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命题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是高考地理重要内容之一。本组题通过具体的区域河流图考查学生对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 标签: 水系特征 水文特征 河流 特征和 地理
  • 简介:摘 要:侏罗纪时期气候发生过剧烈变化,能划分为早侏罗世早中期、晚期,中侏罗世早、晚期以及晚侏罗世等5个演化阶段。早侏罗世我国北方为温暖潮湿气候;中侏罗世早期,气候属于潮湿类型;中侏罗世晚期,转变为半潮湿-半干旱气候;晚侏罗世时期,东北北部地区显示为潮湿气候,华北和西北地区处于半干旱-干旱气候。东南地区早侏罗世以温湿气候为主;中侏罗世早期为半温湿气候,并存在短暂干热气候,中期开始逐渐向半干热气候过渡;晚侏罗世时期,南部气候为干燥炎热。西南地区早侏罗世早期为半潮湿温凉或湿热型气候;早侏罗世晚期为半干旱炎热气候环境;中侏罗世时期为以半干旱-干旱为主伴有湿润的气候特征;晚侏罗世时期,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西藏—滇西地区早侏罗世为偏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中侏罗世时期,为炎热气候;在晚侏罗世羌塘盆地的气候演变为热-干型。

  • 标签: 侏罗纪 古气候 演化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肿瘤复发相关因子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及其与性别、肿瘤大小、围手术期输血量及输血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术,且术前经胃肠镜病理检查确诊。分别在术前1天、术后3天抽取外周血检测PGE2、IL-2水平,并分析不同性别、肿瘤大小、围手术期输血量、输血类型患者的PGE2、IL-2水平。结果术前1天、术后3天,不同性别、肿瘤大小、围手术期输血量、输血类型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PGE2、IL-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别、肿瘤大小、围手术期输血量、输血类型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短期内肿瘤复发相关因子PGE2、IL-2水平变化不大。

  • 标签: 胃肠道恶性肿瘤 前列腺素E2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大小 输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胶质瘤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 Th)17及其细胞因子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100例,术中获取脑胶质瘤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法检测组织中Tregs、Th17细胞、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0、IL-17表达量,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Tregs、Th17细胞、IL-10、IL-17与脑胶质瘤患者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脑胶质瘤组织中Tregs和IL-10 mRNA较癌旁组织显著增加,Th17细胞和IL-17 mRNA较癌旁组织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45±3.28) ×106个比(5.73±2.26)×106个,(0.73±0.23)比(0.53±0.26),(8.47±3.08)×106个比(10.75±2.91)×106个,(0.78±0.12)比(0.91±0.17),t值分别为9.34,5.38,5.76和6.25,P值均<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Tregs、Th17细胞、IL-10、IL-17 mRNA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男性与女性脑胶质瘤患者中Tregs、Th17细胞、IL-10、IL-17 mRNA表达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Ⅰ-Ⅱ级的脑胶质瘤患者比较,WHO Ⅲ-Ⅳ级的脑胶质瘤患者Tregs和IL-10 mRNA显著增高,而Th17细胞和IL-17 mRNA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09±1.87)×106个比(9.86±1.76) ×106个,(0.63±0.21)比(0.84±0.19),(8.98±1.80)×106个比(8.02±1.78)×106个,(0.87±0.18)比(0.70±0.22),t值分别为2.11,5.22,2.68和4.20,P值均<0.05)]。脑胶质瘤组织中Tregs、IL-10mRNA与原发癌灶直径明显正相关,Th17细胞、IL-17 mRNA与原发癌灶直径呈明显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34、0.32、-0.27、-0.43,P值均<0.05)。结论胶质瘤组织中Tregs及IL-10高表达,Th17细胞及IL-17低表达,且Tregs、IL-10 、Th17和IL-17表达量与脑胶质瘤WHO分级和肿瘤大小有关。

