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PCI术前使用负荷剂量替格瑞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人在北京安贞医院学习期间2015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分别在急诊PCI术前1小时服用负荷剂量替格瑞洛180mg与600mg氯吡格雷,两组患者手术后都要接受氯吡格雷维持治疗,剂量为每天一次,每次75mg,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7天观察及30天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手术中血流情况及30天内复合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慢血流及无复流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但是其小出血发生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PCI术前使用负荷剂量替格瑞洛有效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几率,改善了其血流情况,是一种较好的药物治疗方法,值得使用与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CI术 替格瑞洛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区符合政策、计划怀孕的夫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并改善计划怀孕夫妇健康状况,预防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2014年1-10月我区4040例计划怀孕夫妇按照知情选择的原则,接受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采集和病史询问,夫妇双方体格检查,妇科B超检查及相关项目实验室检查。结果检查发现异常情况1373例,异常情况发生率33.99%,高风险人群624例,高风险发生率15.45%。结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降低出生缺陷、预防不良妊娠、促进优生优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参检率,对检查异常积极干预,尽可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

  • 标签: 孕前优生 高风险 出生缺陷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其低血压发生率的控制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60例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与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满意度差异性。结果在治疗三个月期间,对照组共透析1080次,低血压发生率为16.76%;观察组共透析1080次,低血压发生率为4.07%;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6.67%,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3.33%,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实施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血液透析患者控制低血压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低血压 血液透析 持续质量改进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炎性乳腺癌超声误诊的原因。方法将自2010年1月到2016年5月间在我院住院进行治疗的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超声方法进行病情诊断,并同时采用穿刺活检方法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后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8例患者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有23例确诊为炎性乳腺癌;超声检查有26例为炎性乳腺癌,超声检查的误诊率达到13.04%。结论在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中,超声检查因疾病的特殊性诊断误诊率较高,在临床检查诊断不能作为完全可靠的依据而应用,作为辅助诊断方法较为合适。

  • 标签: 」炎性乳腺癌 超声 误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有关脑血管疾病后出现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方法收集医院2014.03月到2015.11月收治的100脑血管疾病后出现精神障碍的患者,对患者所患精神疾病以及药物使用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分型的脑血管疾病患者所患精神疾病的种类以及比例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都以精神分裂疾病居多;主要使用利培酮(61%)、氯氮平(19%)以及奥氮平(9%)等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结论脑血管疾病后出现精神障碍的药物的选择以及使用剂量与患者自身情况密切相关。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精神障碍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62例阵发性房颤的动态心电图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6月~2014年9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共计62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我院体检并确认无阵发性房颤症状的健康人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动周期对应最大P波时限均值为(128.1±3.5)ms,最小P波时限均值为(87.5±3.1)ms,P波离散度均值为(49.2±0.7)ms,以上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有特异性,检测具有无创性,安全性的特点,使用此种方式能够对阵发性房颤的始动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参考并应用。

  • 标签: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心电图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98例老年颅脑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致伤原因以交通事故为主;硬膜下,脑内血肿,迟发性颅内血肿多见,伤后昏迷持续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残率和死亡率高。结论处理老年颅脑损伤病人应严密监测颅内压变化和心脑肺功能,注意合并症和并发症的观察,做好基础护理和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 标签: 颅脑损伤 老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中风偏瘫患肢上肢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加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每例患者在入组和病程3个月时分别测定腕背伸时主动关节活动范围(AROM)和用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评定对患侧上肢痉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改善偏瘫患者上肢痉挛。

  • 标签: 肌电生物反馈 中风偏瘫 上肢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鼻衄的治疗方法及治疗优势。方法收集并分析了2005年5月到2008年10月期间本院采取中西医治疗的82名鼻衄患者临床资料,采取清热止血中药口服及西医传统方法联合治疗。结果通过中西医联合治疗,3-6天血止痊愈61例,7-10天痊愈14例,11-14天痊愈7例。随访半年至一年,均未再出血,无鼻中隔穿孔及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 鼻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妇产科临床中的效果。方法本组资料选自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6例病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86例病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病人各43例,常规组病人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行人性化护理,并总结性的回顾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其应用效果。结果经护理,研究组病人护理的有效率高达97.67%,显著高于常规组病人的83.72%,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的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常规组病人的满意度83.72%,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0.05);研究组病人HAMA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对人性化护理给予科学、有效的使用,能够较好的保证护理效果,改善病人的HAMA评分,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构建起和谐的护患关系,是妇产科临床护理的首选护理方法。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妇产科 临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波色素循环治疗在白癜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昆明复美白癜风研究所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之间收治的112例白癜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纳米波色素循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白癜风患者接受纳米波色素循环治疗,有助于白斑病情的稳定和改善,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色素循环治疗 白癜风治疗 机体微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社区医院对慢性疾病患者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某社区内社区医院内建档就诊的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患者1500人的资料进行分析,对社区医院进行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模式实行前后的完成全年门诊随访率、疾病控制程度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社区医院对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效果。结果慢性病患者的全年门诊随访率以及疾病控制程度均有提高。结论社区医院应针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又应对性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控制慢性疾病病情,缓解患者症状,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医院 慢性病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7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治疗组(n=34),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治疗组采取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7%,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2%,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x2=3.877,P<0.05),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8%高于治疗组的复发率3%,组间比较(x2=4.157,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明显,复发率低,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广泛的应用。

  • 标签: 中医综合疗法 颈椎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森田疗法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CCMD—3的62例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观察组辅以8周的改良森田疗法。两组于治疗前后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表(WHO?QOL—100)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后观察组NOSIE得分及ADL得分分别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表评定除心理领域、精神支柱外,其它各领域评分均明显提高;而对照组各项评分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改良森田疗法有助于改善慢性精神病人的精神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减缓衰退,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改良森田疗法 慢性精神分裂症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55.23±12.78)分,较对照组患者的(39.46±13.24)分高,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上下肢运动能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差异显著,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早期康复治疗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