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由郭预衡先生、郭英德先生担任总主编,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数十位学者集体撰写的《中国散文通史》顺利出版了。这套书汇集了近数十年来中国散文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重大创获,值得热烈庆贺。这套通史的特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篇幅宏大,二是体例最新,三

  • 标签: 中国散文 文学史研究 郭英德 郭预衡 阳湖派 中国文学史
  • 简介:<正>近年来,孟县交通运输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帮助下,勇攀高峰,再创佳绩。实现了交通工作全面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尤其是2007~2009年,完成公路建设规模1004.9公里,完成投资4.29亿元。

  • 标签: 年鉴工作 史志 交通运输 公路建设规模 攀高峰 公路通车里程
  • 简介:白寿彝先生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随着各卷的陆续出版发行,这部书产生的影响越益深远、广泛。它的深刻的历史见解与独到的史书编撰结构,为世人关注。多卷本《中国通史》是当代史学上的一项创举。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当代学有成就的史学专家主持各卷的撰写工作,保证这...

  • 标签: 《中国通史》 考古学文化 中国历史 当代史学 中国原始社会 文化区
  • 简介:由刘泽民等主编、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组织编撰的多卷本《山西通史》,于2001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我作为这部大部头著作的责任编辑之一,感到由衷的欣慰,同时又有不少感受,也想粗略地谈一谈,作为对这部大书的一个评介。

  • 标签: 多卷本 通史 史学 史志 著作 编撰
  • 简介:1859年4月,撒丁王国以割地为代价,与法国缔结反奥军事同盟,发动了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5月,撒、法联军在马真塔击败奥军,迫使奥军退守明乔河一线;6月24日,双方在索尔弗利诺决战,奥军惨败,被逐出伦巴第。

  • 标签: 意大利 红十字会 世界通史 邮票图 军事同盟 独立战争
  • 简介:【摘要】部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必修模块的要求,具有普及性和过渡性。以此认识为基础,教学中以通史构建为突破口,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教学创新。

  • 标签: 《中外历史纲要》 教学 创新
  • 简介:文章回顾了《中国阅读通史》的编撰过程,简要概述了该套丛书的主要研究内容,指出其填补了我国学界在阅读史研究领域的学术空白,创造性地构建了中国阅读史的研究模式,并首次从文化视角再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阅读历史概貌,揭示了中国阅读思想、阅读方法的传承与演变。

  • 标签: 《中国阅读通史》 全民阅读 阅读推广 阅读学研究 阅读史 阅读文化
  • 简介:<正>张舜徽教授在73岁高龄,经过三年多的时间,日夜赶功(每天3、4点钟左右起床),在没有助手帮助的情况下,亲自用毛笔小楷撰写完成了100多万字的巨著《中华人民通史》上、中、下三册,是一部体例全新、观点独到的中国通史。在今年全国图书参评中,是我省唯

  • 标签: 张舜徽 中国通史 简评 体例 特色 中国历史学
  • 简介:一九八三年三月,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辽宁大学张玉田、陈崇桥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宁省军区王献中、王占国等合作编著的《中国近代军事史》一书,是我国解放后第一部中国近代军事通史专著。全书共四十万字,叙述了自一八四○年鸦片战争至一九二八年北洋军阀覆灭近九十年间的中国军事史。作者既注意吸取前人的学术成果,又力求体现自己的研究特色,尤其对近代军事史的研究对象、主要线索、层次结构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了若干有关近代军事史研究体系的见解,受到了学术界的注意。

  • 标签: 军事史 近代军事 辽宁省军区 军事斗争 辽宁大学 新建陆军
  • 简介:改变传统的以时间顺序为限,而以交通路线为中心,并利用交通史著述的成果去呈现蜀汉北伐书写,是一种有益尝试。这对军事史、三国史书写带来的启发是:魏延大破郭淮之役应当与陈式平定两郡之役受到相似重视;诸葛亮与姜维北伐主要不经由祁山,诸葛亮时代的六大战役中除了两次经由祁山、一次经由陈仓、一次经由褒斜之外,还有一次是经由陇蜀古道,一次是经由沓中阴平道;姜维的北伐有一次经由傥骆道,六次经由沓中阴平道,两次经由陇蜀古道;羌中、阳溪与“入南安界”的记载,曹魏雍州刺史的驻地都值得细考;经由褒斜道北伐的五丈原战役是蜀道文化的亮点。