  • 标签: 脑胶质瘤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细胞因子 病理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转录抑制因子增强子(EZH2)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病理科存档的乳腺癌组织石蜡块107例为乳腺癌组,从中随机抽取50例患者取其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作为癌旁组织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患者EZH2、p53蛋白表达情况,分层分析EZH2、p53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例特征的关系,并采用生存曲线分析EZH2、p53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EZH2和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21.72、28.94,P均〈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EZH2和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可见明显的阳性表达.EZH2阳性表达与患者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雌激素受体相关(χ2分别=11.72、7.65、7.39、4.07,P均〈0.05),p53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肿瘤直径、TNM分期、病理分级相关(χ2分别=6.51、6.97、7.87,P均〈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EZH2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预后具有明显影响(χ2=3.93,P〈0.05),而p53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预后无明显影响(χ2=1.63,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EZH2、p53蛋白阳性表达率较正常乳腺组织增高,且EZH2、p53蛋白与患者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有关,其中EZH2蛋白与患者生存预后有关.

  • 标签: 乳腺癌 转录抑制因子增强子 p53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个遗传性抗凝血酶(AT)与凝血因子Ⅶ(FⅦ)联合缺陷症家系进行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分析,探讨AT基因和F7基因突变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家系调查。收集2018年11月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液和临床资料(共3代16人),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活性(AT:A)、抗凝血酶抗原(AT:Ag)、蛋白C活性(PC:A)、蛋白S活性(PS:A)、FⅦ活性(FⅦ:C)及FⅦ抗原(FⅦ:Ag)等指标以明确诊断。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用DNA直接测序法分析AT基因和F7基因全部外显子、侧翼及5′、3′非编码区,寻找基因异常位点,并通过克隆测序及反向测序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Ⅱ6)AT:A和AT:Ag明显下降,分别为46%和135 mg/L(参考范围为250~360 mg/L);其家庭部分成员(父亲Ⅰ2、小姑Ⅰ4、堂姐Ⅱ1、表姐Ⅱ3、小弟弟Ⅱ8、侄子Ⅲ3)AT:A和AT:Ag均降低至正常人的50%左右;其父亲(Ⅰ2)、小姑(Ⅰ4)、大弟弟(Ⅱ7)、小弟弟(Ⅱ8)、侄子(Ⅲ3)FⅦ:C分别为45%、50%、48%、47%和48%,而FⅦ:Ag正常。基因分析显示先证者(Ⅱ6)及其家庭部分成员(父亲Ⅰ2、小姑Ⅰ4、堂姐Ⅱ1、表姐Ⅱ3、小弟弟Ⅱ7、侄子Ⅲ3)AT基因5′非编码区存在rs3138521多态性;其父亲(Ⅰ2)、小姑(Ⅰ4)、大弟弟(Ⅱ7)、小弟弟(Ⅱ8)、侄子(Ⅲ3)均存在F7基因8号外显子c.1091G>A杂合错义突变,导致p.Arg304Gln。结论抗凝血酶与凝血因子Ⅶ分别存在rs3138521多态性和c.1091G>A杂合错义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家系成员AT与FⅦ联合缺陷的分子机制。

  • 标签: 抗凝血酶缺陷症 凝血因子Ⅶ缺陷症 基因突变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基于检测制备前凝血因子Ⅷ,加强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无偿献血的44名志愿者。将其6小时内血液视作研究对象予以检测,再提取出适当冷沉淀凝血因子,并检测凝血因子Ⅷ总含量。结果:血浆Ⅷ最低的是O型血,最高的是B型血,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检测制备前凝血因子Ⅷ有助于加强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

