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免疫吸附疗法是一种基于亲和原理的血液净化程序。通过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提取患者的血液,在血液中加入抗凝剂,然后通过过滤器分离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泵将分离的血浆输送到吸附剂中,通过吸附柱上具有高亲和力的物质去除致病因素。最后,将纯化的血浆和红细胞成分返回给患者。与血浆置换术相比,血浆置换术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补充外源性血浆或血液成分,从而有效避免血源性疾病或过敏反应,安全性更高。目前,该疗法已被用于多种免疫性疾病。

  • 标签: 免疫吸附疗法 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 分析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检测在病毒性肠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58例病毒性肠炎患者,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我院体检健康的58例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同时测量两组研究对象的补体C3、C4水平,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水平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的IgG、IgA、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补体C3、C4水平免疫球蛋白IgM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体液免疫功出现紊乱的现象,通过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检测,能够了解患儿体液免疫的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补体水平 检测 病毒性肠炎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早期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1例行根治术治疗的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71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术后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术后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均更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康复指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早期胃癌根治术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早期胃癌 根治术 临床疗效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了解免疫抑制法测定深圳地区5个月~13岁不同年龄健康儿童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的含量水平,并分析其与方法学提供的参考区间的差异性,为本地区建立健康儿童CK-MB参考区间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3~6月来医院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1062例,依据年龄分为3组:5个月~3岁的学龄前组、4~6岁的幼儿组和7~13岁的小学组,并选择同期健康成人390例,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血清CK-MB含量,与方法学提供的参考区间比较,对含量超出范围的标本同时进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和心电图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62例健康儿童检出CK-MB含量异常率为66.20%(703/1062),其中学龄前组、幼儿组和小学组CK-MB含量异常率分别为81.02%(239/295)、66.23%(251/379)和54.90%(213/388),各组CK-MB含量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15.95,P〈0.01~0.05),而390例健康成人血清CK-MB含量均〈24U/L;703例CK-MB含量异常标本中cTnI含量均〈0.034ng/ml,有3例标本MYO结果稍有增高〉61.5ng/ml,但随后的心电图跟踪检查均未见异常;学龄前组、幼儿组及小学组儿童血清CK-MB含量(U/L)分别为41.52±19.38、35.09±14.37及28.15±7.86,不同年龄段儿童血清CK-MB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4.13,P〈0.05);健康儿童血清CK-MB含量为34.97±10.64U/L,与健康成人血清CK-MB含量(16.05±7.13U/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3,P〈0.01)。结论免疫抑制法检测深圳地区5个月~13岁健康儿童血清CK-MB含量异常率较高,临床上不能直接引用方法学提供的参考区间,应及时建立本地区健康儿童CK-MB免疫抑制法的正常参考区间,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降低误诊和不必要的确诊项目检查。

  • 标签: 免疫抑制法 儿童 肌酸肌酶MB同工酶
  • 简介:目的了解安徽省0~6岁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省16个县(市、区)的0~6岁儿童中抽取1783人,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标本1~2ml,采用酶联免疫吸试验(ELISA)对标本进行HBsAb、HBsAg检测。结果安徽省2011年0~6岁儿童HBsAb阳性率为64.27%,HBsAg阳性率为0.07%。乙肝疫苗(HepatitisBVaccine,HepB)调查接种率为100.00%,首针HepB及时接种率为91.98%。结论安徽省0~岁组儿童HBsAb水平保持较高水平,而1~6岁儿童HBsAb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免疫水平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六合地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临床检验结果。方法在2016年11月16日至2017年11月16日期间选取对照组118例六合地区健康体检者、观察组118例感染科门诊疑似乙型肝炎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IgG(15.86±2.19)g/L、IgA(2.86±1.28)g/L、IgM(3.86±1.39)g/L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血清免疫球蛋白诊断乙型肝炎的误诊率、漏诊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56%、3.00%、97.00%、94.44%。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在乙型肝炎患者中价值显著。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免疫球蛋白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首剂水痘疫苗免费纳入苏州市免疫规划后疫苗安全性和家长认知水平。方法以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为现场,通过苏州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8年4月1日-8月30日在本院防保科接种首剂免费水痘疫苗的1762例儿童个案资料,通过调查问卷和个案访谈为调查形式展开研究。结果99.83%家长知晓水痘的临床表现,77.58%家长认为接种水痘疫苗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水痘疾病的发生,仅12.03%家长知道水痘疫苗接种起始年龄,76.11%家长对于水痘疫苗接种剂次比较模糊,49.97%家长得知201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实施水痘疫苗免费接种。70.03%家长认为患过水痘后仍需要接种水痘疫苗,88.14%家长认为接种水痘疫苗还是安全的,对于接种国产的水痘疫苗有26.96%家长持反对态度。8例(0.5%)儿童出现一般反应,为一过性反应,无其他后遗症。结论本接种单位家长对水痘疫苗的认知水平差,安全性需扩大研究时间及研究人群进一步论证。

