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23岁,飞行驾驶员。困体检发现血压偏高半个月,于1997年11月17日入武汉同济医大协和医院治疗。该患者于1997年度大体检时多次非同日静息状态下血压均偏高,波动在18~20/12~13.5kPa,左右肢血压对称。无头晕、头痛、心悸、易汗等伴随症状,胃纳、

  • 标签: 体检 肾上腺皮质增生 左侧 患者 血压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髋臼假体周围骨折(acetabular prosthesis fracture, APF)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发现不及时、处理不恰当,则可能引起手术失败,需再次手术。髋臼内陷骨折是髋臼假体周围骨折的一种,本文结合我院2019年10月的一例髋臼内陷骨折病例,探讨THA术中髋臼内陷骨折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 标签: 髋关节 置换 术中 髋臼 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盆腔结核的诊治措施、误诊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医院收治的女性盆腔结核误诊为子宫肌瘤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发现子宫肌瘤9年,要求手术入院。既往9年前有肺结核病史已治愈,且同年超声发现子宫肌瘤(直径约9cm),之后定期检查超声仍提示子宫肌瘤(直径约6cm),不孕4年,多囊卵巢综合征3年。入院后诊断:1、子宫肌瘤;2、双侧输卵管积水;3.原发性不孕;4、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双侧输卵管通液术。术中见肠管之间及腹壁广泛粘连,盆腔及上腹部封闭,子宫、双附件等均不可见,分离肠管与盆腔粘连,见子宫底部后方直径约6cm的黄色干酪样球形病灶,切除取出病灶。未行输卵管通液术,行诊刮术。术后病理符合盆腔干酪样结核;宫腔组织未见结核病变。术后诊断:1、盆腔陈旧性结核;2、茧腹症;3、原发性不孕;4、多囊卵巢综合征。嘱患者术后抗结核治疗并尽快行辅助生殖完成生育。结论:女性盆腔结核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漏诊,多误诊为卵巢良恶性肿瘤、盆腔炎性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肠梗阻及子宫肌瘤等,需要临床医师加强盆腔结核的认识,综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化验检查等,做出正确的诊断,避免误诊、漏诊。

  • 标签: 女性 盆腔结核 超声诊断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西部高原边境事态频繁,边境争控等专项任务增多,平原驻军急进高原高寒边境执行任务已成为常态军事需求,官兵急进高原后机体免疫力发生相应变化导致抵抗力下降。据统计:人群潜伏结核感染率约10%,机体抵抗力下降是潜伏结核感染向现正感染转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对1名战士急进高原后发生结核性胸膜炎进行报道,希望给后续执行相关任务的部分队提供借鉴。

  • 标签: 急进高原 结核性胸膜炎 感染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常规联合 C反应蛋白检验对小儿细菌感染与小儿病毒感染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12月至 2019年 1月间收治的细菌感染患儿 40例作为观察组,再将我院同期收治的病毒感染患儿 40例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患儿均采取血常规联合 C反应蛋白进行检验,并分析两组的检验情况。结果 从白细胞计数( WBC)以及 CRP浓度水平上比较,两组的统计学对比结果为(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阳性率上对比,血常规联合 C反应蛋白检验的阳性率明显优于血常规检验阳性率以及 C反应蛋白检验阳性率,差异显著( p<0.05);而血常规检验的阳性率与 C反应蛋白检验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血常规联合 C反应蛋白检验可提高小儿细菌感染以及小儿病毒感染的诊断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谱、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6月-2021年4月接诊的小儿肺炎患儿11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肺炎标准,其中MPP患儿65例,非MPP患儿5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血液样本检测,比较两组患儿IL-6、IL-8、IL-10、TNF-α、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结果:非MPP组患儿IL-6、IL-8、TNF-α指标均低于MP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细胞因子谱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
  • 简介:患儿,女,17/12岁,入院前一日中午有不节饮食史。当晚开始反复非喷射性呕吐.纳差,精神弱。7pm来我院就诊期间突然抽搐伴神志丧失。经对症处理,20min后抽止,即行开塞露通便,大便检:WBC满视野/HP,RBC20~30/HP。血Rt:WBC2.1×10^9/L.P0.87,L0.13。患病以来未觉发热,无咳嗽、腹痛、腹泻,遂以“中毒性菌痢”收入院。入院查体:精神反应差,中度脱水,双肺可闻及痰鸣音。生化检查为代谢性酸中毒及酮尿症,血钙1.725mmol/L,余未见异常。

  • 标签: 中毒性脑病 入院 细菌性痢疾 WBC 生化检查 神志
  • 简介:【摘要】葫芦科中多数植物是药食同源的植物,化学成分种类丰富,结构多样,我国在葫芦科植物的资源方面占据一定优势。葫芦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在临床上应用已久,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对该科植物的临床应用及其药理作用机制研究相对更加广泛、深入,因此本文对葫芦科植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葫芦科 临床 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