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中心接收的100例梅毒患者,所有梅毒患者的收取时间为2017年1月2日-2018年2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梅毒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梅毒患者),分别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法以及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对比2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梅毒患者的检出率96.00%高于对照组检出率60.00%(P<0.05)。结论通过将梅毒患者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进行对比后,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水腺苷脱氨酶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腹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46例经腹腔镜探查活检确诊的结核性腹膜炎和25例经腹腔镜探查活检确诊的腹膜癌,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理化检查等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腹水ADA和血T-SPOT.TB表现出显著差异性。结论腹水ADA及血T-SPOT.TB联合检测,对于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 标签: 结核性腹膜炎 腹水腺苷脱氨酶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采用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BUN、Scr等指标变化以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BUN、Scr等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且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BUN、Scr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47/50)与对照组90.0%(45/50)对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结论针对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采用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能达到较高疗效,且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改善显著。

  • 标签: 来氟米特 泼尼松 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以中西结合方法治疗面瘫为例探讨中西医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规范表述要素,以期为中西医临床RCT文章的规范撰写提供参考。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获取1991—2017年国内中西结合治疗面瘫的RCT文章66篇。参考CONSORT标准,对纳入的文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中西医治疗面瘫临床RCT文章表述问题较多,多数文章存在表达不完整的情况,中西结合临床RCT文章的撰写还需规范,尤其是前言、试验设计方法以及干预措施部分。

  • 标签: 中西结合 面瘫 表述要素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中共选择疑似乙肝患者121例参与试验,安排所有患者在早晨空腹状态下进行静脉血液标本采集工作,将血液标本离心处理后,分别采用ECLIA和ELISA检测方式对其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结果经过对比研究,ECLIA和ELISA在检测HBsAg、HBsAb、HBeAg和HBcAb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ECLIA在检测HBeAb方面明显优于ELISA检测方式(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ECLIA和ELISA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而ECLIA在HBeAb检测中具有更高的检出率。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杆菌感染效应T细胞干扰素-?(IFN-?)释放检测试验对诊断菌阴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菌阴肺结核患者5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结核杆菌感染效应T细胞干扰素-?(IFN-?)释放检测试验和PPD试验。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结核杆菌感染效应T细胞干扰素-?(IFN-?)释放检测试验阳性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假阳性率为4.0%;实验组患者的PPD试验阳性率为60.0%,对照组患者的假阳性率为36.0%。结论在对菌阴肺结核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时,结核杆菌感染效应T细胞干扰素-?(IFN-?)释放检测试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检查方式。

  • 标签: T细胞干扰素-?(IFN-?)释放检测试验 诊断 菌阴肺结核 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