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北京是闻名遐迩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在其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遗留下了丰富的史迹与文物。既在地面上保存着大量古今的优秀建筑,名人故居,也耸立着不少珍贵石雕与石刻,地下则又埋藏着证补阙的重要遗址与墓葬。在全国文物的丰富量和价值之高方面也名列前茅。摸清和认识这些文物底数和价值是建国后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普查,文物工作者辛勤耕耘的硕果。

  • 标签: 北京 石刻 中国 文物考古 碑碣 墓碑
  • 简介:广西的社会科学研究活动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但在汉代至民国这2000的漫长历史里,广西的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十分落后,表现为:研究领域狭窄,涉猎的学科主要只有经学、语言文字、文学、广西地方历史和少数民族;研究成果不多,特别是在近代以前,有影响的重要学术著作更为稀少;研究人员少,近代以前几乎没有什么著名学者。

  • 标签: 广西社会科学 科学研究事业 研究成果 十年 民族史 地方历史
  • 简介:阴阳相隔两茫茫,五十,自难忘,多少梦里兄情语,醒来时,悲往事,泪盈眶.19524月9日,胞兄自杀身亡.时经半个世纪,我带着刚结婚的儿子和儿媳以及乡下的侄儿、侄孙、侄孙媳、曾侄孙四代人,群集于胞兄的坟前.那刻骨铭心的兄弟情涌上心头,不禁热泪夺眶而出.

  • 标签: 无绝胞兄 胞兄逝世 逝世祭
  • 简介:台湾五十来语文规范化述略仇志群本文对台湾半个世纪来的语文规范的历程作一回顾,主要介绍台湾在推行国语、汉字整理、语音规范等方面的概况。一推行国语的历史和现状1945光复以后,台湾开始全面推行国语,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现在国语在台湾已基本...

  • 标签: 语文规范化 台湾地区 国语运动 五十年 轻声 语言政策
  • 简介:中国现代文学自五四发轫至今,其间产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有文学自身的原因,更有社会的原因。从根底上探讨,是产生这一文学形态的社会环境,促使着文学作适应环境的这样或那样的抉择。这种变化从表面上看,是文学中的人做的,但他们的背后,却站立着一个巨大的隐身的提线人——这就是独特而多变的中国社会。

  • 标签: 五十年代 文学研究 中国 文学现象
  • 简介:一、《绿洲凯歌》与新疆电影的诞生1955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酝酿筹建电影制片厂。次年,遵照文化部的统一部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区文化厅开始着手一系列筹建工作,其中包括外派人员学习、成立演员训练班、选址建厂、购置器材等。19585月,国家文化部曾下达《关于在各省、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电影制片厂的方案》,其中强调要求加速新疆电影制片厂的建设进度。

  • 标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电影制片厂 光影 人民政府 筹建工作 外派人员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0月1日诞生后不久,当年底四川获得解放,随之四川省党政机构相继建立。1949~1999,四川全境解放50,四川如何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跨入社会主义社会?50中有哪些曲折和辉煌?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撰写的《四川五十大事辑要》,就这些问题,可从中了解四川50历程的梗概。

  • 标签: 四川省 五十年 大事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