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8 个结果
  • 简介:钟灵坝后电站设备老化,通过增效扩容改造,将对电站水轮机、发电机、调速器等设备进行更换改造后该电站装机2×500kW。从根本上解决电站机械设备、电气、监测、控制及保护系统存在的严重问题,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二次设备的整体技术水平,最终实现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目标。

  • 标签: 坝后电站 增效扩容 技改
  • 简介: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为例,对高水压复杂地质情况下的盾构始发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对盾构出洞施工中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为穿黄工程盾构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在类似地质情况下进行盾构始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标签: 盾构施工 始发 加固区
  • 简介: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强震动监测的发展历史,研究了利用物联网的大坝强震动监测的方法和实施技术,提出了基于大坝强震动监测数据进行震损快速评估的理念与方法。对三峡重力坝段进行了动力模型试验,研究了大坝在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大坝的损伤发展过程,为三峡大坝基于强震动监测数据进行震损快速评估提供了量化指标。本文建议依据强震动监测技术规范尽快建设和完善重要大坝的强震动监测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已有强震动监测设备进行管理(特别是梯级高坝大库),保证其有效、专业化运行。本文还对重要大坝进行了极限地震作用下不溃坝研究,通过大坝动力破坏模型试验得到震损的定量化指标,初步建立震损评估专家系统。一旦发生地震,对监测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及时做出震损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 标签: 大坝 强震动监测 物联网 模型试验 震损快速评估
  • 简介:固体润滑剂如石墨、二硫化钼、聚四氟乙稀、尼龙等具有独特的润滑特性,已在不能使用润滑油脂的场合、特殊工况、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得到成功推广和广泛应用。由于水电工程的特殊性,要求支承滑道、轴承等,不但摩擦系数要小,而且要具备性能稳定、耐磨、抗老化、耐腐蚀,寿命长、免维护等性质,固体润滑技术已逐渐成为水工金属结构在这一方面的最佳选择。

  • 标签: 固体润滑 石墨 二硫化钼 聚四氟乙稀 尼龙 水工金属结构
  • 简介:高速铁路的深化改变了传统铁路的养护维修、施工和设计等方面的设计思想。对于轨道有碴的情况,线路要为列车的平稳、安全、高速运行提供一个稳定和高平顺的轨下基础。而轨下基础的路基和道床是由散体材料组成的。其抵抗振动的能力弱,并且很容易出现变形的问题,为此线路结构中最薄弱的就是有碴轨道,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环节。基于此,本文主要从高速铁路的路基出发,对其改良土工程性质试验以及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 标签: 铁路路基 改良土 性质试验 施工技术
  • 简介:8月5日上午,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于西安水晶岛宾馆组织召开09年技术中心工作会议,我公司作为省技术中心认定单位参加了该会议。会上工信厅副厅长田力做了重要讲话,总结了08年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安排部署09年工作;五个单位进行了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经验交流;工信厅技术处就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做了解释与安排。

  • 标签: 企业技术中心 中心工作 省工 技术创新能力 经验交流 申报工作
  • 简介:高聚物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属弹性体沥青防水卷材,具有良好的弹性、柔性、耐疲劳性、抗拉强度高及温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防水防潮工程,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沥青改性物料。为确保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达到最佳使用效果,采用热熔法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SBS改性沥青 防永卷材 热熔法
  • 简介:云南鲁甸"8·03"地震导致牛栏江红石岩水电站下游600m处山体滑坡堵江,形成最大库容达2.6亿m3的堰塞湖,对下游天花板、黄角树两座水电站及下游3万余人造成极大威胁,需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本文基于无量纲堆积体指标法判断堰塞湖溃决的可能性,总结该堰塞湖应急处置措施,并对不同开挖方案泄流槽的泄流能力及运用DB-IWHR程序的溃坝洪水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际采用的开挖深8m、宽5m泄流槽方案是最恰当的应急处置工程措施。此研究成果可供处理类似堰塞湖参考。