  • 标签: 制备前 凝血因子Ⅷ 冷沉淀凝血因子
  • 简介:摘要体像不满可能会导致进食障碍,这种关系受自我客体化、以瘦为美观念的内化、外表比较和情绪调节障碍这几个风险因子的调节。本文还从正面的视角,总结了可能阻断或减缓体像不满的个体发展成进食障碍的保护因子。身体欣赏是一个直接保护因子。高自尊、高媒体素养、女权主义信念、以健康为动机的锻炼和自我容受则主要通过调节风险因子而起到保护作用。对这些风险因子和保护因子展开研究为该疾病的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提供了可靠的线索和支撑,有益于健康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 标签: 体像 进食障碍 风险因子 保护因子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丙肝肝硬化患者单核细胞促炎因子与抑炎因子的表达。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因丙肝肝硬化入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内科的35例患者为丙肝组,健康体检者18例为对照组。常规检测两组患者生化、血脂、血常规等基线资料,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予以培养并提取DNA,测定TNF-α、IL1-β、IL-12-β、IL-10、TGF-β和IL-4 mRNA转录水平及病例组血清HCV-RNA载量。结果丙肝组中ALT、AST和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肝组中ALB、WBC和P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NF-α、IL1-β、IL-12β和IL-4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和TGF-β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RNA载量与TNF-α、IL-12β呈正相关(r=0.452,0.442;P<0.05),与IL-10和TGF-β呈负相关(r=-0.431,-0.437,P<0.05)。丙肝组TNF-α与IL1-β、IL-12-β表达呈正相关(r=0.531,0.766,0.448,P<0.05),TNF-α与IL-10、TGF-β呈负相关(r=-0.732,-0.749,P<0.05);IL1-β与IL-10、TGF-β呈负相关(r=-0.438,-0.448,P<0.05);IL-12-β与IL-10、TGF-β呈负相关(r=-0.996,-0.999,P<0.05)。IL-10和TGF-β的表达呈正相关(r=0.999,P<0.05)。结论丙肝肝硬化患者单核细胞高表达IL-10和TGF-β。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 单核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根据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确定交通通信、衣着和医疗保健为未来的消费热点,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对三类消费点的进展因子进行分析,得出影响这三类进展因子因子,分别是发展生活因子、享受生活因子、信息生活因子和时尚生活因子,并且在进展因子的旋转矩阵和得分系数矩阵基础上分析了进展因子因子强弱和得分,在此基础上为培育消费热点建议:河北省加强刺激信息和享受因子发挥作用的优惠政策,促进交通通信热点的形成;对刺激时尚生活因子发挥作用的政策保持不变;加大刺激健康生活因子发挥作用的优惠政策,促进医疗保健热点的形成。