  • 标签: 北伐 诸葛亮 姜维 蜀汉
  • 简介:大会在隆重而热烈的气氛中召开4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在英东学术会堂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庆祝大会,庆祝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回回民族骄傲的儿子———白寿彝教授90华诞、从事学术活动70周年暨其总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全部出...

  • 标签: 《中国通史》 白寿彝 中国伊斯兰教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史学会 中央民族大学
  • 简介:文章以较为翔实的史料,并通过亲身实地踏勘考证,运用史料与实际勘考相结合的途径,历史与现代交汇渗透的视角,和空间交流的比较式研究方法,对鉴真东渡这一事关中日文化交流和中日海上交通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与舟山诸岛的关系,以及舟山群岛在中日海上交通史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标签: 鉴真 东渡 舟山诸岛 中日海岸 交通史
  • 简介:1999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钟文典教授主编的《广西通史》,是近年来广西出版的一部史学力作,是第一部多卷本的广西通史,全书长达167万言,反映了广西史学界在广西通史研究上所达到的先进水平。

  • 标签: 通史研究 史学界 多卷本 主编 教授 水平
  • 简介:白寿彝先生总主编的《中国通史》第三卷已经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一卷的内容是论述我国自夏、商、周以来,到战国末年统一的封建帝国形成之前的历史。白先生在第一卷《导言》中阐述的主导思想和编修方法,在本卷中得到了具体的实施和贯彻。这部由众多学者集体努力创作的著...

  • 标签: 《中国通史》 早期文明 白寿彝 全景画 诸侯国 少数民族
  • 简介: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以朝代次序编写的历时性通史与从文体角度书写的分体文学史是最常见的形式。相对目前流行的历时性通史,分体文学史内容集中,更接近回归文学本位,使专业学习者更易于把握文学的"文学性",也更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并且在以社会文化视角解读文本方面具有更大优势。

  • 标签: 中国古代文学史 分体文学史 优势
  • 简介: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历史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这可在20世纪50—60年代对中国古史分期、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萌芽、农民战争和汉民族形成等问题的热烈讨论中窥见一斑,这些成果被吸收到了通史以及断代史著作之中。现代前辈在对史学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加以更新的同时,也对创新通史体例做出重大贡献,尤其在历史阶段的划分,通过章节显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层次关系,以及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块描述历史的框架方面,对旧史学有了重大突破。白寿彝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着手主持编纂的大型本《中国通史》,在范文澜、郭沫若、翦伯赞等的同类著作基础上有所发展,创立了由序说、综述、典志、传记多体裁配合、多层次反映历史的通史新体例,并在处理民族与疆域问题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 标签: 中国历史研究 《中国通史》 编纂 20世纪70年代 资本主义萌芽 民族形成
  • 简介:郭预衡、郭英德主编的《中国散文通史》运用"以时分卷、按类结构、依人展开"的方法与原则进行撰述,系统地描述了自古及今的散文发展状况,在"文体"为核心、时序为脉络的统领之下,揭示了不同文体散文发生发展的差异、同一文体散文演变的前后历程、作家作品之间的联系及不同的风格个性,使之既呈现了多彩的散文世界,又不同于其前问世的诸多散文史。

  • 标签: 散文史 撰述 方法 特点
  • 简介: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是俄罗斯帝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沙皇。她原名索菲亚·奥古斯特,出生于普鲁士贵族家庭,1744年成为俄皇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次年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与彼得三世正式结婚。1762年,叶卡捷琳娜发动宫廷政变,就任俄国沙皇,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在政治上主张开明君主制,

  • 标签: 世界通史 邮票图 德意志 血统 宫廷政变 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