  • 标签: 水痘 水痘疫苗 安全性 认知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首剂水痘疫苗免费纳入苏州市免疫规划后疫苗安全性和家长认知水平。方法:以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为现场,通过苏州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 2018年 4月 1日 -8月 30日在本院防保科接种首剂免费水痘疫苗的 1762例儿童个案资料,通过调查问卷和个案访谈为调查形式展开研究。结果: 99.83%家长知晓水痘的临床表现, 77.58%家长认为接种水痘疫苗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水痘疾病的发生,仅 12.03%家长知道水痘疫苗接种起始年龄, 76.11 %家长对于水痘疫苗接种剂次比较模糊, 49.97 %家长得知 2016年 1月 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实施水痘疫苗免费接种。 70.03 %家长认为患过水痘后仍需要接种水痘疫苗, 88.14%家长认为接种水痘疫苗还是安全的,对于接种国产的水痘疫苗有 26.96%家长持反对态度。 8例( 0.5%)儿童出现一般反应,为一过性反应,无其他后遗症。结论:本接种单位家长对水痘疫苗的认知水平差,安全性需扩大研究时间及研究人群进一步论证。

  • 标签: 水痘 水痘疫苗 安全性 认知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免疫功能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老年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CRP、CD3+、CD4+以及CD8+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清CRP、TNF-α水平显著降低,CD3+以及CD4+均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TNF-α水平降低更加显著,CD3+以及CD4+升高更加显著,CD8+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以显著降低老年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老年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肿瘤坏死因子 -&alpha C-反应蛋白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 A 水平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我院儿科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 52 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 2018 年 1 月到 2018 年 3 月,同期选取健康儿童 52 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儿血清维生素 A 水平,随机将研究组划分为研究组 A 组及研究 B 组各 26 例,给予不同治疗干预,比较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差异。 结果:研究组患儿维生素 A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数值( P<0.05 );研究组两组患儿治疗前 IgA 、 IgG 、 IgM 指标具有一致性,治疗后研究组两组 IgA 、 IgG 、 IgM 指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 ), A 组患儿 IgA 、 IgG 、 IgM 指标显著高于 B 组( P<0.05 )。 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 A 水平低于正常儿童,经给予患儿维生素 A 治疗,可有效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利于疾病恢复。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 血清维生素 A水平 免疫功能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常见恶性肿瘤,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及相关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可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细胞因子(Cytokine)在调节细胞生长、成熟、分化乃至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对晚期肺癌的免疫治疗及细胞因子在此类患者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细胞因子 免疫治疗 肺癌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补中益气颗粒治疗内痔患者对症状评分、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于我站接受治疗的内痔患者42例,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简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补中益气颗粒,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于药物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统计患者症状并进行评分及抽取患空腹静脉血检测其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肛门坠胀、脱垂程度、出血情况症状评分均在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肛门坠胀、脱垂程度、出血情况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gA、IgM、IgG水平均在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IgA、IgM、I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补中益气颗粒能够抗炎消肿,调节免疫功能,进而缓解患者症状,具有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补中益气颗粒 血清免疫球蛋白 内痔
  • 简介:摘要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机体免疫系统具有控制肿瘤发生发展的功能,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可造成肿瘤细胞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造成恶性增殖。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放化疗、生物治疗等。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的发展,生物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全新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包括肿瘤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极具前景。

  • 标签: 肿瘤 免疫治疗 树突状细胞 基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接受预防接种的种类和时间,提高儿童身体免疫力。根据卫生部提出的要求严格执行计划免疫,研究计划免疫接种中对于个别儿童的禁忌症,以免在接种疫苗中发生意外。

  • 标签:
  • 简介:2018年6月、7月,免疫治疗药物欧狄沃和可瑞达(即“O药”和“K药”)在中国获批上市;中国自主研发的免疫治疗药物PD-1(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单抗于2018年年底上市。2018年被称为中国真正的免疫治疗元年。“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这一概念曾在中国备受争议和质疑,曾因2016年的“魏则西事件”被贴上了“骗子”的标签,如今,它终于摆脱虚假治疗的负面影响,再次成为医疗界、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为癌症治疗带了光明的前景。

  • 标签: 免疫治疗 治疗药物 程序性死亡 自主研发 中国 上市
  • 简介:采用离体培养测定病毒效价或分子技术测定病毒基因组RNA拷贝数都可以测定人体中HIV的浓度。一般来说,病毒RNA至少是感染病毒效价的10000倍以上,因为血浆中大部分病毒颗粒是非感染性的(如由于病毒基因缺陷,病毒组装错误或被抗体中和)。

  • 标签: HIV感染 免疫系统 抗体应答 离体培养 细胞免疫应答 抗AIDS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