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用高压氧舱的安全隐患,并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对策,以保证医疗安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100例应用高压氧舱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全年共收治68例,采用传统管理方案,2016年全年收治32例,对高压氧舱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对策。2016年起实施新的管理方案,对2015年、2016年高压氧舱治疗风险事件进行统计对比。结果2015年全年共发生高压氧舱治疗相关风险事件14例,发生率为20.6%;2016年全年发生风险事件2例,发生率为6.25%;2016年显著低于2015年(P<0.05)。结论在分析高压氧舱治疗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加强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管理,能有效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安全隐患 高压氧舱患者 管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检验仪器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搞好医学检验仪器学实验教学的措施。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对我院检验系300名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于医学检验仪器学实验教学的满意程度。并对不满意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0份问卷调查表均被回收,回收率为100%。300名学生中,对医学检验仪器学实验教学满意者共260例,所占比例86.67%。其余40例学生提出个人意见,主要包括实验教学缺乏主动性、实验目的不明确及大型教学仪器数量较为局限等。针对上述问题,我校积极开展相应措施。结论积极改善教学方案,更新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及应用仿真技术教学等有助于改善医学检验仪器学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医学检验仪器 实验教学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因素及管控对策。方法以本院在2016年1月-2018年5月间纳入的35例检验质量不合格的血液样本为研究主体。对所有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影响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的各个因素,再给予相对应的管控对策。结果影响其检验质量的因素为人为因素采集方法不规范4例(11.43%),样本溶血4例(11.43%)和患者自身因素27例(77.14%)。患者自身因素与人为因素对比有差异(P<0.05)。而8例人为因素中,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低于3年所占比率最高(75.00%),与其他年限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血液样本的采集环节、送检环节与保存环节均可能导致样本的检验质量出现问题,且检验流程不规范同样是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检验期间应积极把控各个环节的检验质量,确保检验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样本 检验质量 因素 管控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门诊输液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4月收治的门诊输液患者1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住院患者150例进行比较,对门诊输液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调查。结果门诊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住院组,其护理差错率高于住院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了解和掌握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制定系统高效的预防对策,可显著降低门诊输液患者的安全医患发生率,改善门诊输液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门诊输液护理 安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挛缩产生原因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经尿道前列腺良性增生电切患者术后并发膀胱挛缩患者78例,按照治疗顺序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泌尿外科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性的护理能积极改善经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挛缩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同时还能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挛缩 针对性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再评价报告(PRER)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对策。文章首先阐述了PRER在加强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强调其在监测产品安全性和优化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对山东省注册人提交的PRER的实际案例分析,揭示了当前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撰写质量不高和风险意识不足等。文章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进措施,包括提高注册人的重视程度、制定审核细则、加强监管部门间的信息互通,以及完善相关法规,旨在提升PRER的效率和质量,进而加强医疗器械的监管和风险管理。

  • 标签: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PRER,风险管理,监管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科病房护理中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关的护理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收纳的100例产妇,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50例产妇。实验组的产妇进行风险护理管理,对照组进行普通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顺产情况,并发症出现的情况,以及两组产妇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产妇的顺产情况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出现的情况极少,实验组的产妇满意程度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病房中的风险因素很多,对产妇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可以提高产妇的顺产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护患纠纷。

  • 标签: 产科病房 护理风险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的患者长期带管导致气管黏膜堵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气管切开后气管黏膜堵管患者5例,行电子支气管镜或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探查,取改良后的气管套管经气管切口插入气管内并再次进入支气管镜发现气道通畅。结果5例患者更换改良式气管套管后气憋、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即刻解除,心率恢复,SPO2上升到95-98%。结论医护人员要加强气管套管的管理,尽早拔管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长期带管 气管黏膜堵管 原因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哮喘并发器官衰竭患者临床中的护理方式以及护理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内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并发器官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根据其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平均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 标签: 哮喘 器官功能衰竭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探讨骨科创伤患者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对策,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骨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创伤患者的创伤类型、感染情况、首次伤口清创时间对伤口感染的影响。结果显示这200例骨科创伤患者中共有42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伤口感染发生率为21.00%。其中开发性创伤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26.98%,明显多于非开放性创伤患者的10.81%(P<0.05);多发伤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41.18%,明显多于非多发伤患者的10.61%(P<0.05);休克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30.36%,明显多于非休克患者的17.36%(P<0.05)。126例开放性创伤患者中,感染患者的首次伤口清创时间为(4.68±1.84)小时,未感染患者的首次伤口清创时间为(3.32±1.65)小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骨科创伤患者来说,开放性创伤、多发伤、休克以及首次伤口清创时间均为引发伤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进而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骨科创伤患者 伤口感染 危险因素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阴道试产的风险及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产科收治的61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及同时期收治的61例非瘢痕子宫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有41例阴道试产成功,20例产妇选择再次剖宫产,成功率为67.21%。观察组的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活跃期停滞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在进行阴道试产前,需正确评估妊娠期子宫瘢痕的愈合情况及是否出现先兆子宫破裂,做好风险对策,减少并发症,提高阴道分娩率。

