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磺化2,3-萘酞菁锌(Ⅱ)、钴(Ⅱ)在DMF(N,N-二甲基甲酰胺)、DMSO(二甲基亚砜)、乙醇、水等溶剂中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萘酞菁配合物Q带与相应酞菁配合物Q带相比,电子吸收光谱红移80~90nm,荧光光谱红移约100nm,荧光强度也显著增加.在金属萘酞菁中引入磺酸基,配合物电子吸收光谱Q带发生红移,但是影响不大.对于相同中心金属配合物,改变溶剂种类对配合物电子吸收光谱Q带影响较大.在金属萘酞菁环上引入一个磺酸基时,在相同溶剂中与无取代萘酞菁相比发生荧光光谱Q带红移,荧光强度增大.但在萘酞菁环上继续引入磺酸基时,荧光强度反而减少.磺化萘酞菁钴比磺化萘酞菁锌有较大荧光强度.不同浓度下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说明金属萘酞菁有集聚倾向、能形成基激缔合物.

  • 标签: 磺化反应 2 3-萘酞菁锌(Ⅱ)配合物 2 3-萘酞菁钴(Ⅱ)配合物 电子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磺酸基
  • 简介:选取8个典型二价金属卟啉MP(M=Ca,Mg,Zn,Cu,Ni,Fe,Co,Mn)与三聚氰胺(L)形成轴向金属配合物(L-MP),应用概念密度泛函工具,系统地计算和比较了L键合前后对其结构和反应性质影响.结果表明:除钙特别不稳定物外,L配体对其余6种MP结构影响较小,它们有较高化学势指数和较低总化学硬度而趋向配体解离;与铁卟啉能形成最稳定轴向配合物,电子由配体N原子流向铁,中心铁亲核Fukui指数值大于体系里其他原子Fukui指数,且发生符号改变.在这些典型赤道键合配合物中,金属M、配体N之间二级微扰相互作用能,自然电荷布局以及概念密度泛函指数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线性关系.以上结果可为体内三聚氰胺致结石提供新启示.

  • 标签: 三聚氰胺 金属卟啉配合物 概念DFT Fukui指数
  • 简介:采用直接动力学方法,对多通道反应体系Br+CH3S(O)CH3进行了理论研究.在BH&H-LYP/6-311G(2d,2p)水平下获得了优化几何构型、频率及最小能量路径(MEP),能量信息进一步确认在MC-QCISD(单点)水平下完成.利用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结合小曲率隧道效应校正(CVT/SCT)方法计算了该反应两个可行反应通道在200K~2000K温度范围内速率常数.在整个反应区间内,生成HBr反应通道与生成CHa反应通道存在着竞争,前者是主反应通道,后者是次反应通道.变分效应和小曲率隧道效应对反应速率常数计算影响都很小.理论计算得到两个反应通道反应速率常数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 标签: 直接动力学方法 速率常数 小曲率隧道效应 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
  • 简介:采用平面波赝势(PWPP)方法进行密度泛函(DFT)计算,研究了Al掺杂对锐钛矿晶体能带、态密度影响.分析发现掺杂后Al原子3s和3p轨道上电子虽然对晶体价带和导带贡献不大,却诱使导带发生较大程度下移,禁带宽度减小,理论预测可以发生红移.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了Al掺杂锐钛矿型纳米TiO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和甲基橙降解实验证明,Al掺杂TiO2光吸收强度增强,吸收带边界发生红移;光催化性能较纯TiO2有所改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 标签: 二氧化钛 纳米粉体 密度泛函 低温燃烧合成
  • 简介:建立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抑制剂三维构效关系,可预测新糖原合成激酶-3β抑制剂.通过确定分子药效构象,与选定模板分子进行叠合,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分别建立38个糖原合成激酶-3β抑制剂3D-QSAR模型.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所建立模型决定系数q2=0.711,非交叉验证系数r2=0.887,标准偏差ES=0.411,显著系数F=109.856;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所建立模型决定系数q2=0.605,非交叉验证系数r2=0.931,标准偏差ES=0.326,显著系数F=122.122.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结合部位性质要求,解释马来酰胺类抑制剂构效关系,具有较好预测能力.

