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通过心理护理及遵医行为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近年来本院诊治的50位患冠心病者作为案例,把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25人,分别使用常规护理的方法与在常规护理之上加上心理护理的方法,将两组病人护理后的情绪改变情况来比较。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不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后,焦虑以及抑郁情绪有明显提升,表明有效的心理护理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病人得到了良好的情绪,护患关系得以提升,互相信任,在临床治疗上的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冠心病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时总结高血压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病人接受双心医学护理模式的具体方法以及对病人住院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高血压、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病人根据入院顺序对其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药物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双心医学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临床症状、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IL-10以及血皮质醇水平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高血压、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病人,为其开展双心医学护理模式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升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双心医学护理模式 高血压 冠心病 心理障碍 住院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样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情绪和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0例,实施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日常护理,实验组采用多样化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改善程度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SAS与SDS评分低,有效率高,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多样化护理干预能改善其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病情的早期康复,使得最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样化护理干预 冠心病 心律失常 情绪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的1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以电脑随机法将这1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评定标准SAQ评分、预后情况、SF-36生存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AQ评分与SF-36生存质量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预后情况的8.7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7.5%,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可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提高其护理满意度,降低预后,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老年冠心病 心绞痛发作 预后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有42例,对观察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共有42例,对照组患者只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压、血脂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例数为39例,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例数为32例,总有效率为76.19%,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統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TG、TC、LDL-C均显著降低,HDL-C明显升高,观察组升高和下降均比对照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好,患者的血压和血脂等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钙片 高血压 冠心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综合评估(CGA)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着照就诊先后的顺序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接受老年综合评估(CGA)护理护理结束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并且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也远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老年综合评估(CGA)护理应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同时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综合评估护理 老年冠心病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降低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伪差发生率的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86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对比,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各组43例,对两组护理效果及动态心电图伪差发生率进行探讨。结果动态心电图伪差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4.66%,对照组为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7.67%,对照组为76.74%,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到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可有效降低心电图伪差发生率,保证护理效果。

  • 标签: 综合护理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伪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给予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后对其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之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和模式,观察组着重加强心脏康复护理,最后通过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得出结论。结果常规组进行基础护理和观察组给予心脏康复护理一周后,常规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77.45分和53.54分,观察组的为60.71分和47.05分。两组结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行心脏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有效降低患者发生焦虑和抑郁的可能性,促进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和发展。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上,心脏康复护理值得被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康复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病患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的阳性检出率(81.3%)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46.3%),数据差异明显(p<0.05)。动态心电图的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比之常规心电图更能够有效的提高冠心病病患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检出的阳性率,有助于为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92例患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均匀分成传统组及中医组,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案治疗,中医组患者则接受中药方剂治疗。结果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无效例数明显较少,而控制与显效例数都要多于传统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结论对于临床中患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而言,给予患者中医治疗可以有效确保临床疗效,患者病情会得到较好恢复。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分析,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3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通心络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有13例显效,12例有效,有效率是71.4%;观察组有18例显效,15例有效,有效率是94.3%。观察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通心络胶囊治疗,临床不良反应少,效果好,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阿司匹林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养心汤方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心汤方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联合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养心汤方可提高冠心病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益气养心汤方 西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放射技术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冠心病患者的CT、MRI、DSA影像学资料,对本次所有患者临床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80例冠心病DSA检查诊断率为100%,MRI检查诊断率为87.5%,CT检查诊断率为80.0%,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临床诊断中予以患者放射技术应用,临床疾病诊断率较高,为临床医师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放射技术 冠心病 临床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冠心病的临床对比价值。方法将2015年4月28日~2018年1月7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与动态心电图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阳性率与心律失常的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检测出阳性41例(82%),对照组检测出阳性26例(52%)(P<0.05)。观察组检测出室性早搏二/三联14例、室性早搏成对12例、房性早搏二/三联22例、房性早搏成对12例、短阵室上速12例、房室传导阻滞16例、房性早搏单发22例、房室传导阻滞13例、短阵窦性停搏17例;对照组检测出室性早搏二/三联2例、室性早搏成对2例、房性早搏二/三联6例、房性早搏成对2例、短阵室上速2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房性早搏单发7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短阵窦性停搏5例(P<0.05)。结论相比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价值,更能反映出患者心律失常、冠脉缺血等情况,从而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冠心病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临床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采取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统计验证中笔者参考治疗方式的不同对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院纳入以及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分组,平均分为参照组(n=40例)以及实验组(n=40例),将实行阿司匹林治疗患者选为参照组,将实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患者选为实验组,观察统计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有效率计算值、血小板聚集率。结果研究发现实验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31.54±6.24)、临床有效率计算值97.5%与参照组各项数据进行验证比较,P<0.05,统计学研究差异存在。结论将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应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均存在一定效果,但氯吡格雷更具应用价值。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老年冠心病 疗效
  • 简介:摘要冠心病心绞痛是当今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系统里最为常见的多发病症之一,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近些年来也取得不少新的进展。王金瑞主任从医三十余年对当前冠心病在中西医治疗心绞痛的情况进行了辨析,探讨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几点新思路体会,加以总结。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6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EF(射血分数)、CI(心脏指数)、CO(心排出量)的变化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O、CI、EF及生活质量评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心通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02月--2017年08月入院治疗的冠心病高血压患者94例展开研究,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中包含47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单独辛伐他汀进行治疗,研究组实施脑心通联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得出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对照组中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5.96%,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照组中患者的甘油三酯(1.76±0.11)、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3.42±0.55)的数据均比研究组组中的数据高,且组间数据呈现临床不均衡性,即P<0.05。结论对冠心病并高血脂患者实施脑心通联合辛伐他汀展开治疗,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且患者的血脂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意义。

  • 标签: 脑心通 辛伐他汀 冠心病 高血脂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的100例冠心病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来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使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坩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的房颤复发率、持续时间和频率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一年后,观察组左心房平均内径是(33.17+1.15)mm,对照组是(36.12+1.06)mm,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临床中接受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的效果突出,能够降低患者的房颤复发率,提升转复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安全可靠,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病 高血压 心房颤动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92例患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治疗方案均匀分成传统组及中医组,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案治疗,中医组患者则接受中药方剂治疗。结果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无效例数明显较少,而控制与显效例数都要多于传统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结论对于临床中患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而言,给予患者中医治疗可以有效确保临床疗效,患者病情会得到较好恢复。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治疗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