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储运罐作为化工企业的重要设施,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储运罐事故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是保障人员安全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储运罐事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储运罐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和应对措施的制定方法,以提高化工企业的应急管理水平。

  • 标签: 储运罐区事故 应急预案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在我国,不管是交通还是机械生产,都对油品有不小的需求量,油品的安全运输不单与油品企业的利益有着直接联系,同时也会对其他行业的运转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可是,由于各地区油品产量不一,一些地区对于油品的使用需要从外地购买,这个过程就体现了油品安全运输的价值。本文对油品储运概述、目前存在的管理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研究。

  • 标签: 油品储运罐 安全运转 相关问题
  • 简介:【摘要】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企业间的合作模式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PPP模式是最安全、最可靠的,也是最受重视的一种,而PPP模式在实践中虽然能够实现单个的公共项目的建设,但不能实现全面的PPP模式的合作,而对于片综合发展而言,PPP项目的实施难度很大,一是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二是合作的时间和组织架构都存在问题,最后就是收益和运作上的问题。因此,在目前的开发与施工中,要从整体上提高PPP模式,避免存在的相关的问题,使之能够健康发展。

  • 标签: 片区综合开发 PPP项目 困境 破解路径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化工企业的不断发展,对罐的安全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罐是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装置。但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安全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不仅影响了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将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对于化工生产企业罐的安全管理十分必要,这对保证化工企业安全稳定生产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化工企业 罐区 安全生产管理
  • 简介:巢湖半汤国际温泉度假温泉资源丰富,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契机,而复杂的地质条件,岩溶、断层发育及对温泉的保护等又制约着城市建筑适宜性。本文在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区域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基础上,选择了地形坡度、地基承载力、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岩溶塌陷)及建筑对泉影响程度等评价因子,建立建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借助Mapgis空间分析功能,采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了适宜性指数,通过量化了的建筑适宜性指数进行分级评价,从而为当地政府进行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审批等决策提供了地学依据,同时对岩溶发育、温泉资源丰富地区建筑适宜性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层次分析法 MAPGIS 岩溶 温泉 建筑适宜性评价
  • 简介:利用2014年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湿地核心综合考察资料,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选取了24个能够切实反映湿地核心健康状况的指标,构建了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湿地核心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估体系的评估标准和等级划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系统评估了2014年湿地核心的健康状况。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湿地核心健康的综合评估指数为0.4801,说明该湿地核心处于不健康状态;该湿地核心的健康状况主要受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和水利工程建设、农业和渔业开发、粗放式旅游开发的影响,提出了改善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湿地核心健康状况的措施和建议。

  • 标签: 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核心区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指标体系 健康评估
  • 简介:分析了鲁东-南黄海地块历史与现代地震活动特征,讨论了地震活动在时间、空间以及应变能积累等方面的演变过程。分析认为,鲁东-南黄海地震区自1839年以来,显示3个中强以上地震密集时段——地震“幕”,当前幕可能还会持续10年左右;根据应变能积累释放图像分析,认为今后3年内本区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大;从空间上认为下一次5.5级地震发生在北部的可能性较大。

  • 标签: 鲁东-南黄海 地块 地震趋势
  • 简介:通过分析P2井常规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总结研究目的层段的不同沉积亚相、微相的测井响应模式,建立了测井相模式。简要讨论了地层倾角测井的原理、测井响应特征及其在软件上的实际操作运用,利用P2井的地层倾角资料对研究目的层段的古水流方向和砂体展布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该区地层倾角测井资料精细处理成果。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的古水流方向大致为由北西向南东流。综合两种测井方法分析认为,P2井沙湾组的沉积环境以河流、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

  • 标签: 测井响应特征 常规测井 地层倾角测井 测井相模式建立
  • 简介:本文对煤成气成藏中的断层封堵及疏导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断层活动持续性对圈闭形成早晚和封堵的影响,根据断层两盘地层对接关系,建立了7种断层封堵模式,定性分析各种模式封堵和疏导的利与弊,并讨论断层在三维空间的封堵和疏导,对煤成气成藏勘探目标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煤成气成藏 断层封堵及疏导 封堵模式 地层对接关系
  • 简介: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落户舟山,其基础设施建设势必将迎来进一步发展,大量PPP模式项目也被提上议程.然而PPP项目投资体量大,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始终困扰着政府与企业.针对当前舟山PPP项目融资现状,提出发行PPP企业专项债券.首先对13家参与舟山新区PPP项目的企业中29位企业总负责人、企业财务负责人以及14位业内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并结合调查问卷的形式考察受访者对于舟山PPP模式项目的融资诉求和对于舟山发行PPP企业专项债券的前景看法.接着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SWOT模型,以定性结合定量的方式分析调查数据与内容,最后从政府先期引导、引进上市公司、加强规划监督与建设配套设施四个方面,对舟山PPP企业专项债券的实施提出建议.

