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复发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20年2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的需要,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另外的75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并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存性和复发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合我院后续的统计分析看来,治疗就护理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好(P<0.05),且复发更低(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在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相比于运用常规护理方式,运用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更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存性,且能有效降低复发,治疗效果较好,应当推荐使用。

  • 标签: 个体化健康教育 肾病综合征 复发率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后处理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5月-2020年3月时段内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共40例,以抽签法纳入甲组(20例)和乙组(20例)。甲组为常规治疗,乙组为常规治疗联合短周期单侧上肢缺血再灌注,比较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总发生、血清水平。结果:甲组认知功能障碍总发生为5.00%,乙组为30.00%,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乙组血清水平较高于甲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现象,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短周期单侧上肢缺血再灌注操作,可显著改善血清水平,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可推广。

  • 标签: 老年患者 急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血清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洁净手术室控制一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 的 措施及效果 。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 一类切口 手术患者 2635 例为对比组, 统计 切口感染 为 0.68% ,统计其中 100 例手术的 护理满意度 为 91% ; 制定洁净手术室切口感染控制措施,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所有一类切口手术患者为探究组,均采用此感染控制措施,比较分析两组的切口感染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 结果: 经比较 , 探究组感染 为 0.44% , 明显低于对比组( P < 0.05 ) ; 探究组护理满意度为 99% , 明显高于对比组( P<0.05 )。 结论 : 采用有效的洁净手术室 感染控制措施 可降低一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同时可提升护理满意度,故可进一步应用于临床中。

  • 标签: 洁净 手术 室 控制 一类切口手术部位 感染 措施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共情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压疮发生及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确定的病例为四肢骨折患者,总例数为90例,以数字表法作为依据完成分组,其中的45例设定为对照组,另外45例设定为研究组,护理方法各自为常规护理、共情护理,进行比较的项为心理状态、压疮发生。结果:组名为对照组、研究组的病例,其在护理后的HAMA评分明显比护理前低,两组对比后,研究组则更低于对照组,P为<0.05;展开组间压疮发生的比较,研究组比对照组更低,两个组别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共情护理的实施既可以让四肢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又可以降低压疮发生,适合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四肢骨折 压疮 共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产房助产护理运用温馨助产服务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20 年4月-2022年12月在我院生产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5例产妇划分为对照组,另外45例产妇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产妇接受温馨助产服务护理模式,记录两组产妇的三个产程的时间和产后出血量;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情况(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结果:对照组产妇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比观察组的长,对照组的产妇产后出血量多于观察组的产妇,且数据明显具有较大差异(P<0. 05)。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数量为34例,远低于观察组的41例,而对照组剖宫产数量远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新生儿不良情况远低于对照组(P<0. 05)。 结论:运用温馨助产服务模式对缩短生产产程作用明显,能够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产房助产护理 温馨助产服务模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预见性护理方法使用在癫痫病症患者护理过程中,观察该种护理方法对护理不良事件和患者不良情绪影响。 方法 :将我院在收治的癫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时间段为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12 月,并且根据分析需要,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使用预见性护理方法。 结果 :( 1 )治疗组 SDS 和 SAS 评分为 42.18±7.35 (分)、 41.25±7.21 (分),对照组为 57.24±7.85 (分)、 58.47±6.20 (分),( P<0.05 ),结果有显著差异。( 2 )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中,治疗组发生为 5.40% ,对照组是 24.32% ,( P<0.05 ),结果有显著差异。 结论 :预见性护理方法使用在癫痫病症患者护理过程中效果明显,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预见性护理 癫痫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发生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文研究共选取我院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间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66例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一组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一组为实施综合护理的实验组,两组各有患者 33例,分析这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明显,且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新冠疫情期间门诊预检分诊时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模式,可使分诊准确性与满意度大幅提升。方法:于2020年2月~2020年6月选择我院门诊就诊患者80例作为调查对象,以门诊预检分诊时间先后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比实施前后分诊准确与满意度。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分诊准确、满意度明显提高,P