  • 标签: 瘢痕子宫 妊娠 阴道试产 风险
  • 简介:根据目前临床检验学生在实习中操作机会减少的实际情况,从学生自身原因、临床带教老师的风险防范意识、患者的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提高临床检验学生在实习中操作的机会。

  • 标签: 临床检验 学生实习 操作减少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癌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到我院及进修单位(湖南省人民医院),接收治疗的240例肝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归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划分为感染组(n=24)与非感染组(n=216),分析导致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结果所选择240例肝癌患者术后有24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几率为10.0%,而导致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超过60岁、术前合并了其他基础疾病、手术时间过长等,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行肺功能锻炼、戒烟、禁止饮酒、镇痛等干预进行预防。结论对于肝癌手术患者,在术后需要对可能导致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具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便于最大程度保障其生命健康。

  • 标签: 危险因素 肝癌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肌肉注射时发生晕厥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肌肉注射发生晕厥患者24例,与同期未发生晕厥患者45例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特点。并总结临床护理对策。结果晕厥组6岁以下患者与60岁以上患者更多,饥饿患者多,注射表现有恐惧情绪者较多,与未晕厥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肉注射发生晕厥的主要原因包括饥饿、恐惧,幼儿和老年患者多见,护士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患者恐惧情绪,避免患者在饥饿下注射,并对高危患者给予重点关注和护理。

  • 标签: 肌肉注射 晕厥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 预防和控制短期大量介入手术操作时导管室医院感染,提高导管室院感质控质量。 方法,每月定期对导管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进行细菌学监测 结果 通过加强导管室医院感染的监测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院感质量。 2017.7-2019.7 监测总标本为 110 份。总合格率为 100% ,无术后感染发生。结论对导管室进行定期监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导管室 短期 医院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内科病房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选取500例在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入院的综合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析其在住院期间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结果综合内科病房护理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有护士人员人力不足、护士能力有限,知识储备不足、责任心不强、病床迁移频繁、护患之间缺乏有效良好的沟通以及患者欠缺自我管理能力。结论针对综合内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医护人员要提高风险意识,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可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综合内科病房 护理风险相关因素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感染性疾病科的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把我院从2016年3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当做此次研究的观察样本。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把这100例患者分成试验组50例与参照组50例患者。参照组50例患者的护理模式是常规感染护理程序,试验组50例患者的护理模式是目标性监测模式。把两个组患者的漏报率、再次感染率、排名前三位的感染病原体类型、护理风险因素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50例患者的漏报率、再次感染率分别是2.00%(1/50)、4.00%(2/50),与参照组50例患者的14.00%(7/50)、16.00%(8/50)比较,均明显更低,两个组以上数据比较均得出P小于0.05的结果,有进一步探析的价值;100例患者最易感染的病原体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与感染相关的因素有泌尿道插管感染(35.00%)、滥用药物(23.00%)、护理差错(17.00%)和自身基础疾病(25.00%)。结论影响感染性疾病的因素有很多,临床上应用目标性监测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发生率,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风险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眼睛具有十分精细和脆弱的生理结构,较小的损伤也会对眼睛产生极大影响,例如视力衰弱、视力下降等,严重者会出现失明的情况,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使其生活质量降低。为此,加强对眼科患者的有效护理十分关键。本文对在2016年5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眼科患者在眼科护理中的存在的相关不安全因素进行探究,并分析有效的防护措施。观察护理对策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与护理对策实施前护理满意度(83.4±2.5)分相比,护理对策实施后护理满意度(96.5±1.6)分较高(P<0.05)。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应对眼科护理中的风险,能够有效增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十分显著。

  • 标签: 眼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