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曲美他嗪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常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92.6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是78.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肌和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肌水平及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规范用药治疗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以及再次入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水平及肝肾功能,并减少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和再次住院率。

  • 标签: 心肌梗死 曲美他嗪 心肌酶 肝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9(MMP-9)浓度对PCI治疗中无复流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于我院进行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根据PCI治疗中是否发生“无复流”分为两组,分别为“无复流组”和“血流正常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术前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MP-9水平并比较。结果无复流组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MP-9水平均高于血流正常组(P<0.01)。结论PCI治疗前血浆MMP-9、hs-CRP浓度在理论上对预测PCI治疗中“无复流”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急性心梗 PCI治疗 无复流 超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及肌钙蛋白I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6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儿科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肌及肌钙蛋白I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66.67%,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6.67%,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心肌与肌钙蛋白I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心肌与肌钙蛋白I显著改善,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对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心肌及肌钙蛋白I临床情况。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磷酸肌酸钠 维生素C 心肌酶 肌钙蛋白I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人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等指标改变。方法选择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8例,对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男、女各49例)分成无慢性血管性并发症组(A组)、有慢性血管性并发症组(B组),同时设对照组。分别观测血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等指标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浆PT、APTT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有慢性血管性并发症者降低更为显著(P<0.01);FIB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有慢性血管性并发症者升高更为显著(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浆PT、APTT、FIB水平明显的异常,且以有慢性血管病变者更为显著。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纤维蛋白原(FI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病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心肌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到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病毒性腹泻病患儿,按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活菌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治疗,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及患儿心肌谱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脱水纠正时间、止吐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5.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减轻病毒对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歧三联活菌 醒脾养儿颗粒 小儿病毒性腹泻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中聚集蛋白聚糖酶-1(Aggrecanases-1)、金属蛋白组织抑制剂3(TIMP-3)以及Ⅱ型胶原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例先天性腰椎管狭窄需行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并以同期住院的48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手术患者为实验组,其中29例DallasCT椎间盘造影Ⅱ级患者为实验1组,19例DallasCT椎间盘造影Ⅲ级患者为实验2组。分别对三组患者开展Aggrecanases-1、TIMP-3以及Ⅱ型胶原等临床检验,观察各组间指标表现差异,并分析相关临床检验的开展价值。结果三组患者的Aggrecanases-1、Ⅱ型胶原以及TIMP-3细胞因子在正常髓核及纤维环破裂的髓核组织中均表达,且表达存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grecanases-1、TIMP-3以及Ⅱ型胶原等指标的表达与纤维环不同破裂程度的椎间盘有密切关联,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有良好的评估作用。

  • 标签: 椎间盘源性腰痛 聚集蛋白聚糖酶-1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3 Ⅱ型胶原 纤维环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B型尿钠肽(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AMI组,10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非AMI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血清cTnI、Myo、NT-proBNP及CK-MB-水平进行测定。并分别计算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AMI组患者血清cTnI、Myo、NT-proBNP及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MI组(P<0.05);而非AMI组患者血清cTnI、Myo、NT-proBNP-及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nI、Myo、NT-proBNP及CK-MB水平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敏感度及特异度高。结论cTnI、Myo、NT-proBNP及CK-MB水平升高表明患者存在心肌损伤,其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对其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肌肌钙蛋白 肌红蛋白 B型尿钠肽 肌酸激酶同工酶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Cys-C(胱抑素C)、NGAL(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7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中选取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对其手术前后Cys-C、NGAL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Cys-C水平均在术后24h达到峰值,NGAL水平均在术后12h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均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肾功能,但均具有可逆性。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Cys-C NGAL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