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呼吸管道更换时间之间的相关新分析,寻求最佳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为机械通气患者寻求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机械通气患者40例,将其随机生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对照组每7d更换一次呼吸机管道,对每2d更换一次呼吸机管道,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床边胸叶、2次痰液培养,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结果:经过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几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以及护理成本,相较于每2d更换一次呼吸机管道而言,每7d更换一次呼吸机管道更为合适,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呼吸相关性肺炎 呼吸管道更换时间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与VEGF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AMs的特异性标志物CD68的表达以及VEGF的表达情况,比较TAMs和VEGF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浸润强度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癌组织中两者平均IOD值的相关性。结果TAMs在86例结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0.2%(69/86),其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病理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CD68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肿瘤的侵润深度有关(P<0.05),CD68在癌肿组织阳性高于癌旁组织,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AMs与VEGF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9,P<0.05)。结论TAMs在结肠癌中有明显的阳性表达,TAMs可能作为一个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抑制肿瘤的生长。

  • 标签: 结肠癌 巨噬细胞 VEGF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收集与整理某院骨科住院的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资料,客观分析了导致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再次出现骨折危险的主要因素,以此也可为二次骨质疏松给予客观的依据条件,以此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避免再次脆性骨折发生,提供了适当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某院一年之内接受治疗的106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治疗出院之后,将发生脆性骨折的64例患者当作研究组,未发生脆性骨折的64患者则将其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所得的结论多数与患者的个人习惯与疾病史等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导致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二次骨折的主要因素。结论:致使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再次脆性骨折的因素包含个人习惯以及自身疾病史等。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脆性骨折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诊治方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异位妊娠发生率占同期住院分娩人数的6.5%,主要为输卵管妊娠,引发异位妊娠成因有流产史、盆腔感染史、宫内节育器、盆腔手术史及月经紊乱、不孕不育史、吸烟史等。结论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比较高,疾病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因此,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盆腔炎、选择正确的避孕措施,避免或减少流产,选择健康的性生活,提高宫内节育器放置技术等可减少异位妊娠的发生。

  • 标签: 异位妊娠 危险因素 盆腔炎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检验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计数,对影响血小板计数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进行健康体检者60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同时采用手工计数法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放置10分钟血小板数明显高于立刻检测血小板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1、2、4小时血小板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置8小时后血小板数明显低于放置10分钟血小板数(P<0.05)。应用手工法测定血小板,血小板数在立刻检测和放置10分钟、1、2、4小时时血小板数差异不明显(P>0.05),放置8小时后血小板数明显降低,低于其它时间的血小板数(P<0.05)。MCV大于70fl时,两种检测方法对血小板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V小于70fl时,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手工法检测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同标本放置时间、红细胞体积相关,必要需要重新采血,或者是采取手工计数。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血小板计数 影响因素
  • 简介:为了解献血人群中丙型肝炎感染率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我们对荷泽地区红十字会血站职业献血员进行了抗-HCV和ALT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检测对象为临床健康献血员,年龄为18—55岁,计5863人。检测抗-HCV采用ELI...

  • 标签: 丙型肝炎 ALT检测 抗-HCV 赖氏法 献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我院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药物流产方法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120名自愿采取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药物方法进行流产的健康孕妇,对其临床效果、现象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相关记录并分析。结果药物流产的方法具有比较好的避孕效果,流产的成功率可以达到90%,而且方法简单、安全。结论对药物流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药物流产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 药物流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总结防治经验。方法选取从2010年2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生产并且发生产后大出血的92例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统计分析患者发生大出血的原因,对比患者的年龄、流产次数。

  • 标签: 产后大出血 危险因素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爸爸在进入父亲角色过程中的焦虑水平及焦虑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焦虑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100例住院产妇的丈夫进行问卷调查。SAS结果与国内常模对比,并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新爸爸SAS得分高于国内常模,且受对产妇康复和宝宝健康状况的担心、医护服务态度以及病区环境的影响。结论新爸爸群体普遍存在焦虑情绪,应根据其相关影响因素,及时给予健康指导及心理干预。

  • 标签: 新爸爸 焦虑 影响因素
  • 简介: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医学概念,在国外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定义、量表及其应用。

  • 标签: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欧洲生命质量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中药浴降温效果的因素,为采取药浴降温患儿提供操作上的依据。方法对86例患儿用39±1℃的中药液进行浸浴及相应的经络刺激,浴前、浴后30min各测量体温一次,根据患儿在药浴过程中的出汗开始时间,分为5~10min出汗组、10~15min出汗组、15~20min出汗组三组。结果5~10min出汗组46例,体温下降44例,下降率约为95.6%,体温上升1例,无变化1例;10~15min出汗组25例,体温下降20例,下降率为80%,体温无变化1例,体温上升4例;15~20min出汗组15例,体温下降12例,有效率为80%,体温无变化1例,体温上升2例。结论药浴时在10min以内出汗的患儿,浴后体温下降率明显高于在10min以外出汗的患儿,而体温上升率明显低于10min以外出汗的患儿。

  • 标签: 中药药浴 出汗时间 小儿外感发热 体温下降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避免护理纠纷发生的各种因素,避减少或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法规与医疗安全教育,规范执行行为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遵守护理管理制度。结果护理投诉率控制在0.3%,护理纠纷为0。结论针对容易引起纠纷的原因,护士要注重多学科的学习,采取切实有效地防范措施,增强自身素质,让患者满意避免护理纠纷发生。

  • 标签: 避免 护理 纠纷 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为提高断指再植术后成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断指再植手术患者200例221指,术后成活30例38指,术后坏死170例183指,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失败与成功患者在年龄、抑郁评分、热缺血时间、吸烟史等方面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年龄、抑郁评分、热缺血时间、吸烟史是造成断指再植术后坏死的主要因素,年龄越高、术后抑郁评分越高、热缺血时间越长及吸烟时间越长则坏死率越高。

  • 标签: 断指再植 术后坏死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梗(AMI)后心绞痛(AP)相关因素作出分析。方法择取我院60例心梗病患的临床资料,对其作出对比总结,分析其为心绞痛带来的影响。结果本组病患中心绞痛的出现率是30%,梗死前心绞痛、溶栓、高血压以及心功能、心电图是否有异常的病理性Q波和心绞痛的出现率有关系,P<0.05。结论对心梗病患的相关危险因素应作出充分且准确的分析、行以相应治疗,可使病患预后得到有效地改善。

  • 标签: 心梗 心绞痛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市区2所医院2000—2008年医院感染病例的回顾性调查,结合与医院感染管理长期接触的工作实践,进行相应的总结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决定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低的重要因素。结论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