  • 标签: 糖原合成激酶-3β抑制剂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
  • 简介:应用分子力学、半经验量子化学RM1方法优化了32个抗野生型HIV-1病毒毒株二芳基嘧啶类(DAPYs)化合物分子结构,从分子构象模型中提取了多种参数并结合疏水性参数与指示性参数建立QSAR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回归方程显示:分子体积V增大会降低其抑制活性,而左苯环与嘧啶环间二面角日增大可以提高抑制活性.同时指示性参数工表明左苯环CN基团加入可以明显增加抑制活性,嘧啶环上R1位置苯基与硝基加入可以极大降低抑制活性.

  • 标签: HIV-1 疏水性参数 二芳基嘧啶类似物(DAPYs) QSAR
  • 简介:应用AM1法几何全优化计算获得47个靛红衍生物电子结构、几何结构和分子性质各种参数,然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化合物对急性单核组织细胞淋巴瘤细胞U937体外抗肿瘤活性预测模型.模型复相关系数(R。)、留一法(LOO)交互检验复相关系数(Rcv2)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51,0.825和0.347,用预测集样本进行了外部预测,所得外部预测集交互检验系数Qext^2为0.725,表明所建QSAR模型具有较好稳健性和较强预测能力,模型外推有效.模型结果表明:疏水参数logP越大,ELUMO越负,化合物抗肿瘤活性越大.对模型应用域(AD)进行了表征,所建模型可以应用于应用域内靛红衍生物对U937抑制活性预测,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标签: 靛红衍生物 U937 AM1 定量构效关系 应用域
  • 简介:采用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优化了对位取代吡嗪衍生物几何构型,利用TD-DFT方法计算了它们前线分子轨道能级和电子光谱.结果表明,带有给、吸电子基团对吡嗪衍生物与苯、吡啶相比,也具有很好共轭性;随着分子共轭链增长,分子偶极矩增大,前线分子轨道能级差减小,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对于具有相同共轭链同分异构体,推电子基团与具有给电子性质共轭链相连,则分子电荷转移明显,导致偶极矩增大,前线分子轨道能级间电子跃迁更容易;吸电子基团与具有给电子性质共轭链相连,情况正好相反,这些结果对分子设计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共轭 分子轨道 吡嗪 基团 能级 偶极矩
  • 简介:采用两种密度泛函方法和两种有效核势基组对中性不饱和三核钌羰基化合物Ru3(CO)n(n=11,10,9)三态异构体进行理论计算,优化出8个稳定异构体.研究发现,三态异构体中带有多个非端羰基异构体能量较低.对同一分子三态异构体,所含非端羰基数目越多,则能量也越低.

  • 标签: 不饱和三核钌羰基化合物 密度泛函 羰基数目
  • 简介: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了不同Al含量固溶体Sn-Al合金总能量与电子结构,得到Sn0.7Al0.3合金比例最适合用于锂离子电池Sn基合金材料,并对Sn0.7Al0.3合金嵌锂后各种物理性质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发现该固溶体合金相具有较稳定电化学嵌锂电位和良好充放电循环性能.同时采用磁控溅射制备了该合金薄膜材料,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具有较好一致性.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Sn-Al合金 第一性原理
  • 简介: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不饱和类锗烯H2C=GeNaBr结构及异构化反应.结果表明,不饱和类锗烯H2C=GeNaB。有3种平衡构型,其中非平面的p-配合物型构型能量最低,是其存在主要构型.并对平衡构型间异构化反应过渡态进行了计算,求得了转化势垒,预言了最稳定构型振动频率和红外强度.

  • 标签: 不饱和类锗烯H2C=GeNaBr B3LYP 异构化
  • 简介:以Winmopac7软件中AM1量子化学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计算苯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和邻苯三酚水合物结构参数,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以上5种酚扩散系数与其分子结构参数之间关系.结果表明,4种苯酚衍生物扩散系数与分子电子能量(Ee),分子总偶极矩(μT),分子体积(Vm)有较好相关性.其回归方程为DT=1.155×10-5+3.675×109Ee+4.734×10-7μT-9.28×10-3Vm,R2=0.9992SD=1.428×10-7利用此方程预测邻苯三酚扩散系数为(2.045±0.143)×10-6cm2/s.此结果表明,AM1量子化学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在对酚类化合物扩散系数研究和预测上具有可适用性,此方法也为其他有机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扩散系数研究和预测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 标签: QSAR 苯酚衍生物 分子结构参数 多元线性回归
  • 简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异丁酰紫草素及其衍生物捕获自由基活性.结果表明,分子内氢键结构对异丁酰紫草素及其衍生物捕获自由基活性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异丁酰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具有高键离解焓(BondDissociationEnergy,BDE),H原子转移难于发生.但是,它们容易发生电子转移,分子中引入吸电子取代基(—CN,—NO2,—COCH3)可使阳离子自由基离子化势(IonizationPotential,IP)值相对于异丁酰紫草素升高,而引入推电子取代基(-OCH3)可使阳离子自由基IP值相对于异丁酰紫草素降低.所研究化合物均具有良好捕获自由基能力,尤其是分子中含有取代基—OCH3化合物.以本体系为例,从理论角度提出了一种研究捕获自由基活性方法.