  • 标签: 新冠疫情 门诊预检分诊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循证护理+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其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我科于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所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循证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血压下降水平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明显更低,组间对比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可以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临床上具有优秀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循证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手臂部烧伤整形植皮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针对48例本医院诊治的手臂部烧伤整形植皮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是抽取时间,以奇偶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24例。分别予行常规护理、综合康复护理,比对两组护理前后密歇根手功能调查问卷分值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手臂部烧伤整形植皮患者护理前密歇根手功能调查问卷分值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手部功能、活动能力分值低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臂部烧伤 整形植皮 功能恢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在产后访视中对产妇护理效果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6月到2018年8月在本院的88例产妇,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两组产妇分别实施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干预与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与自我管理知识知晓)与产后并发症发生(便秘、产褥感染、乳腺炎)。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社区护理 产后访视 护理效果 产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系统护理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水平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症产妇 7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7年 6月 -2018年 12月间,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常规组,一组为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各 35例,分析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以及母乳喂养。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 97.14%)以及母乳喂养( 94.29%)均优于常规组( 80.00%)( 77.14%),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对妊娠合并症产妇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以及母乳喂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系统护理 妊娠合并症 产妇 母乳喂养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保健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及营养性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接收的婴幼儿 100例,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 5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检查;观察组在常规检查上增加儿童保健,观察两组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及营养性疾病发生。结果:观察组身高、体重、语言评分、适应性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 营养性疾病(腹泻、胃炎、营养不良、营养性贫血)发生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加强婴幼儿儿童保健,可促进婴幼儿健康生长发育,降低 营养性疾病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保健 婴幼儿生长发育 营养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 康复及满意度影响,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140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两组病例数均为7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方法不一致,后者接受常规护理,前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两组的抢救情况比较,差异不大(P>0.05);两组的康复相比,观察组明显较高,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75.71%的满意度相比,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2.86%明显较高,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抢救成功率、康复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 满意度 急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活动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乏力发生及胃肠功能指标的影响。方 用早期活动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后胃乏力发生及胃肠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早期活动护理组出现胃乏力发生为3.33%(1/30),胃肠道症状发生为16.67%(5/30);常规护理组出现胃乏力发生为16.67%(5/30),胃肠道症状发生为33.33%(10/30),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早期活动护理组胃肠道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恢复较好,组间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早期活动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胃乏力发生,提高患者的胃肠功能指标。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早期活动护理 胃乏力发生率 胃肠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进行围术期干预的可行性。 方法:将我院 2016 年 04 月~ 2019 年 06 月收治的 64 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护理组( 32 例):采用常规支持护理 + 无缝隙护理模式展开围术期护理;对照组( 32 例):采用常规支持护理模式展开围术期护理;就组间护理优良数据以及护理并发症数据展开对比。 结果: 护理组胃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优良数据( 100.00% )高于对照组( 78.13% )明显( P<0.05 );护理组胃癌根治术患者护理并发症数据( 0.00% )低于对照组( 28.13% )明显( P<0.05 )。 结论: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有效应用,使得胃癌根治术患者诊疗配合度获得明显提升,使得患者术后恢复获得加快,并将并发症减少,最终实现胃癌根治术患者有效预后。

  • 标签: 无缝隙护理模式 胃癌根治术 并发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PDCA循环的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发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本院儿科接诊的共计9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患儿对半分为对照组(n=45)和实验组(n=45)。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儿科护理,实验组患儿给予PDCA循环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肺炎恢复情况、并发症和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儿接受PDCA循环护理之后,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患者的病情恢复明显更好,且并发症的发生更低,患儿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支气管肺炎 儿科 护理 PDCA 依从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分辨超声联合CT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22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病理结果显示,22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转移,联合组对疾病诊断的检出高于超声组与CT组,(P<0.05),且CT组诊断检出略高于超声组。结论:高分辨超声联合CT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检出比较高,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高分辨率超声 CT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创伤骨科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分别给予内固定架治疗及外固定架治疗,并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进行组间对照研究。结果 B组较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更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骨折愈合优良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固定架应用到创伤骨科患者的治疗中,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同时提升骨折愈合效果,对骨折预后有积极影响意义。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 并发症 骨折愈合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使用临床护理的方式以及护理的效果,对护理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我院对 88例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治疗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 44例,观察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的临床并发症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几率是 9.09%,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是 27.27%,两组的并发症几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x=4.889;P=0.02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 93.18%,常规护理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 72.73%,两组的满意度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x=6.510; P=0.011)。 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临床中的价值非常高。   【关键词】临床护理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 ;应用价值 ;并发症发生    脑动脉瘤是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发病原因有伤口感染,高血压等等,脑动脉瘤破裂会让患者有恶心,呕吐,疼痛等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思维,因此非常危险。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从股动脉进入,在瘤径口和近端置入脱性球囊进行治疗 [1]。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对 88例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栓塞介入治疗的价值进行分析,对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探讨,有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我院对 88例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患者进行分析,我们选取的患者接受影像诊断,符合脑动脉瘤诊断依据,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参与,研究患者都没有严重心肝肾等疾病,没有精神疾病和恶性肿瘤疾病。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 44例,对照组有 20例女性和 24例男性,最小 34岁,最大 77岁,平均( 64.28±3.90)岁,观察组有 19例女性和 25例男性,最小 33岁,最大 75岁,平均( 63.98±3.47)岁,两组患者的普通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对结果不会产生影响,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护理措施    为两组患者提供了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措施 [2],观察组使用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制定护理计划,科研小组为患者进行路径护理内容制定,并且制作执行项目表,根据表格来进行相关的流程。组织护理人员接受相关的培训,对护理的细节进行讲解,护理人员严格的遵循护理路径图来进行护理操作,完成操作后在表格内进行相应的记录,防止遗漏,在护理人员交接的时候,对表格实施情况进行核对,如果有需要中断,需要根据问题来进行调整路径,手术过程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的监控。      1.3观察指标    使用我院的满意度调查表格收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护理质量,干预效果,并发症几率等等进行统计对比。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总例数。     1.4数据处理    通过统计学软件 IBM SPSS Statistics 21.0进行数据分析,使用百分比( %)对计数资料进行描述, x2检验,组间统计学比较以 95%为可信区间。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几率是 9.09%,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是 27.27%,两组的并发症几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x=4.889;P=0.02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 93.18%,常规护理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 72.73%,两组的满意度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x=6.510; P=0.011)。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现代新型护理方式,为患者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护理方案来执行护理操作,定期的进行健康宣教,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提升宣传的有效性 [3],护理人员遵循护理路径表格来进行护理操作,不机械的遵循医嘱进行操作,护理操作具有主动性,是比较科学的护理方式 [4]。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几率是 9.09%,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是 27.27%,两组的并发症几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x=4.889;P=0.02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 93.18%,常规护理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 72.73%。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几率,让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提升,让患者的治疗负担缓解,让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总而言之,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使用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可以让患者的并发症几率减少,让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提升,临床中的价值非常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