  • 标签: 舟山 自由贸易区 PPP企业专项债券 层次分析法
  • 简介:郯庐断裂带是中生代华北与扬子板块的碰撞遣山带的陆内转换断层,大规模左行韧性剪切位移牵引胶北太古宙穹隆(栖霞复背斜)逆时针旋扭隆升,并且形成三山岛-仓上、焦家-黄县和招远-平度(破头青)等弧形右行剪切带和混合花岗岩。早白垩世末期郯庐断裂从韧性向脆性构造域的快速转换,引发招掖变质地体的金矿成矿大爆发,形成胶东独特的金矿床汇聚链。

  • 标签: 郯庐断裂 陆内转换断层 韧-脆性构造转换 金矿床汇聚链
  • 简介:提出了人影高炮弹丸轨迹的运动方程,根据方程计算理论弹丸落点并得出安全区外扩的误差范围。针对人影高炮作业射界设定安全区的情况,提出落点位于安全区内外的判定方法,从而在理论上给出判断人影高炮作业安全性的问题。

  • 标签: 轨迹方程 落点 安全区 外扩多边形
  • 简介:在新疆5大风代表气象站历史风况资料均一化处理基础上,从平均风速、极端风速强度、极端风速频次、大风持续时间等4个方面分析了极端风气候特征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达坂城风瞬间风速≥17.0m.s-1的年大风日数以及极端弱风频次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但极端强风的强度显著减弱,发生频次显著减少,大风年时数与最长持续时间仅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显著减少,风力可利用时间增加。2)阿拉山口风极端强风的强度显著减弱,极端强风频次与极端弱风频次均显著减少,大风日数、大风年时数、大风年最长持续时间均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显著减少,风力可利用时间增加。3)十三间房风仅极端弱风的频次显著增加、平均风速显著减小,其余变化均不明显。4)淖毛湖与哈巴河呈现出对称的极端强风强度显著减弱、极端强风频次显著减少、极端弱风频次显著增加趋势,大风日数、大风年时数、大风年最长持续时间等虽呈显著的减小趋势,但具有很大不确定性。5)十三间房风平均风速的显著减小主要是弱风天数增加引起的,而其余风则主要是由极端强风的强度减弱引起,极端风力频率和持续时间的影响作用相对略小。

  • 标签: 极端风速 大风日数 气候变化 新疆
  • 简介:本文用陕西省近526年的旱涝等级资料,根据越低频气候振动理论和尺度对应原理,通过旱涝气候对天体物理、太阳活动等周期,特别是ENSO对天体物理显著敏感的周期响应关系的物理统计分析,选取周期概率显著的周期,进行外延叠加集成预测。给出了未来50年陕西省不同区域旱涝趋势的预测结果。

  • 标签: 旱涝气候 预测
  • 简介:对全球定位系统建立三等控制网的布网方案、数据处理及成果精度进行分析说明,对山区GPS高程精度进行探讨。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控制网 精度分析
  • 简介:泥河湾自然保护区位于具有第四纪“天然博物馆”称誉的“泥河湾盆地”东部,保护区位于冀西北张家口市阳原县(大部分)、蔚县(小部分)境内,介于东经113°45’-114°45’,北纬40°00’-40°20’之间,幅员面积约220km2,保护面积1015公顷,包括下沙沟、郝家台、东窑子头、红崖四个互不相连的保护分区,涉及阳原县化稍营、大田洼、辛堡三个乡镇,涉及蔚县北水泉、黄梅两个乡镇。

  • 标签: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泥河湾盆地 张家口市 阳原县 博物馆 第四纪
  • 简介:分析了冬、春季亚洲季风ITCZ活动对华北夏季降水的影响。用OLR资料定义了ITCZ综合指数,分析表明该指数能比较清晰、客观地综合反映出亚洲季风深对流活动的强度和位置。用该指数分析了华北多雨年和少雨年前期热带大范围对流活动的变化特征。印度和东亚季风的ITCZ活动在多雨和少雨年显示出明显不同。华北夏季降水与2-4月ITCZ综合指数的时滞相关性最明显。这种时滞相关可能与球面Rossby波的频散相联系,并可以为华北夏季降水的长期预报提供新的参考依据。低频振荡分析表明,多雨年南北两个半球的低频振荡强度较强,范围较大,并不断由南向北传播,这种传播很可能与副热带高压的北跳有关。而少雨年低频振荡在南半球或热带地区呈准静止状态。

  • 标签: 华北雨季 OLR ITCZ 低频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