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门诊医生干预对高血压疾病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临床影响状况。方法此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疾病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8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号分40例对照组(普通门诊就诊)和40例研究组(门诊医生干预),对比两组临床血压控制和服药依从性状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状况,其控制优、尚可、差上来看,研究组分别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其血压控制良好率,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状况,研究组(78.5±2.3)分比对照组(59.4±1.1)分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给予高血压疾病者门诊医生干预方式,可提升其血压控制状况和服药依从性,对患者疾病预后影响较大,可大力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压 服药依从性 高血压 门诊医生干预 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非高血压与高血压急性脑梗死脑微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病灶分布情况。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伴脑微出血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伴有高血压分为非高血压组与高血压组,其中非高血压组47例,高血压组1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灶分布情况。结果①与非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组患者的糖尿病、应用阿司匹林的比例及WHC评分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高血压组皮层-皮层下区域的病灶明显少于非高血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伴脑微出血患者有无高血压者的危险因素与病灶分布情况存在差异,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及阿司匹林的应用。

  • 标签: 脑微出血 急性脑梗死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个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强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并进行1年的追踪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脑梗死、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有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老年高血压 并发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干预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和血压情况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1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各58例,甲组仅在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乙组患者出院后实施个体延续护理,跟踪调查两组患者血压和生活控制情况。结果乙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甲组,且乙组患者饮食、吸烟、饮酒、运动及用药依从性也高于甲组,两组对比差异P<0.05。结论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护理,不仅有助于患者血压控制,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饮食、吸烟、饮酒、运动及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干预 生活方式 血压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远程家庭血压监测结合APP管理在基层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确诊为高血压血压控制不达标的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实施患者家庭自测血压,采取常规的社区高血压管理;干预组25例,实施远程家庭血压监测结合app管理,观察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较研究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干预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的测量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程家庭血压监测结合app管理,够有效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血压达标率和测量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远程家庭血压监测 APP管理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降压药联合调脂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采用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研究组56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调脂药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相对于治疗前血压变异性(BPV)各项指标水平明显降低,TC、TG、LDL-C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和对照组相比,血脂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显著,血脂HDL-C无明显差异,BPV指标除了24hDSD、nDSD之外其他指标都降低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降压药联合调脂药治疗高血压患者,提高了血压的平稳性,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降压药 调脂药 高血压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节律异常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结果将1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杓形高血压组与非杓形高血压组;进行心脏及颈动脉超声检查,计算出左室重量与左室重量指数以及颈动脉管壁内膜情况及有无斑块形成;检测尿肌酐及尿蛋白。结果老年非杓形高血压组患者左室重量指数、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尿肌酐及尿蛋白均比杓形组高,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非杓形高血压组dSBP、dDBP、nSBP、nDBP、SBP-L、DBP-L与靶器官损害显著相关。

  • 标签: 高血压 动态血压 靶器官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螺内酯与常规抗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5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80例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高血压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联合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螺内酯联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难治性高血压 螺内酯 抗高血压药物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压水平。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5周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4例,根据清晨血压测量结果分为清晨血压正常组(268例,血压<140/90mmHg)和清晨高血压组(246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腰臀比,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谱。结果与清晨血压正常组相比,清晨高血压组平均年龄、腰围、腰臀比、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空腹血糖是影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854(95%CI1.080-3.184)、1.679(95%CI1.003-2.810),差异显著(P<0.05)。结论年龄、空腹血糖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重视其清晨血压的监测管理。

  • 标签: 老年患者 清晨血压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社区医生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探讨适合社区规范有效的高血压病例管理方案。方法通过社区医生工作平台,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指导,对来我院就诊的4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干预。结果干预后,患者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高血压治疗有效率明显改善(P<0.05),血压水平均显著降低(p<0.O1)。结论社区干预明显降低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 标签: 社区干预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膳食调养对高血压病人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高血压病人实施合理的饮食调配,了解各种营养素对血压的影响。结果许多营养素如热能、钾、钠、镉、锌、脂肪、胆固醇、蛋白质、维生素及食物中某些其它成分,同高血压的发病有关,并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膳食调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血压的定义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病因遗传因素,膳食偏向高盐者和肥胖者,饮酒程度在中度以上者。治疗的目的在于将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率降到最低。针对特殊的人群来说,减压的目标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比如说将肾病患者或糖尿病及年轻人的血压降到<130/80mmHg;而将老年人的收缩压降到<150mmHg。

  • 标签: 高血压 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对社区高血压病发病、治疗、控制情况的调查分析,评估高血压病的患病、知晓及控制情况,旨在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减少高血压病的并发症。方法应用现场调查,结合本单位职工体检结果,分析高血压病的发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定期随访、督导、健康教育等方式综合干预,分析干预效果。结论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管理和控制,是社区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质量控制是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效果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病综合干预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应强调老年高血压教育。方法先作一病情评估,根据血压水平,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等进行危险分层,确定其属于低危、中危、高危或极高危组。结果老年人高血压一部分是由老年前期高血压演进而来,大部分是由于大动脉弹性减退而产生,往往表现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结论老年高血压主张及早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的情况,老年人的降压目标是140/90mmhg以下,尤其应重视降低收缩压。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诊断 治疗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章通过对我院门诊高血压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并对其做出评价分析。

  • 标签: 高血压病 用药指导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