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银山铜铅锌多金属矿田、镓、铟,主要以类质同象置换形式赋存在铅锌矿化系列矿体闪锌矿中,可在锌精矿中得以回收;铋则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铜硫化系列的矿中,可从铜精矿回收。

  • 标签: 工艺矿物学 多金属矿
  • 简介:摘要:原子吸收法是一种利用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特征光谱的吸收强度来测定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它具有灵敏度高、精度好、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是目前重金属检测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基于重金属检测的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了借助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提升原子吸收法检测精度的必要性。

  • 标签: 原子吸收法 重金属镉 检测准确性
  • 简介:摘要:原子吸收法是一种利用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特征光谱的吸收强度来测定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它具有灵敏度高、精度好、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是目前重金属检测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基于重金属检测的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了借助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提升原子吸收法检测精度的必要性。

  • 标签: 原子吸收法 重金属镉 检测准确性
  • 简介:通过改进的hummer法制得氧化石墨,再经过热膨胀和超声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GO),将其与壳聚糖(CHIT)混合后修饰到玻碳电极上用于对重金属Pb,Cd离子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灵敏度高,制备及操作简便.将其用于土壤中Pb,Cd离子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氧化石墨烯 壳聚糖 检测
  • 简介: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锌铝铜合金ZnAl6Cu1中铝、铜、铁、硅、镍、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各元素的分析条件,比较了不同制样方式及不同放置时间对铝强度的影响。在最佳的仪器分析条件下,测定了微量元素的检出限及主、次元素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检出限结果表明:各微量元素的检出限均满足标准要求,Cd和Pb元素的定量限稍高。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铝、铜、铁元素的测量相对标准偏差在2.1%~5.9%,分析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一致。

  • 标签: X-射线荧光光谱 锌铝铜 元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前,大多数无机非金属材料都含有一定量的。然而,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是有害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尤其是无害的材料的使用,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所以在材料行业全球范围今天一直在研究新的无材料。本文中介绍“一步酸溶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产生的废物白泥制作超白玻璃废物利用,同时对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无化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 标签: 超白玻璃
  • 简介:摘要: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土壤中重金属时,在待测样品消解完成后加入化学基体改进剂,有助于提高待测样品中易挥发元素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分别加入不同的基体改进剂来分析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时的效果,实验中使用5%的磷酸二氢铵溶液作为的基体改进剂和使用 1%的硝酸钯溶液作为基体改进剂,通过实验结果发现,使用1%的硝酸钯作为基体改进剂所测得的的结果准确性更好一点,稳定性也更高点。

  • 标签: 土壤 石墨炉 基体改进剂 磷酸二氢铵 硝酸钯
  • 简介:今年第二季度之后,随着宏观经济数据的陆续公布,由经济增速放缓所导致的商品需求下降,开始传导至供需层面,商品市场出现重挫。而全球市场需求的迅速下降,令市场开始重新审视当前的商品估值。

  • 标签: 再生铅 企业创新 商品市场 经济数据 市场需求
  • 简介:样品用硝酸溶解,加入过量盐酸沉淀分离银,过滤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铋、铁、、锑、钯、硒、碲,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28,0.0075,0.0036,0.011,0.010,0.021,0.0075,0.0039μg/mL;加标回收率为98.1%~114.3%;RSD小于4.2%,方法能同时准确测定、铋、铁、、锑、钯、硒、碲,满足日常分析要求。

  • 标签: 纯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简介:试样在800℃的马弗炉中灼烧除硫,用王水溶解,上清液用原子吸收光谱仪于波长324.7,228.8,283.3,213.8nm处,用空气-乙炔火焰分别测量铜、、锌的含量。方法适用于直接浸出渣中的硫渣、硫精矿中铜、、锌、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铜0.025%~0.50%,:0.025%~0.50%,:0.26%~5%,锌:1.0%~10.00%。

  • 标签: 硫精矿和硫渣 灼烧除硫
  • 简介:摘要本文以某地地表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表水、铜测定两种常用的方法,即APDC-MIBK萃取火焰吸收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方法对样品中的铜、进行测试;并对样品测定结果、精密度及加标回收率进行对比分析。

  • 标签: 测定 APDC-MIBK萃取火焰吸收 石墨炉原子吸收
  • 简介:广西污染案件将重金属污染损害赔偿事宜纳入了议程。污染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是环境污染法律责任归属的关键.而传统的因果关系认定理论已难以适应复杂的环境污染案件。因此,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中应适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并制定相应的方式方法及其他辅助配套措施,以确保该原则的顺利实施。

  • 标签: 环境污染 损害 因果关系 推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广西某有色金属矿区血暴露与成年居民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于2013—2014年,以广西某有色金属矿业污染区的5个重金属污染村作为研究现场,招募到310名符合标准的18岁及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获取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血水平及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γ-谷氨酰胺转移酶(GGT)]等信息。根据血水平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Q1~Q4四组(以Q1组为参照组),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功能指标与血水平之间的关联。结果研究对象的年龄为(49.2±15.4)岁;男性为112名(36.1%);血水平G(95%CI)为3.72(3.43~4.02)μg/L;肝效应指标TBIL、AST、ALT及GGT的异常率分别为17.4%(54例)、19.7%(61例)、10.7%(33例)及11.9%(37例)。调整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总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因素后,与血水平Q1组对象相比,Q4组对象AST发生异常的风险较大[OR(95%CI)值为2.92(1.07~7.98)]。结论该有色金属矿区血水平高于我国一般人群参考值;暴露与AST异常有关联。

