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冒名登记行为不仅侵犯被冒名股东权利,还会侵犯公司债权人及交易中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被冒名股东保护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完善公司登记机关撤销登记的职能和明确公司登记机关作出的行政决定具有证据效力的行政措施、明确举证责任的承担以及统一裁判理念的民事诉讼措施,并对相关司法解释提出改进建议势在必行。

  • 标签: 冒名股东 被冒名股东救济 证明责任 裁判理念
  • 简介:股东诉讼制度作为股东权益的主要救济路径,是我国公司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公司法修订以来,我国开始涉足以股东直接诉讼和股东派生诉讼为基本内容的股东诉讼制度。在涉及公司内部纠纷的诉讼中,虽然很大部分是公司侵犯股东的合法权益或公司怠于行使权利而损害了股东的权益,但是股东之间的纠纷还是时有发生。因此,股东间诉讼问题的研究不容忽视。

  • 标签: 股东间诉讼 优先认购权 控股股东 诉讼程序
  • 简介:股东的表决权刘俊海一、概说在股东权益中,对股东最有价值的莫过于股利分配请求权和董监选举权,前者可满足股东的经济需要,后者则可满足股东对公司经营阶层的人事控制需要。而这两种权利之实现莫不以股东表决权之行使为前提。因为股东可通过表决权之行使,将内心的需...

  • 标签: 表决权 股东大会决议 多重表决 委托代理人 《公司法》 公司股东
  • 简介:人们在多种场合使用公司财产这一概念,如“法人财产权”、“公司财产所有权”等等。然而公司财产具有不同的范围:狭义上的公司财产指公司所拥有的有形财产的总和,即民法上的有体物(指占有一定空间而有形存在的物体,包括公司所拥有的厂房、机器等);而广义上的公司财产则是指公司所拥有的各类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的总和(它不仅包括上述的有形财产和知识产品,还包括公司所享有的债权、债务)。

  • 标签: 公司财产所有权 无形财产 有体物 占有 民法 债权
  • 简介:股东派生诉讼已被我国司法实践所接受,但我国公司法及相关法律几乎没有涉及到股东派生诉讼,这给司法实践带来困惑.而西方公司法及其理论相当成熟,在修改公司法或作出司法解释时应当借鉴这些理论及做法.因此从法理上探寻股东派生诉权的源由,梳理派生诉讼的股东主体资格条件,明确提起派生诉讼的前置程序,厘定被告主体及其侵害行为的范围,对于司法实践和完善立法都有现实意义.

  • 标签: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侵害行为 前置程序 股东诉权 股东权利 公司治理结构
  • 简介:<正>一、股东代表诉讼的界定股东代表诉讼源于英美法系的衡平法,作为一种让他人对公司承担责任的诉讼机制,股东代表诉讼被誉为普通法国家的一项天才发明。股东代表诉讼肇始于英国。在1843年的Fossv.Harbottle案中,法院确立了"多数规则"或"内部管理规则",即对董事的行为应以多数股东的意志为准,少数股东不得因公司经营不佳

  • 标签: 股东代表诉讼 少数股东 诉讼费用担保 衡平法 普通法国家 代表人诉讼
  • 简介:股东的出资关系着公司资本的充实、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和市场交易的安全。在公司设立过程中,它属于合同义务,在公司成立后,则成为法定义务。根据股东出资方式的不同,认定虚假出资的形式也不同。从资本角度探讨劳务出资和信用出资的问题,主观上出资人对以这两种形式的出资不存在虚假的故意,客观上如果劳务出资和信用出资能在资本市场中成熟运转,其不宜被认定为虚假出资,可以慢慢地纳入法律认可的出资方式的范围之内。

  • 标签: 出资义务 资本信用 虚假出资 虚假出资认定
  • 简介:股东直接诉讼中的问题和一般民事诉讼相似,但股东代表诉讼是一项特殊的制度构建。我国《公司法》第152条规定的股东代表诉讼,将我国小股保护的法制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但股东代表诉讼是一项复杂的制度构建,上述法条离成熟的制度还有很大距离。有必要从主体、限制和程序三个方面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规则架构进行分析,使其成为一项切实可行的法律制度。

