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切口两线张鼻中隔成形术在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行改良切口两线张鼻中隔成形术的中隔偏曲患者63例(改良组)及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的鼻中隔偏曲患者63例(对照组),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鼻中隔黏膜损伤情况及治疗效果等。结果改良组治愈率(74.60%)、有效率(95.24%)均高于对照组(47.62%、84.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58.0±7.8)min、术中出血量(50.0±6.7)mL、术后疼痛(7.94%)、鼻中隔黏膜损伤(11.11%)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70.0±7.7)min、(61.0±8.2)mL、20.63%、26.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改良切口两线张鼻中隔成形术,切口张力低、术野清晰、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治疗效果佳,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手术方案。

  • 标签: 改良切口 两线减张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新生儿甲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68例和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72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临床甲组和亚临床甲组孕妇的用药情况,分析孕妇用药对新生儿甲的影响及两组孕妇的新生儿甲患病率比较。评价孕期TSH的达标与否对新生儿甲的影响。结果观察药物治疗组和非药物治疗组新生儿甲的发生情况,非药物治疗孕妇的新生儿甲发生率(21.4%)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的孕妇(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甲组和亚临床甲组孕妇的新生儿甲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孕期TSH达标与未达标孕妇的新生儿甲的发生情况,未达标组孕妇新生儿甲的发生率(23.1%)明显高于达标组(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的孕妇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和孕期TSH水平的控制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甲的发生水平。

  • 标签: 妊娠 甲状腺功能减退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新生儿甲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前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锁定加压内固定疗法,治疗组采用胫前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方式,对比两组的手术开展情况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手术开展情况及其相关指标中,其中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两项指标大小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三项指标大小和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开展胫前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过程后,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症状,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胫前减张切口 锁定加压钢板 老年胫腓骨 远端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卵巢癌细胞灭术合并肠造口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卵巢癌细胞灭术合并肠造口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造口护理正确率、饮食排便习惯良好率及以乐观心态进行社交活动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3、6个月肠造口护理正确率、饮食排便习惯良好率及以乐观心态进行社交活动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在卵巢癌细胞灭术合并肠造口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肠造口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伴亚临床甲孕妇妊娠并发症效果。方法选取78例妊娠期糖尿病伴亚临床甲减产妇,以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对血糖进行控制,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比较两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蛋白尿、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低体重、早产、宫内窘迫和畸形的发生率。结果经各自控制后,研究组产妇在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蛋白尿、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为15.38%(6/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59%(17/39),组间相差较大,数据在统计学上有参考价值(P<0.05);研究组产妇在母婴结局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相差较大,数据在统计学上有参考价值(P<0.05)。结论在控制妊娠期糖尿病伴亚临床甲孕妇的血糖时,加用左旋甲状腺素具有更显著的效果,可有效预防多种妊娠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 妊娠期糖尿病 亚临床甲减孕妇 妊娠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和鼻内镜下三线张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鼻中隔偏曲治疗的病患9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病患,给予对照组病患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给予研究组病患鼻内镜下三线张术,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患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研究组病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病患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鼻中隔偏曲中采取鼻内镜下三线张术相较于传统的鼻中隔黏膜切除手术,鼻内镜下三线张术对病患造成的手术创伤更小,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 鼻中隔偏曲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术 治疗效果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