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蒜素抗结核的免疫特性进行初探。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卡菌苗组、大蒜素低剂量组、大蒜素中剂量组、大蒜素高剂量组,按照规划好的步骤给与生理盐水、卡菌苗及不同浓度的大蒜素肌注,之后评估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利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因子及体外大蒜素刺激后T细胞产生IFN-γ和IL-4的情况。结果实验各组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无明显差异性(P>0.05)。大蒜素高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淋巴细胞增殖明显增殖,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检测T细分泌IFN-γ,IL-4时空白组与卡菌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体外大蒜素刺激后T细胞后产生IFN-γ明显增加而IL-4无显著差异。结论大蒜素能通过上调IFN-γ增强机体抗结核的能力。

  • 标签: 大蒜素 抗结核 IFN-&gamma IL-4
  • 作者: 李玉慧 杜勇 李璐 刘明岭 蒲椿 李天红 白慧 张学武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 100044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保定 071000 ,保定市第一医院肾内科,保定 071000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广州 510405 ,昆明市经开人民医院中医科,昆明 650217 ,南充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南充 637000 ,河南省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疼痛科,安阳 455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肌炎(DM)患者心脏受累的临床免疫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至2018年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271例成人皮肌炎患者的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皮肤、肌肉损害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包括炎性标志物、自身抗体等),并将心脏有无受累进行分组比较。结果皮肌炎患者心脏受累的发生率为15.9%(43/271)。心脏受累的患者表现为心肌肌钙蛋白(cTnI)升高,常见的心电图异常为T波异常(27.9%,12/43)、窦性心动过速(16.3%,7/43)、ST-T改变(14%,6/43)及右束支传导阻滞(7%,3/43);超声心动图异常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23.3%,10/43)、心包积液(23.3%,10/43)。心脏受累组患者易出现皮肤破溃及合并间质性肺炎(ILD),该组患者发生急进性间质性肺炎的比例明显高于无心脏受累组(30.2%,13/43)。心脏受累的皮肌炎患者更易出现贫血、肌酸激酶升高及补体C3、血白蛋白低下,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抗Ro-52抗体、抗Jo-1抗体在心脏受累组多见,与无心脏受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心脏损害是皮肌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心脏受损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cTnI升高,该组患者易合并急进性ILD及抗Ro-52、Jo-1抗体阳性,病情活动度高。

  • 标签: 皮肌炎 心脏 间质性肺炎 抗Jo-1抗体
  • 简介:摘要我校引进了PBL这种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我们将其引入了2012级临床医学教改实验班的医学免疫课程,在本文中,笔者对我校2012级临床医学教改实验班的免疫试卷进行考试分析,并以普通临床医学班级作对照,评估两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之间的区别。

  • 标签: PBL,医学免疫学,考试分析
  • 简介:摘要:中职免疫是中等职业教育医学系、护理学、农村学等多种医学类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并且就目前形势研究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免疫也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实验器材比较的少、内容比较的陈旧、实验教学课时比较的少、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也比较的单一。故此,在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中一直在反思如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免疫的教学质量,比如说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化平台、优化课堂时间、优化实验教学、融合多种教学模式,并且在教育教学中积极的完善教育机制等措施。在笔者一线教学中也一直在研究这门学科,该如何提高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喜爱度等等做了一些探讨。

  • 标签: 实验教学 实验内容 医学免疫 教育创新
  • 简介:近年来物理因子对免疫效应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的报道,发现不同的物理因子以及物理因子的不同剂量,对机体免疫有促进或抑制活性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物理因子免疫效应的研究作—综述。

  • 标签: 物理因子 免疫学效应 研究进展 光疗法 高压氧疗法 磁疗法
  • 简介:探讨现代医学高等教育开卷考试的新模式。通过考试模式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即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考试题目,由教师命题,学生抽签决定考试题目,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并结合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手段,让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材料,最后采用多媒体形式或以演讲形式对考题进行汇报,并回答老师和同学的问题,考试成绩由教师和学生按评分规则进行评定。此种考试模式能够真实评价学生对医学免疫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水平。

