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血疾病已经成为了当今老年人的头号疾病,为缩短老年心血疾病患者的住院日期,让患者早日康复,对老年心血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能够让患者形成一个很积极的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早期康复。

  • 标签: 老年 心理特点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用于心血手术麻醉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心血手术麻醉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后清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清醒时间及气管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心血手术麻醉不仅镇痛强度大,而且作用持续时间长,麻醉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舒芬太尼 心血管手术 麻醉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在心血介入治疗以后造成的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2009年4月-2011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469例心血病患者在采用介入手术治疗以后引发的7例因迷走神经反射造成的低血压等症状进行相关临床护理治疗。结果患者在发生迷走神经反射以后5例患者经过治疗在20分钟内恢复正常,2例心率恢复以后不稳定,在30个小时后恢复症状,5例血压在两小时恢复正常,2例在三十个小时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无一例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结论介入手术治疗后,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采取有效的预防及相关护理措施,在我院经心血介入治疗以后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出现的7例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及护理,其效果非常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 标签: 心血管介入治疗 迷走神经反射 观察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的作用,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住院的160例患者使用微量注射泵输液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果微量注射泵使用方便、用药安全可靠、剂量准确、省时省力。结论微量注射泵在临床治疗心血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护理手段是保证微量注射泵正常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微量注射泵 心血管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进行心血内科护理的时候存在有哪些不安全因素,以及在实际护理过程中避免这些不安全因素的有效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心血病患护理病历,并对这50例病患资料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研究,同时随机抽取了参与这50例心血病患护理工作的护理工作人员1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血内科护理中主要的不安全因素包括医院(9.38%),护理工作人员(59.38%),病患自身(31.35%)。其中结合对护理工作人员及病患的问卷调查发现,护理工作者对于相关护理专业知识的缺乏所占的比例最高。结论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如进行护理记录书写的标准化等),保证患者与护理工作人员的有效沟通,可以有效防范心血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

  • 标签: 心血管 内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麻醉复苏室(PACU)护士培训模式,为麻醉专科护士培训提供参考。方法总结笔者所在医院PACU护士培训的实践过程,从挑选培训对象的标准、培养目标、培训基地的条件、课程设置、教学效果评价、改进等方面总结经验,指导临床带教。结果通过规范化培训,PACU护士的专业素养有较大提高,培训模式初步形成。结论PACU护士的培训需要多部门、多学科的支持和配合,从而有利于其专科化的健康发展。

  • 标签: 麻醉复苏室 护士 培训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曲美他嗪与常用心血药物的协同作用。方法在各大医院无标准选取一百五十名心血疾病患者按要求分成四个实验治疗组(先心安曲美他嗪组,倍他乐克曲美他嗪组,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组,麝香保心丸曲美他嗪组)和一个实验对照组(曲美他嗪组),治疗持续3个疗程,记录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见效率分别为90.00%,86.67%,70.00%,96.67%;而曲美他嗪组的见效率是70%,二者比较,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结论TMZ与其他心血药物如本实验所用的以上各种药物,具有协同治疗心血疾病的作用。

  • 标签: 曲美他嗪 先心安 阿托伐他汀 倍他乐克 麝香保心丸 心血管药物 协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内科住院病人的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我院心血内科住院的585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院内感染率、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该组病人中有30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5.1%。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d,合并有基础疾病、心功能较差及侵入性操作为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血内科住院病人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应该加强护理干预,预防感染的发生,改善病人的预后。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院内感染 临床特征 护理对策
  • 简介: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fistulas,AVF)具有方便、安全、长期通畅率高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首选的通路类型。由于动静脉内瘘在动静脉间建立了血液分流,它对于心血系统的影响一直为。肾科医师关注。本文就AVF建立后短期血流动力学变化、长期心血并发症包括左心室肥厚(1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LVH)、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尤其是高输出量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缺血、中心静脉狭窄及对心血疾病死亡风险的影响做一综述。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患者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并发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流动力学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针对老年心血疾病患者,针对病情变化和密切观察病情采取在基础护理、相关症状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针对老年心血疾病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使老年心血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最终康复出院,提高了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提升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论老年心血疾病的患者病情特殊化,加强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治疗和护理可见明显的效果。

  • 标签: 老年 心血管疾病 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相关的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心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干预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护理结果显示,在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后,患者在病情改善以及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较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更具人性化,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护理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心血危险性分层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10月住院高血压患者68例,仔细询问病史并体检,对危险性进行分层,并给予相应的治疗。6个月后复诊,与治疗前进行比对,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该组120例高血压患者,在采取治疗措施之前,高危、中危以及低危患者数分别为40例(58.8%)、21例(30.9%)以及7例(10.3%);经规则治疗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明显降低,心血危险分层很高危百分比由58.8%下降为14.7%(P<0.01),低危百分比由10.3%上升为20.6%(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危险性分层,可以指导高血压病的治疗,有利于高血压及其心血并发症的防治

  • 标签: 高血压 心血管 危险性分层 疗效
  • 简介:引言硬组织材料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在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镁合金作为一种轻金属,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与自然骨相似的力学性能,同时具有可降解能力,在发挥其固定功能后可以自行降解,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和异物残留带给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 标签: 生物可降解 镁合金 骨科 心血管 生物材料 组织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心血疾病患者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6例心血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及出院后随访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远远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心血疾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显著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患者的满意度,应加强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系统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病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组99.3%和7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促进糖尿病合并心血病变的病情控制,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心血管病合并糖尿病 护理干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居民心血病主要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抽取本地社区年龄在35岁以上居民500例,进行关于心血疾病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并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通过统计得知,社区居民心血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病史、饮食习惯、血清总胆固醇、血压、糖尿病等。结论对于社区居民而言,且对心血疾病的危险因素认知率相对较低,应做好科学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降低心血疾病的发生率。

  • 标签: 社区居民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问卷调查
  • 简介:口腔门诊的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老年患者全口残留牙拔除的问题,他们大多口腔卫生差,残根、残冠多,合并牙龈及牙周炎症,同时又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系统性疾病,拔牙时由于紧张或疼痛,极易引起应激反应而发生意外,故应重视其适应证的选择、术前准备及术中监护。我们对近两年多来40例门诊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全口残留牙拔除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患者 心血管疾病患者 牙拔除 临床分析 残留 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