  • 标签: 股东 股东代表诉讼 规则
  • 简介:除非大股东对公司拥有绝对控股权,否则,身为股东,都应对该如何设计董事会,多加思考。在国美电器董事会内,黄光裕若拥有一位吴征式的独立董事,可以临危授命,那么国美的剧本就会被改写。

  • 标签: 大股东 设计 国美电器 独立董事 董事会 控股权
  • 简介:已废止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11条规定用工单位可以对劳动者“罚款”,取而代之的《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并没有规定股东会享有处罚权。股东会处罚权虽在外观上具有公权力的色彩,但实质上是公司内部的自治管理,故而不能逾越私法自治之边界,且处罚权的行使不应以章程的规定为前提,公司应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 标签: 股东会 处罚权 公司章程
  • 简介:随着定向增发、公开增发、IPO的联袂启动,新老已经事实上被划断,A股市场已然进入全流通时代。机构坐庄的时代已成背影,上市公司大股东坐庄的时代到来了。面对全新的博弈格局,市场参与各方的角色与策略也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

  • 标签: 大股东 定向增发 A股市场 上市公司 市场参与 IPO
  • 简介:创造性地利用公司章程,设置股权“竞价”与“对赌”条款,或许可以降低股东分手带来的痛苫。

  • 标签: 股东 痛苦 公司章程 竞价 股权
  • 简介: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作为整个公司的创始人和CEO,我不断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为了什么、我们这批人为了什么、这个公司为了什么存在下去?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这两年越来越清楚而且意志越来越坚定。阿里巴巴永远是贯彻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这个理念的公司。

  • 标签: 阿里巴巴 股东 CEO 公司 客户 员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股东代表诉讼能否和解在理论上存在诸多争议,但是美日等国均允许和解的进行。股东为代表诉讼上的和解,符合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设置的初哀,符合诉讼经济原则的要求,也并不违背原告股东以及公司的利益。和解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借助于法律来规制。和解的正当性规制主要借助于通知程序的履行和法院的审查。股东代表诉讼和解对我国立法和司法都带来巨大挑战,需要认真对待。

  • 标签: 股东代表诉讼 和解 通知程序 法院审查
  • 简介:【摘要】瑕疵出资股东股东资格认定作为近年来公司法实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直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从一则案例出发,探讨瑕疵出资股东资格认定的相关理论,以及外观要件如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工商登记等对瑕疵出资股东资格认定的影响。【关键词】瑕疵出资股东资格外观要件一、案例提示甲公司有股东10名,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注册资金200万元。2006年公司股东之间因企业管理问题发生争议,其中8名股东提出,股东A的20万元和股东B的20万元出资没有缴纳。2006年12月1日,公司通过特快专递向两位股东发出通知。要求股东A和股东B于接到特快专递后15日内向甲公司一次性缴齐出资,否则,视为A和B放弃股东资格。A和B接到特快专递后,并没有在15日内向公司缴齐出资,A只交了10万元,B交了15万元。公司在15日期满后.将A和B交到公司的25万元退还给了两人,并通知二人,因为二人没有在15日内缴齐出资,已经被公司取消了股东资格。A和B不服.认为公司没有任何权力取消其股东资格……

  • 标签: 出资股东 引发思考 案例引发
  • 简介:近日,北京颖泰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833819;以下简称“颖泰生物”)发布了关于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暨关联交易的公告.股份受让方为颖泰生物,转让方为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834637;以下简称“禾益化工”),相关方为华邦生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004;以下简称“华邦健康”).

  • 标签: 生物科技 证券 化工 权益 股东 控股
  • 简介:⑧尽管现实中也有一些机构对上市公司进行利润预测,《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是没有

  • 标签: 上市公司股东 完备性 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