  • 标签: 肝功能 内暴露 成人 横断面研究
  • 简介:分析重金属在"环境-牛肝菌-人体"系统中的迁移、富集规律,为牛肝菌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食用安全评价提供依据。采用ICP-AES法测定云南野生牛肝菌及其生长土壤中Cd和Hg含量,分析牛肝菌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牛肝菌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的联系,推测云南野生牛肝菌中重金属Cd和Hg的来源;根据FAO/WHO规定的每周Cd或Hg的允许摄入量(provisionaltolerableweeklyintake,PTWI)评估牛肝菌的重金属暴露风险。结果显示,(1)不同种类、产地牛肝菌中Hg和Cd含量具有差异,菌盖中Hg、Cd的含量分别在0.92~16.00mg·kg^(-1)dw,4.97~24.07mg·kg^(-1)dw之间,菌柄的Hg、Cd含量分别介于0.46~8.2mg·kg^(-1)dw和2.11~22.08mg·kg^(-1)dw之间。同一种牛肝菌菌盖中Hg或Cd的含量均高于菌柄(Q(C/S)〉1),表明牛肝菌菌盖对Hg和Cd的富集能力强于菌柄。(2)牛肝菌菌盖和菌柄对Hg的富集系数(bioaccumulationfactor,BCF)分别在1.72~19.12和1.30~6.40之间,菌盖、菌柄的Hg含量均高于相应生长土壤的含量,其中采自楚雄永仁县的铜色牛肝菌菌盖的Hg含量是土壤的19.12倍,表明牛肝菌中的Hg不仅来自土壤,根据山地"Hg诱捕效应"及云南大气Hg升高的相关报道,可以推测云南野生牛肝菌中的Hg主要来源于大气沉降。(3)牛肝菌菌盖、菌柄对Cd的富集系数分别在0.16~1.82和0.07~1.67之间,多数牛肝菌的Cd含量低于土壤含量,表明牛肝菌中的Cd主要来自生长土壤。(4)假设成年人(60kg)毎周食用300g新鲜牛肝菌则多数牛肝菌菌盖、菌柄的Hg摄入量低于PTWI(Hg)标准,Hg的暴露风险较低(假设未通过其他途径摄入Hg);食用300g黑粉孢牛肝菌菌盖或菌柄摄入的Cd达到0.722mg和0.662mg,超过PTWI(Cd)标准,食用有Cd暴露风险。

  • 标签: 重金属 野生牛肝菌 食用菌 富集系数
  • 简介:摘要:本文简述了镀锡焊接原理,结合可焊性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合大量实验摸索并确定镀和镀锡焊接性能,为镀锡焊接性研究提供有利参考。

  • 标签: 电镀/镀铅/镀铅锡
  • 简介:为探究大气沉降对烟叶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于2015年6-9月以黄淮烟区某地的一般农区、公路两侧和工厂(水泥厂)周边等不同类型农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大气重金属沉降通量、表层土壤和烟叶重金属含量及其相关性,并利用Pb同位素示踪探讨了烟叶Pb的重要来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农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大气重金属沉降通量存在差异,工厂周边大气As、Pb沉降通量分别为7.19μg·m^2·d^-140.10μg·m^2·d^-1高于一般农区和公路两侧。公路两侧中部叶Pb含量为1.27mg·kg^-1,高于一般农区和工厂周边,而工厂周边上部叶Cr、As、Pb含量分别为0.66mg·kg^-1、0.29mg·kg^-1和2.37mg·kg^-1,高于一般农区和公路两侧。下部叶Cr、Pb含量与其大气沉降通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上部叶Cr含量与表层土壤Cr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As含量与其沉降通量和表层土壤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一般农区的下部叶和上部叶、公路两侧的上部叶和工厂周边的中部叶^207Pb/^206Pb比值与大气降尘中^207Pb/^206Pb比值相对接近,与土壤207Pb/206Pb比值则差异相对较大,也显示受大气沉降影响的特征。大气沉降是黄淮烟区烟叶重金属尤其是的重要来源之一。

  • 标签: 大气沉降 黄淮烟区 重金属 相关分析 PB同位素
  • 简介:采用微波技术消解聚合物塑料样品,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聚合物中的(Pb)和(Cd)含量,并建立了优化的样品消解程序和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测定中Pb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Cd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1%,对标准物质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方法具有效率高、污染小的优点,方法准确,可靠。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微波消解 塑料
  • 简介:采用赶酸电热板消解农产品地土壤中的重金属,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土壤中的、铬。研究了酸体系及酸用量、赶酸电热板的升温程序,确定了最佳消解条件。通过统计50个批次土壤样品中加入的质控样,做出质控图,结果表明:各元素测定值均落在中心附近、上下警告线之内,批次内平行样品各元素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方法克服了传统的电热板消解法的缺点,弥补了高压罐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的不足,方法快速、准确,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土壤
  • 简介:近年来,媒体多次报道铅中毒事件。CCTV“焦点访谈”2006年9月14日报道甘肃徽县877人铅中毒;CCTV“新闻1+1”2009年8月14日报道陕西凤翔县的几个村600多名儿童血超标;CCTV新闻频道2010年3月20日和7月23日分别报道了湖南嘉禾300多名儿童血超标与云南鹤庆北衙村36名儿童铅中毒。

  • 标签: 铅中毒 杀手 健康 “焦点访谈” CCTV 新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