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段从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以来,青藏铁路公司承担了客运和货运工作,海拔2295m~3700m,低氧、低气压、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强紫外线,恶劣的气候环境给进入高原的从业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带来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对青藏铁路高原从业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了解高原从业人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阐述心理护理在高原从业人群心理适应中的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高原从业人群 心理适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颈椎病康复理疗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颈椎病康复理疗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2例,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42例,将心理干预法融入到常规护理当中。对比两组患者在在心理焦虑、心理抑郁方面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焦虑、心理抑郁方面的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椎病康复理疗的过程中,采取心理干预的办法进行护理,能够对患者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心理干预 颈椎病理疗康复患者 心理影响
  • 简介:探讨团体心理咨询对增强警察院校学生心理弹性的有效性。针对警察院校学生的心理和职业特点,运用团体心理咨询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总分在160分以上的57名警察院校学生进行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活动前后采用SCL-90、自卑感量表和团体活动自我评鉴表进行测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成员SCL-90得分发生显著变化,总均分和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6项因子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迫症状、恐怖2项因子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尊水平总均分及自我价值感、社交自信等因子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团体活动自我评鉴表也显示,成员主观认为自己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团体心理咨询在增强警察院校学生心理弹性方面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 标签: 心理学 学生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进行面部美容整形手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之后其心理状态变化进行探究。方法通过从本院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间收治的患者当中进行筛选,选取200例患者作为样本,按照奇偶数的原则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心理护理,观察组需要进行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三个时间点的心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焦虑程度以及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案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值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有着较高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8%,而对照组为86%,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目前患者进行面部美容整形手术之后,通过制定出系统化的心理干预方案,能够有效的实现患者焦虑程度的降低,同时避免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产生纠纷,极大的促进了满意度的提升,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面部美容整形 心理状态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提供个性化心理护理,以提高其健康心理。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接诊的66例高龄老年患者为例,调查其心理障碍,并予以个性化心理护理,现对其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予以分析。结果以孤独及健忘、焦虑抑郁、恐惧及疑虑为常见心理问题,通过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发现患者心理素质状况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老年患者心理障碍问题类型较多,通过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改善其心理状态,增强心理素质,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高龄老年患者 心理障碍 个性化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为彰显医疗机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开展情况及对策研究价值,以个人临床工作经验为基础,结合国内医学机构专家研究成果,对医疗机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基于此,着重对提高医疗机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开展效果的策略进行探究,以达到充分发挥医疗服务额的优势,促进人类健康发展的目的。

  • 标签: 医疗机构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肺结核患者心理特征及其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结核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同的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但试验组干预后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以恐惧、焦虑和抑郁等为主,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能让其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重症肺结核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乳腺纤维瘤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需要进行乳腺纤维瘤手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术前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乳腺纤维瘤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减轻其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手术顺利开展。

  • 标签: 心理护理 乳腺纤维瘤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中选取47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2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其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紧张度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状况在术前、术后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择期手术患者,在其围手术期间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存在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帮助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并促进其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择期手术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经临床护理前后的心理焦虑、抑郁评分进行比较,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与对比。结果经临床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DS评分与SA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临床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其心理状况,因此,临床心理护理具有广阔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临床心理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健康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训练对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某部抽取300名军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号的方法将军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150组),对照组军人行常规训练,观察组军人则行综合性心理训练。对两组军人行不同训练方法之后,使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社会回避及苦恼量表以及自我和谐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症状自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多种方法完成训练成效的评估。结果通过对两组军人行不同的训练方法,观察组军人的P分值、SCL-90以及社交回避还有偏执总分值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军人,并且自身灵活性、积极态度以及客观支持利用度明显超出对照组军人;并且观察组军人的E分值、积极客观性支持利用度评分均有所升高,抑郁、焦虑以及恐怖和精神状态则明显降低。结论通过对军人行综合性心理训练,可以有效的提升军人的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更好的开展训练,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率,并且提升了军人的与人沟通能力,促进了军人的心理健康,改进训练的整体质量。

  • 标签: 综合性心理训练 军人心理健康 训练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疗养干部的心理状况及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取老年疗养干部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个体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状况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对老年疗养干部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心理状况,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疗养干部 心理状况 个体化心理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实施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CL90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且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76.67%明显高于对照组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心理状况,并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术前心理状况
  • 简介:多元文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着重研究文化作为一种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和调节作用。它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忽视文化因素的做法有着根本的不同。深入研究文化因素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影响,有利于加强西方心理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创新我国的心理工作。

  • 标签: 多元文化 中国 心理工作 治疗 心理咨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骨结核患者的护理效果和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骨结核患者100例,按照入院时间排列编号并随机选取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另5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统计分析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的SAS、SDS自评量表的数据变化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作为评价方法。结果通过心理干预,观察组在焦虑、抑郁等心理情况方面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高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对骨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与负性心理具有明显的效果,提高了医疗依从性和预后,值得推广学习。

  • 标签: 心理干预 骨结核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人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白内障手术前及手术后心理焦虑评分;两组护理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白内障手术前心理焦虑评分分别为48.63±15.25分、49.13±14.28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白内障手术后心理焦虑评分分别为26.35±5.14分、38.56±7.48分,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6.52±15.47分、72.15±10.37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随着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增加,医护人员有必要了解患者心理情绪,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情绪平复,利于术后身体的恢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 白内障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改善重症胸外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将62例重症胸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心理护理,治疗组进行基础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情绪干预及家庭社会支持疗法。应用症状自平量表(SCL-90)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治疗组SCL-90总分及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重症胸外伤患者的心理应激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重症胸外伤 心理应激 认知干预 行为干预 情绪干预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实验组接受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S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优势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心理干预 股骨颈骨折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变化、勃起功能变化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IIEF-5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74.4%(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改善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继而有助于改善勃起功能,且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