阿奇霉素的作用效率要显著高于红霉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阿奇霉素组患儿病症平均消失时间要显著短于红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阿奇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低于红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更好,患者病状消失快,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阿奇霉素 红霉素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肺癌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5项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l25、CA19-9、NSE、CYFRA21-1)进行分别检测,并以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各10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测,比较不同组别受检者的检测结果,并对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单独或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计算。结果比较肺癌患者健康志愿者的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均有肺癌组患者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五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97.14%(102/105),特异性为100.00%(100/100),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的结果,特别是灵敏度大幅提高,与单独检测结果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不仅可以对肺癌进行有效诊断、鉴别,而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还可以为肺癌的分期、预后评价等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诊断
  • 简介:摘要作为人体重要的视觉器官,眼睛的生理特点特殊,解剖结构精细。在眼部实施手术操作当中,对于专业性技术性有着很高的标准要求,手术难度也就越大。但是安全隐患问题也可能存在于眼科手术室管理的每一个步骤、环节,应提高警惕,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加强眼科手术室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进而为患者的治疗康复提供安全保障。

  • 标签: 眼科手术 手术室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的变化。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5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用酶法分别检测观察组患者正常对照组的血脂四项,观察两组的血脂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脂蛋白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而且以胆固醇升高最为明显(P<0.001)。结论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脂血症患者应用动态监测血脂,有利于正确选择降脂药物进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血脂测定 动态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途径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意义,并分析其价值。方法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站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门诊治疗的糖尿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n=20)。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则给予多途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5%,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60%,治疗组中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卫生服务站运用多途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糖尿病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多途径 糖尿病 治疗 意义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过滤技术在降低输血反应发生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204例需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102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数学与白细胞过滤技术输血,观察两组输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4.71%,同乙组的0.098%相比,差异显著;且两组在体温升高值、PT值与APTT值、TT值以及FIB值方面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ALB与TP值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细胞过滤技术的应用,对减少输血者输血反应发生,有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白细胞过滤 输血反应 凝血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护理质量问卷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都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细节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手术患者的医疗服务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舒适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参与本次研究,从中随机的抽取100例,并按照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将10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为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DS、SAS评分情况均无明显差别,但是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舒适护理 护理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高血压患者施行护理管理的方式及意义。方法自2013.6到2014.6从我院选取120例高血压患者,用计算机随机双盲法进行分取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中60例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60例高血压患者则进行护理管理。待护理完成后,将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相比较,并结合护理方法进行相关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护理后,其中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患者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管理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护理管理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心理问题,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时间。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共5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临床护理心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患者焦虑心理减轻,得到较多的家庭支持,能正确面对自身形象的改变,有良好的生活能力,提高了生存质量。结论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生活环境,辅以正确的心理指导,是乳腺癌术后化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术后化疗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列糖尿病患者,针对患者对患糖尿病的不同心里反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为其提供心理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心理干预,患者的情绪低落明显改善,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提高,睡眠质量改善,遵从医嘱配合治疗的决心增强,血糖的控制在理想范围。结论临床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作用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遵从医嘱,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好转。

  • 标签: 糖尿病 心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52例需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26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CT增强扫描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CT增强扫描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的方法。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检查成功率、SAS评分以及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护理后,研究组在检查成功率、SAS评分、SD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心理护理的干预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检查成功率,降低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不良心理状况的几率,对患者的健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T增强护理 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X线平片特征,评估X线在本病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X线诊断的5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第一环趾关节是痛风性关节炎的好发与多发部位,纳入本次研究的病例发生率为82.0%(41/50),X线表现以软组织肿胀,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疏松,关节面不规整,骨皮质轻微破损为主。结论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征多样,在临床诊断中和他类骨关节疾病不易区分,诊断过程中应全面分析病患的X线表征,以提升疾病诊断正确率,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X线 X线表征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对临床各科住院患者212例进行了末梢血淋巴细胞计数,同时以健康体检者37例作对照,结果表明各科住院患者,不论患何种疾病,其末梢血淋巴细胞数较健康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程度以病毒性肝炎为甚;糖尿病患者下降幅度较小。末梢血淋巴细胞计数中、老年患者与年龄无明显关系,主要与病种病情有关;儿童病例与年龄有关。与病种病情亦有关。其它影响末梢血淋巴细胞的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淋巴细胞计数 末梢血 临床各科疾病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心护理的应用意义。方法选2015年6月-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ICU重症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研究组,每组30例患者,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观察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紧张及恐慌等心理因素要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重症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

  • 标签: ICU重症患者 心理护理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灵敏高效的观察指标对皮瓣移植术十分重要。针对护理人员循环观察经验有限的科室,我们设计了“再植肢(指)组织移植术后循环观察表”,指标全面,内容丰富,实现了循环观察的灵敏性、瞬时性汇总性。通过对我科106例皮瓣移植手术后的实际运用,能及时早期发现血管危象,对挽救皮瓣,减少皮瓣局部坏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皮瓣 血管危象 表格 创伤
  • 简介:(安顺职业技术学院561000)摘要目的探讨VHL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n二步法检测58例结直肠癌及20例结直肠粘膜炎症组织中VHL蛋白的表达;结果VHL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6.55%(27例/58例),低于在结直肠粘膜炎症组织中的95%(19例/20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直肠癌中VHL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VHL表达在结直肠癌中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标签: VHL蛋白 结直肠癌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ICU病房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治疗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ICU病房患者,按照完全随机性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ICU患者在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ICU患者则在常规护理上增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ICU患者的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ICU患者汉密顿焦虑评分为13.24±0.13较对照组患者17.62±0.76降低,观察组ICU患者汉密顿抑郁评分为12.03±0.52较对照组患者19.28±0.62降低,P<0.05。结论ICU病房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患者的心理焦虑抑郁情绪,临床应用效果有重要意义

  • 标签: ICU病房 心理护理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门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患者的护理干预及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来我院门诊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患者122例,按照是否给予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1例患者)与实验组(6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不给予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试验成功率、降低焦虑程度以及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试验成功率、焦虑程度以及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患者中给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安全感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与临床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门诊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静脉输液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意义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编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且χ2=4.500,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76.00%,χ2=4.153,P<0.05;观察组依从性良好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χ2=7.018,P<0.05。结论针对静脉输液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有效加快其机体功能恢复进度,还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提高依从性,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静脉输液 心理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