  • 标签: 因子分析 发展因子 居民消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抑制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对Toll样因子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FG-E8组,每组30只,Reyers法制备大鼠DVT模型,MFG-E8组大鼠每日给予rhMFG-E8 20 μg/kg尾静脉注射,连续7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采取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及内容物组织病理学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细胞TLR4、NB-κBp65(p65)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10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模型组可见腔静脉内广泛血栓形成,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增高,第3天达到高峰,血栓湿重[(23.6±2.42) mg],干重[(4.32±0.39) mg],而MFG-E8组腔静脉内血栓明显减少,第3天血栓湿重[(14.37±1.85) mg],干重[(3.02±0.27) mg],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82、8.667,P<0.05);模型组TLR4表达术后第3天达高峰(1.39±0.15),MFG-E8组TLR4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0.51±0.03,t=18.192,P<0.05);模型组NF-κBp65表达术后第3天达高峰(1.25±0.13),MFG-E8组NF-κB p65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0.57±0.04,t=15.810,P<0.05);模型组TNF-α表达术后第3天达高峰[(358.1±12.36) pg/ml],MFG-E8组TNF-α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205.12±7.33) pg/ml,t=33.665,P<0.05];模型组IL-1β表达术后第3天为(52.73±5.33) pg/ml,MFG-E8组IL-1β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30.14±2.97) pg/ml,t=11.708,P<0.05];模型组IL-4表达术后第3天达低峰[(28.11±4.34) pg/ml],MFG-E8组IL-4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48.23±4.90) pg/ml,t=9.720,P<0.05];模型组IL-10表达术后第3天达低峰[(13.82±2.53) pg/ml],MFG-E8组IL-10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30.87±3.42) pg/ml,t=12.674,P<0.05]。结论MFG-E8可能通过下调TLR4/NF-κB信号通路,降低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水平,提高抑炎细胞因子IL-10、IL-4水平来抑制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 Toll样因子受体4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旁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可能机制。方法①体外培养C57BL/6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MSC),并构建慢病毒质粒稳转的高表达趋化因子受体7(CXCR7)的mMSC,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对照组。待细胞传代培养20代后,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鉴定转染效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MSC中CXCR7 mRNA表达水平。②另取传至4~6代的mMSC,分为MSC对照组〔MSC-blank组,野生型mMSC加入100 μg/L脂多糖(LPS)〕、高表达CXCR7组(MSC-OE-CXCR7组,慢病毒质粒稳转高表达CXCR7 mMSC加入100 μg/L的LPS)、高表达CXCR7对照组(MSC-OENC-CXCR7组,慢病毒空载体质粒稳转mMSC加入100 μg/L的LPS)、CXCR4抑制剂组(MSC-IE-CXCR4组,mMSC经0.1 mg/L CXCR4抑制剂TC14012预处理24 h后加入100 μg/L的LPS)和CXCR4抑制剂对照组(MSC-IENC-CXCR4组,mMSC加入与TC14012等量的DMEM培养液预处理24 h后再加入100 μg/L的LPS)。经LPS处理6 h后收集各组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分化抑制因子-1(ID-1)的mRNA表达;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GF水平。结果①经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鉴定慢病毒质粒介导的高表达CXCR7的mMSC构建成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表达CXCR7慢病毒载体组mMSC中CXCR7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2-ΔΔCt:5.81±0.97比1.02±0.12,P<0.05);而空载体对照组mMSC中CXCR7 mRNA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ΔΔCt:0.95±0.22比1.02±0.12,P>0.05)。②与MSC-blank组相比,MSC-OE-CXCR7组高表达CXCR7或者MSC-IE-CXCR4组抑制CXCR4均可引起mMSC中ID-1 mRNA高表达(2-ΔΔCt:5.56±0.66、2.47±0.58比1.00±0.10,均P<0.05),同时可增加HGF外分泌水平(ng/L:632.02±149.98、217.21±40.53比108.53±24.62,均P<0.05);但MSC-OENC-CXCR7组和MSC-IENC-CXCR4组mMSC中ID-1 mRNA表达水平和HGF外分泌水平与MSC-blank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D-1 mRNA(2-ΔΔCt):1.01±0.27、1.21±0.32比1.00±0.10,HGF(ng/L):133.56±25.19、107.11±25.30比108.53±24.62,均P>0.05。结论诱导MSC中CXCR7高表达或者抑制CXCR4表达均可增加MSC中ID-1表达,并促进HGF分泌,从而促进肺微血管内皮修复。

  • 标签: 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分化抑制因子-1
  • 简介:下面的谜面各打一个成语。本期谜语的难度系数为5颗星(最高级),开动开动小脑筋,别急着看答案哟。