  • 标签: 异丁酰紫草素及其衍生物 密度泛函理论 捕获自由基活性 氢原子转移机理 电子转移机理
  • 简介:小麦粉中甲醛提取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多因素问题.采用正交实验法,选用L9(34)正交实验表,在提取试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多个因素和水平中优选小麦粉中甲醛振荡提取最佳条件.实验中甲醛提取量采用Nash试剂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是小麦粉中甲醛提取最主要因素,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30℃、提取液为硫酸钠、提取时间为40min.

  • 标签: 正交实验法 甲醛 振荡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 小麦粉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计算了13个13位取代苦参碱衍生物电子结构,研究了化合物结构与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抗癌活性定量构效关系(QSAR).结果表明:(1)13位取代苦参碱类衍生物最低空轨道能ELUMO越低,最低空轨道与最高占据轨道能隙ΔE越小,化合物抗癌活性越高;(2)分子能量Etotal、面积S以及体积V越大,其极化度P越大,活性越大;(3)分子油水分配系数logP越大,活性越大,即分子疏水性增大活性增强.综合得到了显著性较好QSAR方程:-lgIC50=97.008-11.759ΔE+818.602QC2-2.132×10-4Etotal,可用于预测该类衍生物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活性并进行分子设计.

  • 标签: 苦参碱 抗癌活性 密度泛函理论 定量构效关系(QSAR)
  • 简介:用紫外、荧光、圆二色光谱法研究了氨基黑10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光谱特性.结果表明氨基黑10B对牛血清白蛋白荧光有猝灭作用,其猝灭类型属于静态猝灭;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利用Gibbs-Helmholtz方程计算得到该猝灭反应热力学参数,表明氨基黑10B主要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与BSA相互作用;圆二色和同步荧光光谱显示氨基黑10B对BSA构象产生了影响.

  • 标签: 氨基黑10B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 简介:采用微波促进法首次制备了以β-环糊精(CDs)为主体、水杨醛缩间氨基苯酚(SMA)为客体超分子包合物,通过多种谱学方法对固体包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二者形成摩尔比为1:1包合物,并且求得包合物结合常数Ka为4.4×10^3L/mol.包合物在水溶液中具有更好溶解性能和稳定性.同时,从微环境角度比较研究了不同溶剂对SMA包合前后UV光谱影响以及不同pH值变化对SMA和包合物影响特征.结果表明溶液中微环境不同对客体及超分子包合物电子光谱有着显著而不同影响.

  • 标签: 水杨醛缩间氨基酚(SMA) β-环糊精(β-CD) 包合物 微环境效应
  • 简介: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二维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Co3(fcz)4(V3O9)2.2H2O.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结晶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V3O9)3-多阴离子连接Co(1)离子形成了金属氧链,该链进一步通过连接Co(2)离子形成二维无机层.fcz分子以双单齿配位方式配位到同一个二维层2个金属离子上,使化合物最终展示了二维结构.此外,还研究了该化合物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标签: 钒氧化合物 有机药物分子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1++G(d,p)水平下对2种天然酚类化合物(根皮素和根皮苷)进行电子结构、NBO电荷数目、酚羟基氢键解离能和分子轨道能级差4个方面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得出这2种天然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与分子结构中酚羟基、分子内氢键和NBO电荷数目成正相关,与酚羟基氢键解离能和分子轨道能级差成负相关.理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

  • 标签: 酚类化合物 根皮素 根皮苷 抗氧化活性 DFT
  • 简介:简述超支化共轭聚合物光电活性材料研究进展,设计、合成了多种具有3-D立体结构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研究了它们结构与性能关系及其在器件上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聚合物具有良好溶解性,可成膜性和高发光效率.可应用于发光二极管(LED),发光电化学池(LEC),光伏打电池等器件.这类化合物不仅可以作为发光材料,还可以通过修饰得到具有分子或离子识别、信息存储性能特殊功能材料.

  • 标签: 超支化共轭聚合物 光诱导电荷转移态 分子离子识别 电致发光器件 光伏打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