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急救护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时间选择在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总共对这一期间内的3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了分析,计算机随机分组,采取基础护理的为对照组,采取急诊急救护理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0.62±0.24)min,急诊等待时间(9.16±2.17)min,急诊抢救时间(42.16±3.28)min,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洗胃时间和洗胃液体容量分别是(31.12±4.28)min、(12317.35±3273.64)ml,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为93.33%(14例),P<0.05。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对急诊急救护理要求较高,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促使,可以减少时间消耗,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取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使用。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急诊急救护理 抢救时间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方法及如何正确应用解毒剂,复能剂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选者中,轻、中度中毒者全部治愈,重度中毒死亡4例,抢救成功93.3%。结论彻底清除毒物,尤其是彻底洗胃,正确使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急性 有机磷农药中毒 抢救 体会
  • 简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是由于使用或防护不当,误用、误服或自杀引起,临床上主要是抑制胆碱脂酶,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症状,对中、重度中毒者如不及时抢救,常可危及生命。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抢救措施 护理措施 急救措施 卫生教育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疾病和难治性疾病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创新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而且,为了提高人们对药物有效性的认识,制药公司必须进行新药的研究和开发,而对于现代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有机合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来源,并且应用广泛。本文对当前有机合成药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有机合成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进行了重点概述,诠释了有机合成在创新药研发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有机合成 药物研发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疗效。方法39例经消化道中毒的AOPP患者分为两组,即血液灌流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液灌流组用阿托品、胆碱酯酶(CHE)复能荆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以血液灌流治疗;常规治疗组只用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荆及对症治疗。通过观察两组的中毒症状消失时间、血胆碱酯酶活力开始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以及死亡情况,来判断胆碱酯酶治疗重度AOPP的临床疗效。结果血液灌流组中毒症状消失时间、血胆碱酯酶活力开始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降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血液灌流 有机磷 急性中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有机磷农药经呼吸、消化以及皮肤等组织器官进入到人体后,会与胆碱酯酶之间结合,转变为磷酰化胆碱酯酶,造成大量乙酰胆碱堆积在人体内,对其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引发紊乱、冲动、兴奋后抑制等症状发生。在对此类患者实施抢救与护理的过程中,需给予其严密的监测与护理,并做好管道、心理、口腔等方面护理工作,从而显著提升其抢救成功率。为此,本文着重就其抢救护理工作内容进行进一步分析。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重度 患者 抢救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 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情况进行分析, 阐述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 将本院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结果 , 护理组患者急救成功率 97. 30%、死亡率 2. 70%、家属基础护理评分 (9. 15±0. 01)分、心理 (9. 20±0. 14)分、饮食 (9. 60±0. 40)分、健康宣教 (9. 44±0. 2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 05)。结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情况进行分析,阐述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结果,护理组患者急救成功率97.30%、死亡率2.70%、家属基础护理评分(9.15±0.01)分、心理(9.20±0.14)分、饮食(9.60±0.40)分、健康宣教(9.44±0.2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成功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1年内收治的1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均给予针对性的急救方法与护理措施。结果:10例患者中成功抢救的人数为9例,抢救成功率为90%,特重度患者由于长时间拖延严重损害了其内脏器官,从而导致患者器官衰竭死亡。结论:若出现农药中毒的情况需要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在最短时间内将患者体内毒物进行清除,从而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并且在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中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从而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化发光免疫分析法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中的检测情况分析;方法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20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全自动化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放射免疫法(RIA)进行促甲状腺激素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批内、批间变异系数的差异,并分析其回收率情况。结果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均在标准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质量控制,CLIA法、RIA法的精确度检测均达到了临床检验质量要求。采用CLIA和RIA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Pearson回归分析显示,两者呈正相关(r=0.990,P<0.001);结论CLIA法对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测定精密性、准确性高,能够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 标签: 全自动化发光免疫分析法 血清 促甲状腺激素 检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肝病毒的检验中应用酶联免疫法以及化学发光法的效果对比。方法抽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乙肝患者共计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检验,观察组应用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的检验,观察两组方法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的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法的检验准确率、检出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乙肝病毒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验期间,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目标选择为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这一时间段中到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患者开展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测,随后对测定技术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测定技术的检验符合率、敏感度以及特异性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生化免疫检验的过程中,与放射免疫测定技术相比,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检验符合率、敏感度以及特异性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生化免疫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细胞分析化学发光法联合生化检验诊断乙肝的临床准确性。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的6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血细胞分析、化学发光法以及生化化验,对其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均呈现出高水平,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血细胞分析 化学发光法 生化检验 准确性
  • 简介: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医院属常见病,其对人畜毒性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乙酰胆碱的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严重患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近年来有机磷农药中毒并中间综合征报道较多,但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尿崩症罕见,本院发现2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尿崩症 乙酰胆碱酯酶 中枢神经系统 呼吸衰竭 胆碱能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措施。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0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每组患者均占据35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血流灌注与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痊愈率分别为97.14%与85.71%,说明实验组患者的急诊急救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取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方案可使得急救成功率明显提高,从而缩短疾病治疗时间,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有机磷农药 中毒 急诊急救 重症
  • 简介:目的:探讨大黄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疗效。方法:分析64例AOPP患者,治疗组30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传统方法治疗外,另口服或胃管注入大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治疗。根据胆碱酯酶(CHE)开始恢复时间,阿托品总量,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治愈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在CHE开始恢复时间,阿托品总量,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上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OPP患者在传统方法治疗基础上采用口服或胃管注入大黄治疗,可明显减少阿托品治疗剂量,使CHE开始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显著提前,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从而使患者治愈时间提前,改善愈后。而治愈率无差别。

  • 标签: 急性有机磷中毒 大黄 治疗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托品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收治的7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间断分次按时静脉泵入阿托品。观察组36例,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阿托品。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阿托品药物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时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阿托品,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概率,使抢救成功概率显著提高,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院方推广与临床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