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5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由于延迟焦化工艺成熟,投资较低,对原料适应性强,可以加工各种高硫、高沥青质和高金属含量的劣质渣油,其日益成为重油深度加工、提高轻质油收率和生产石油焦的重要手段,延迟焦化装置发展迅速。

  • 标签: 性能对比 焦化蜡油 催化剂 预处理 延迟焦化装置 深度加工
  • 简介:介绍了橡胶硫化促进剂2-巯基苯并噻唑的合成进展,包括常压合成法、高压合成法以及高压合成的后处理等;指出了其合成技术的发展趋势,即开发高效的催化剂、使用有效的反应器、采用更加清洁的工艺流程等。

  • 标签: 硫化促进剂 2-巯基苯并噻唑 合成
  • 简介:南海东部油田勘探过程中,部分储集层发现非烃CO2气层,由于目前尚未形成CO2气层商业开发,快速识别CO2气层对于勘探开发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受CO2物理、化学性质和钻井液等因素影响,录井过程中CO2数值较低,甚至出现无值的现象,仅使用录井手段,对CO2的识别存在较大的困难。通过分析有取样证实的6口井CO2储集层资料,提出了综合利用录井和随钻测井资料快速识别CO2气层的新方法,而且现场应用中解决了南海东部油田CO2气层评价难的问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气层 测录井 综合解释 CO2 识别 南海东部油田
  • 简介:汽车自动传动液摩擦性能标准的评价手段是SAENO.2试验机片式和带式摩擦台架试验。为解决该方法周期长、试验费用高的缺点,实验室设计了一套模拟摩擦试验机,并建立了与SAENO.2试验机的对应关系,使之能运用于实验室配方的筛选。

  • 标签: 模拟试验机 SAENO.2试验机 对应关系 汽车自动传动液 扭矩 摩擦性能
  • 简介:JZ20-2凝析气田的油气藏评价工作,经历4年多时间,钻了3口预探井,7口评价井,经过四轮油气藏研究工作,基本上搞清了气田的地质模式和气藏特征,主要介绍该凝析气田的油气藏评价工作。

  • 标签: 锦州20-2 凝析气田 油气藏评价 地质模式
  • 简介:本文梳理回顾了我国1号、2号、3号喷气燃料标准的制修订背景和过程,分析比较了不同版本标准在检验项目、技术指标设置、文本和编排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喷气燃料的质量要求高,生产要求非常严格,检验项目也比汽、柴油更全面[1-7]。由于飞机飞行的特殊性,喷气燃料必须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可靠的安全性。

  • 标签: 3号喷气燃料 标准 修订 检验项目 指标设置 编排方式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山西组可划分为3个沉积层序,其中SQ8(山2段)可划分为低位、湖侵及高位体系域,主要砂体发育于低位体系域。SQ8—LST可细分为3个进积型准层序组,其砂体呈进积式向湖盆推进,自下而上分为L1,L2和L3准层序组,砂体厚度由薄变厚,分布面积由小变大。L1准层序组仅在研究区西北部发育一支近南北向展布的主砂带,砂岩厚2~10m,砂带宽10~15km,延伸约100km;L2,L3准层序组的砂体分布格局相似,砂岩厚度为4~20m,发育5~6支近南北向、北东向展布的砂带,砂带宽10~25km,延伸200~230km。L1准层序组为大规模海退之后的初始充填沉积,其砂岩成分复杂、分选差,储层物性相对较差,而向上至L2,L3准层序组,储层物性明显变好。有利的储集砂体为发育于低位体系域中上部准层序组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三角洲前缘砂体物性略优于三角洲平原砂体,边滩砂体物性较差。

  • 标签: 准层序组 砂体展布 储层评价 山2段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
  • 简介:为了进一步提高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非烃气体录井技术水平,通过分析CO、CO2、H2S3种气体光谱特征,制定了针对CO、CO2、H2S气体的光谱检测方案,其中:CO、CO2气体采用电调制非分光红外光谱法(NDIR)、H2S气体采用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法(TDLAS)进行连续检测;根据技术方案,设计开发3种气体检测功能模块,经过系统集成,研制出具有连续检测功能的SLA-2型非烃-X体光谱录井仪。现场录井应用表明,该仪器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实现了钻井过程中非烃气体的光谱连续录井。

