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 136 例 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68 例。 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方案是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 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 SAS 以及 SDS 评分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干预后 SAS 以及 SDS 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生活质量评分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5.5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8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 胃癌根治术患者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较高 。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胃癌根治术患者 负性心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患者术后,应用 针对性心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取 我科收治的 72 例肺癌手术 患者,随机 将所有患者等 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将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 干预后,相比与常规组,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 ( P< 0.05) 。结论:给予肺癌术后 患者针对性 护心理干预 ,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培养其树立积极性的生活态度,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

  • 标签: 心理韧性 心理护理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法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与分析,将13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不同的治疗期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并在干预后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干预组的负性心理状态有明显改善,且疲乏、恶心呕吐、疼痛、失眠、食欲不振、便秘、腹泻的不良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认识到自己的不良情绪会给疾病的转归带来巨大的影响。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负性心理状态
  • 简介:心理应激是个体对外界威胁、挑战经认识、评价后所产生的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适当的应激能增强个体对外界有害因素的身心适应性,然而应激负荷过大或应激时间过长,则会导致个体处于身心亚健康状态。警察的职业特殊性使其长期暴露在高风险、高强度、高应激等状态中,成为慢性心理应激的高危群体,并因此导致诸多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损伤。我国警察职业心理健康现状严峻程度已然令人堪忧,因此,通过分析警察心理应激、应激源、应激中介机制、应激系统模型等,从综合干预的视角提出警察"生理—心理—社会"三级评估与干预策略。

  • 标签: 警察心理健康 慢性心理应激 “生理—心理—社会”三级评估 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肝癌介入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阶段性心理干预,对比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PS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PSQ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介入患者干预过程中行阶段性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治疗依从性。

  • 标签: 阶段性心理 肝癌介入 心理状态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围手术期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护理措施,并根据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改善程度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围手术期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非常大,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改善了心理状况,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性心理干预 乳腺癌围手术期 心理状况 影响
  • 简介:性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女性经验主义、女性立场论和后现代女性心理学三个发展阶段。女性经验主义强调男女的共性,女性立场论强调女性经验的独特性,而后现代女性心理学认为尽管在女性经验主义和女性立场论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对立,但是两者都认为存在着某种内在的东西决定着社会性别,因而是本质主义的观点,属于现代主义的范畴。后现代女性心理学认为,性别乃是一种文化的社会建构。

  • 标签: 女性主义 后现代主义 心理学 社会建构主义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学业、就业、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显著增大,心理受挫几率明显增高,重度抑郁伴自杀倾向的综合性心理危机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鲜见。应对重度抑郁伴自杀倾向的综合性心理危机,关键是精准评估自杀风险,重点是协助学生建立康复信心。此外,还需协调好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的关系,以当事人为中心建立多人员、多因素、多手段联合应用的联动支持体系。

  • 标签: 大学生 抑郁症 自杀危机 干预
  • 简介:将入组患者391例区分为〈1年组、≤5年组和〉5年组,每组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根据病程组不同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治疗前〈1年组、≤年组、〉5年组SDS分值(41.46±9.34、37.74±9.48、42.60±9.93)和SAS分值(37.76±9.06、34.17±9.29、38.45±9.78)。治疗后各FBG、HbA1c及SDS分值和SAS分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有针对性的心里干预可改善抑郁和焦虑状态,FBG和HbA1c明显的改善。

  • 标签: 糖尿病(DM) 抑郁 焦虑 心理干预 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 Zung自评焦虑量表(SAS)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负性心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32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160,采用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160,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评分量表(SA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情绪进行评价,同时对其手术治疗配合程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实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提高手术配合意识和依从性,具有积极的临床采纳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手术患者 负性心理 护理干预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心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状况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情绪评分、焦虑情绪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焦虑情绪,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认知干预 心理护理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癫痫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2018年10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应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综合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后试验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癌患者应用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消除其负性情绪,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肺癌 综合性心理干预 负性情绪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术后目标性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确诊为乳腺癌并进行手术的患者共计 2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心理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将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各方面考察比较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评估总分为( 12.6±0.8)分,对照组患者的评估总分为( 23.5±0.2)分,观察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手术后的患者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阴影,尽早恢复健康。  

  • 标签:    乳腺癌 目标性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伴抑郁、肢体偏瘫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应用抗抑郁药加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状态分析,采取支持性心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Barthel指数HAMD评分及综合康复能力的差别。结果对照组患者抑郁程度明显减轻,自理能力、综合康复能力明显提高。结论支持性心理干预是脑卒中后抑郁偏瘫患者康复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偏瘫 支持性 心理干预 康复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术后目标性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确诊为乳腺癌并进行手术的患者共计 2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心理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将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各方面考察比较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评估总分为( 12.6±0.8)分,对照组患者的评估总分为( 23.5±0.2)分,观察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手术后的患者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阴影,尽早恢复健康。  

  • 标签:    乳腺癌 目标性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作为青少年来说,青春期是一个备受重视的阶段,在此过程中,学校与家庭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本文以青春期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这一时期学生性心理健康等问题,同时结合实践提出几方面干预策略,希望能够提高学生性心理健康,也为教学事业的发展助力。

  • 标签: 留守儿童 青春期 性心理健康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58例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阶段性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化疗并发症。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化疗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实施阶段性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满意度。

  • 标签: 阶段性心理护理干预 子宫内膜癌 化疗病人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