  • 标签: 堰塞湖 溃坝洪水 DB-IWHR程序 泄流槽
  • 简介:结合国内水工结构抗震研究的发展,对近年发表于相关领域的国际期刊杂志的工程抗震研究最新发展进行调研。伴随实际强震、近震地震动记录及震害资料的不断丰富,工程抗震研究也得到了不断深入,近期国内外在工程抗震的关注点主要包括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近断层地震动的脉冲特征、地震动持时对结构地震损伤的影响、增量动力分析、混凝土大坝开裂后的动力稳定、地震动时空非均匀性对拱坝地震响应的影响等方面,本文对上述关注点进行了概括总结。

  • 标签: 抗震设计 地震动参数 抗震性能
  • 简介:卫运河为漳卫南运河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全长157km。卫运河治理工程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墙施工范围为桩号(左堤)Z51+250--Z52+150,采用高压摆喷板墙,防渗墙轴线位置距临水侧堤肩4.0m,孔距1.2m,摆角30°,防渗墙的顶部高程在原堤顶以下1.0m,处理深度至堤顶以下14.0m,成墙高度13.0m。本工程采用综合蓄热法进行冬季施工,保证了浆液的温度在5℃以上,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程施工。

  • 标签: 高压摆喷灌浆 冬季施工 卫运河 防渗墙施工 堤顶 漳卫南运河
  • 简介:大屯水库采用库底水平铺膜防渗技术,铺膜面积超过5.0km2。场区地下水位较高的条件下,膜体铺设时须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膜体铺设结束后,地下水位将恢复,非饱和土体中的气体将被强制性封存。当集结的气体压力超过膜体强度时,将导致膜体气胀破坏。土工膜在生产、运输、铺设焊接环节等出现损伤是必然的。防渗体系一旦破坏基本不能修补,给工程维护、运行带来困难。为此进行铺膜关键技术试验研究,提供对膜下气场问题发生机理及相关规律的认识,为设计施工提供分析方法和提出相关处理措施和解决方案的建议。

  • 标签: 大屯 库底铺膜 气胀破坏 设计施工 处理措施 建议
  • 简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具有输水线路长、涉及区域广、参与工程多、调水规模大、输水工况多变等特点,给工程的调度、控制和运行管理带来极大困难.工程上技术的难题在于其背后的科学机理性问题并没有完全揭示和解决,包括变化条件下多水源联合多维均衡调控机制、水量水质多过程耦合机理、多物质突发水污染应急调度模式、多闸门联合运用下的明渠水力学响应机理与控制等.为建立一套完备的技术体系来支撑其调度运行,围绕"预报-调度-模拟-控制-评价"这五个关键环节对现有研究进行分类总结;然后,在综述以往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对亟需攻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释,涵盖了水源区与受水区预报调度、总干渠冰水污染多相模拟、总干渠水量水质联合调度、中线全线自动化控制技术、调度评价技术与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最后,文章讨论了实现中线智能调控和应急调度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并进行了研究总结.

  • 标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智能调控 应急调度 关键技术
  • 简介:阿海水电站大坝为坝高132m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总量约234万m3。其中碾压混凝土约140万m3,约占混凝土总量的60%。大坝施工工期紧,施工强度高,要求在高温条件下全年连续施工,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采用了先进可靠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针对阿海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方案及温控的选择与应用进行了重点论述。

  • 标签: 阿海水电站 碾压混凝土 施工方案 温控
  • 简介:湿地作为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具有重要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功能.数字湿地是数字地球的一个重要区域层次,是集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等多种高新技术为一体的可视化计算机管理和决策的湿地信息系统.数字湿地的构建对于实现湿地资源信息的共享、湿地环境的保护、退化湿地的恢复与重建及流域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字湿地实现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数字湿地数据获取、数据存储与处理、数据的高速网络传输与共享、虚拟现实与数字湿地可视化、空间数据挖掘、信息提取与知识发现等方面.

  • 标签: 数字湿地 关键技术 框架
  • 简介: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2014年国家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的遏制地下水位的下降,大大改善地下水环境。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治理地下水超采的有效措施。2015年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比发达国家0.7~0.8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作为农业用水大户,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心支轴式喷灌作为大型喷灌,

  • 标签: 地下水超采 地下水环境 利用系数 喷灌技术 用水大户 轴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