  • 标签: 非烃气体 光谱 录井仪 NDIR TDLAS 连续检测
  • 简介:2,3-二氯萘醌与氨气为原料,甲醇作溶剂,制备了2-氨基-3-氯-1,4-茶醌。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件工艺条件:在二氯萘醌用量为0.1mol,氨与二氯萘醌的物质的量比为6,氨甲醇溶液含量15%~17%,反应温度20~25℃,反应时间4h,产品收率可达96%。

  • 标签: 2 3-二氯萘醌 2-氨基-3-氯-1 4-萘醌 合成
  • 简介:SZorbadsorptivedesulfurizationtechnologyisofgreatsignificanceontheproductionofcleangasolineinChina,buttheformationofZn2SiO4duringtheoperationinsorbentswouldbringforthnegativeimpactsonthedesulfurizationperformanceandthestabilityoftheprocessingunit.Byusingthein-situTPO,XRD,andIRtechniquestostudythemechanismofZn2SiO4formationunderoperatingconditions,itwasfoundthatthecoexistenceofacidandhydrothermalconditionscouldacceleratetheformationofZn2SiO4.Moreover,thestudyofZn2SiO4inhibitionmethodindicatedthatthedecreaseofoxygenconcentrationinregenerationgaswouldinhibittherateofZn2SiO4formation,andtheregenerationofZnSwouldtakeplaceinamildregenerationcondition.

  • 标签: S ZORB zinc SILICATE DESULFURIZATION DEACTIVATION
  • 简介:乌兹别克哈乌扎克和康德姆气田属于世界上典型的高含硫气田,试气作业中对高含H2S气井井控安全作业、硫化氢防护和设备防硫有着很高的要求。通过对硫化氢气体的成因、性质、危害的研究分析,总结出一整套安全防护技术措施。达到了降低施工风险、减少危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有效控制硫化氢和保证安全施工的目的。对国内外其它高含硫气田试气作业也会起到借鉴作用。

  • 标签: 高含H2S气田 试气作业 防护技术
  • 简介:Inthispaper,2-isopropylnaphthalenehasbeensynthesizedbythereactionofnaphthaleneandisopropylbromide,usingtriethylaminehydrochloride-aluminumchlorideionicliquidasthecatalyst.Theeffectofthecatalystcomposition,thereactiontime,thereactiontemperature,theionicliquiddosage,aswellasthemolarratioofthereagentsonthe2-isopropylnaphthaleneyieldwassystematicallyinvestigated.Theoptimalreactionconditionscover:anAlCl3toEt3NHClratioof2.0,areactiontimeof3h,areactiontemperatureof15.0℃,avolumefractionofionicliquidtothemixture(isopropylbromide,n-dodecaneandn-hexane)of9%,andanaphthalene/isopropylbromidemolarratioof4.0.Undertheoptimalreactionconditions,theconversionofisopropylbromidereached98%andtheselectivityof2-isopropylnaphthalenewasequalto80%.ThetestresultsverifiedgoodcatalyticactivityuponusingEt3NHCl-AlCl3ionicliquidasthecatalystforalkylationofnaphthalenewithisopropylbromide.Theactivityoftheionicliquidremainsunchangedafterithasbeenrecycledfor4times.

  • 标签:
  • 简介:虽然第一次发现可以使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PO)共聚合的技术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由于在聚合过程中通过“反咬”反应生成环状的碳酸丙烯酯(CPC)而未能工业化生产,环状碳酸丙烯酯导致生成不稳定的低分子量的共聚物。东京大学工程研究生院化学和生物技术系的KyokoNozaki教授开发了一种能消除这种局限性的新型催化剂。

  • 标签: 新型催化剂 共聚物 CO2 碳酸丙烯酯 制备 生物技术
  • 简介:该文结合岩石力学与构造地质学理论,以罗家寨地区断裂构造形迹为基础,结合生产现场的实际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利用数值模拟分析技术,对该区的古构造应力场及嘉陵江组嘉四2段底部的裂缝发育与分布情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①嘉陵江组地层裂缝非常发育;②裂缝主要分布在断层附近,特别是断层的交会部位和构造高点等部位。

  • 标签: 嘉陵江组 数值模拟 裂缝预测 罗家寨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