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多科协助的急救护理结合创伤救治原则在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接受治疗的50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作为探究对象,以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急救护理结合创伤救治原则,比较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接诊时间、急诊科抢救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0%、72.00%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接诊时间、急诊科抢救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00%、2.00%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治疗期间,通过予以急救护理结合创伤救治原则,缩短了救治时间,且并发症减少,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

  • 标签: 急救护理 创伤救治原则 颅脑损伤 多发伤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运用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来评估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的各种需要,把Orem自理模式引进到护理过程中来提高患儿的各种自理能力,减轻患儿对家属及医护人员的依赖,调动和激发患儿的主观能动作用,使患儿从被动接受治疗、护理,转为主动参与。

  • 标签: 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OREM自理学说 白血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构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国内外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质量评价维度及指标,结合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工作需要和数据特点,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19年1月—2022年2月湖南湘潭某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项目数据对该指标体系进行应用可行性评价。结果 :构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数据的合理性、完整性和一致性3个维度共7个指标,通过实际应用发现该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应用可行性;湖南湘潭某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数据质量总体上较好,且近年来改善明显,但两地区数据仍存在数据格式不一致、重复录入和数据匹配率低等现实问题。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建议将数据质量评价纳入常规工作中以发现患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2型糖尿病 健康管理 数据资料 评价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重点针对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展开研究。方法 随机择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纳入本次临床研究,同时均分两组行急救护理,研究组行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护理,参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获取临床研究数据,两组抢救时间研究组用时均短于参照组(P<0.05);两组护理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护理,可很大程度提升临床救治效果,缩短救治时间,另外并发症较少,护理质量较高,故此方法可行性高。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初级创伤救治原则 院前急救护理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我国重要的惠民政策,产前随访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鉴于此,本文以太航医院为例,通过概述2019-2021年太原市太航医院第2-5次产前随访服务的现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产前随访服务质量,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方法 从医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0人,实验组采取院前急救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功能损伤情况等。 结果 采取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护理方式的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十分显著,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也得到缓解,而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则表现不明显,治疗效果不理想。 结论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帮助患者减少疾病的损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

  • 标签: 初级创伤救治原则 院前急救护理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对肛肠科低年资护士规范化交班中应用 SBAR 沟通模式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肛肠科低年资护士 30 名作为研究对象,对 30 名低年资护士均进行 SBAR 沟通模式培训,并随机选取培训前本院肛肠科接收患者 50 例为对照组、培训后本院肛肠科接收患者 50 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及培训前后护士交接班效率评分,并对交接护士患者基本临床情况了解程度进行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培训前护士交接班效率评分低于培训后,培训前交接护士患者基本临床情况掌握度低于培训后( p<0.05 )。 结论 在低年资护士规范化交接班中应用 SBAR 沟通模式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护士交接班效率,增强交接护士患者基本临床情况了解程度,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值得被大力的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SBAR 沟通模式 肛肠科 低年资护士 规范化交班 效果 患者 基本临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