  • 标签: 难度系数 最高级 谜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眼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后的脉络膜特征变化,初步评估其对PCV抗VEGF药物治疗应答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PCV患者63例6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9例39只眼,女性24例24只眼;平均年龄(62.53±6.05)岁;均为单眼发病。患眼均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治疗后应答不佳者再行光动力疗法(PDT)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63只眼中,治疗后无应答或应答不佳38只眼,应答良好25只眼,并据此分为应答不佳组、应答良好组。采用德国Herdelberg公司共焦激光同步血管造影系统(HRA+OCT)增强深度扫描技术测量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 )、脉络膜大血管层厚度(LCVT)。依据ICGA检查结果对脉络膜高通透性(CVH)进行判定。CVH:中晚期(吲哚青绿注射后10~15 min)后极部脉络膜可见边缘模糊的多灶性强荧光。对比观察两组患眼治疗前以及应答良好组治疗后6个月、应答不佳组联合PDT治疗后6个月患眼SFCT、LVCT变化。治疗前后SFCT、LCVT比较行t检验。结果治疗前,63只眼中,伴有CVH表现38只眼(60.3% ),其中应答良好组、应答不佳组患眼分别为5 (20.0%,5/25)、33 (86.8%,33/38)只眼。应答良好组、应答不佳组患眼SFCT、LCVT分别为(244.16±23.74)、(152.76±22.70)μm和(367.34±35.21)、(271.84±35.42)μm。两组患眼治疗前SFCT、LV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4、6.87 ,P=0.01、0.01 )。治疗后6个月,应答良好组患眼SFCT、LVCT分别为(241.04±32.56)、(150.44±23.45)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35、8.64,P=0.08、0.07 )。应答不佳组患眼联合PDT治疗后6个月,SFCT、LCVT分别为(311.63±25.36)、(220.11±41.30)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9.23 ,P=0.02、0.01 )。治疗后,所有患眼CVH表现无明显改变,但应答不佳组患眼联合PDT治疗后,多灶性强荧光明显减弱。结论PCV厚脉络膜多以脉络膜大血管异常增厚为主;具有厚脉络膜和CVH表现的患眼单纯抗VEGF药物治疗应答不佳,联合PDT治疗可能更适用于该类患者。

  • 标签: 脉络膜/病理生理学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药物疗法 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应用 预测
  • 简介:摘要慢性肾脏病(CKD)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公众健康问题,肾性贫血是CKD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肾性贫血的一般治疗手段多为外源性补铁和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而近年研究发现缺氧诱导因子(HIF)稳定剂能够纠正肾性贫血,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HIF是一种检测和适应细胞氧水平的调节器,转录激活调节氧稳态与代谢的基因。本质是一种低氧诱导、DNA结合蛋白二聚体。另外有实验发现HIF稳定剂对急性肾损伤有治疗效果。HIF与肾脏疾病的关系也是近年来研究的一项热点,本文主要介绍HIF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HIF稳定剂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肾机能不全,慢性 缺氧诱导因子 贫血
  • 简介:摘要补体B因子(complement factor B,CFB)是补体替代途径中的一个重要因子,主要由肝细胞和巨噬细胞合成,是参与补体活化的重要成分。CFB参与机体防御,在细胞损伤及炎症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发现CFB与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相关。文章对CFB与以上疾病的关系及CFB抑制剂的发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补体B因子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补体抑制剂
  • 简介:南京市中央路小学关于“支持学习的生态因子”测评及研究,是从_个孩子的故事开始的……两年前的某一天,张老师满脸焦虑地走进校长室:“校长,我想跟您聊聊小T的事——我快要崩溃了!”小T,是一名新转来的学生,厌学,对老师同学有强烈的敌对情绪,成绩很糟糕……的确是个令老师头疼的孩子。

  • 标签: 生态因子 学习力 优化 敌对情绪 南京市 老师
  • 简介:地层品质因子Q反映了地层对地震波吸收衰减的强弱,是油气检测的重要指示因子,准确提取Q值十分重要。本文根据地震子波能量衰减特征,提出基于子波衰减前后能量比的Q值提取方法。该方法是综合利用多点信息估算子波能量,规避了常规Q值方法(如质心频移法)对地震子波谱的假设,适用于任意波谱形状,但对资料的保真度要求较高。VSP正演模型测试发现,在非固有衰减(如几何扩散、反射透射损失等)得到准确补偿的前提下,能比法能较好地反演地层Q值。实际零偏VSP资料应用表明,能比法提取的Q值趋势与谱比法基本一致,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 标签: 品质因子Q 能量比 时间域 地震子波 谱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