  • 标签: 医学免疫学 开卷考试 多媒体课件 考试方法
  • 简介:摘要目前免疫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学科。但是其内容抽象,知识层面较多,学起来难度较大。教学过程中,以“框架式教学”的理念为主,即学习快一点,回头少一点,偶尔漏一点;结合“发现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恰当的使用比喻,使晦涩难懂的抽象内容形象化;根据“遗忘曲线”总结的记忆规律,科学的指导学生复习、记忆,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免疫学 框架式教学 形象 发现法 遗忘曲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PlasmonResonance,SPR)技术是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强有力工具之一,该技术使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实时检测成为可能,并且灵敏度高、无需标记。通过分析传感图谱及分子相互作用的响应值获取分子相互作用的模式和动力学常数等方面的信息,并且获得的信息是能够定性和定量。SPR技术现在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免疫研究及新药开发等领域。本文主要就SPR技术在免疫研究中抗体活性检测、抗原表位预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标签: SPR 免疫学 抗体 表位预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代免疫技术广泛运用于医疗机构的检验中,文中从荧光素标记的免疫测定,酶标记免疫测定等方面,探索了免疫检验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情况,旨在为免疫检验技术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孕妇产前检查中,免疫检验项目的重要价值。方法:取82例孕妇组织参与研究,因产检检查项目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孕妇为1组,行常规检查+免疫检查的孕妇为2组,比较两组孕妇高危妊娠因素检出情况,及新生儿质量。结果:检查后,两组孕妇高危因素检出率比较,相比1组,2组孕妇高危因素检出率较高((pP

  • 标签: 产前 产检 免疫学检验 高危妊娠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检验方法(蛋白芯片法、胶体金法)诊断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以 2016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在我院确诊并收治的 80 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非结核病患者 80 例作为对照。采用蛋白芯片法和胶体金法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比较其诊断效果。 结果: 胶体金法对观察组患者的阳性反应率显著高于蛋白芯片法对观察组患者的阳性反应率( P < 0.05 )。 结论: 胶体金法辅助诊断结核病优于蛋白芯片法,是一种较理想的免疫检验方法。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蛋白芯片法 胶体金法 诊断
  • 简介:本研究分析老年急性白血病(AL)临床特点及生物特征。对经FAB确诊的104例老年AL的临床及生物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以71例非老年AL为对照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ML)比例(73%)明显多于非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ML)比例(54.9%),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本组老年AML(M3)缺如;②老年AL骨髓原始细胞中位数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③AML中,老年组CD14表达率(18.8%)明显高于非老年组CD14表达率(2.6%),老年组CD15(37.5%)、CD117(62.5%)、CD38(59.4%)表达率低于非老年组CD15(69.2%)、CD117(89.7%)、CD38(84.6%)表达率,差别均有统计意义(P〈0.05);④老年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中CD19表达最常见,表达率为100%;⑤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在系列抗原专一表达和交叉表达及CR率上差别无显著性(P〉0.05);⑥老年组不良核型表达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⑦老年组完全缓解率(CR率)为42.9%,两年存活率为5.4%,化疗相关死亡率为26.8%,非老年组CR率为7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AL不良免疫分型CD14表达率较非老年组高,良好免疫分型CD15表达率低于非老年组。不良核型表达率高于非老年组,总体缓解率低,死亡率高,化疗耐受性差,预后差。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老年急性白血病 临床特点 免疫表型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 甲肝乙肝感染性疾病行免疫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 。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收治的患有甲肝乙肝患者 1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80 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检验; 观察组采用免疫检验。 观察两组检测甲肝乙肝人数和比例。 对比两组检测误诊或漏诊数据。 结果: 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具有统计意义。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具有统计意义。 结论 : 在感染性疾病甲肝、乙肝的临床检验中,使用免疫检验是最佳的检验方式,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甲肝 乙肝 感染性疾病 免疫学检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微信 APP在医学免疫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考试成绩和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华大学 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4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微信 APP辅助教学, 2组教学均为期 4周。比较 2组实验成绩、笔试成绩的差异及 2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验成绩、笔试成绩及各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微信 APP应用在医学免疫临床实践教学中,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教学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传统教学模式。

  • 标签: 医学免疫学 实践 微信 APP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对于结核病的临床作用。方法将2014年8月~2018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结核病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1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采用胶体金检测法和蛋白芯片检测法,对比不同检测方法在结核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蛋白芯片法测定LAM、蛋白38kD和蛋白16kD的阳性反应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胶体金法阳性反应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胶体金法阳性反应率均高于蛋白芯片法阳性反应率(P<0.05)。结论胶体金检测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和准确性高的优势,在辅助诊断结核病中具有很大优势,其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胶体金检测法 蛋白芯片检测法 结核病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