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及研究自我效能感对养老护理员领导授权赋能行为与疏于照顾间的中介效应,并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我市某养老机构的60名养老护理员进行研究并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采用调查分析的方式进行相关内容的分析。结果 通过发放的调查问卷进行评分,了解这60名养老护理员的领导授权赋能行为评分在47.95±7.52分,其自我效能感评分在28.67±9.95分,疏于照顾的评分为73.05±8.81分,分析养老护理员在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和自我效能感以及疏于照顾之间存在正相关,P

  • 标签: 自我效能感 养老护理员 领导授权赋能行为 疏于照顾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心血管专科老年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FMEA)改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于2021年5月开始实施HFMEA,绘制心血管专科老年患者防压力性损伤流程图,分析压力性损伤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防压力性损伤策略。观察HFMEA模式应用前后各1年内155例心血管专科老年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护理的失效危机值(RPN)、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HFMEA模式后,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的 RPN显著低于实施前,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前后比较各种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HFMEA模式 心血管专科 老年患者 压力性损伤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及分析心理健康情况在医院女职工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2023年1月到6月对我院619女职工进行调查研究。应用工作压力自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为所选对象进行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情况的测试分析。结果:医院女职工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情况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健康情况对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小于0.01)。中介分析表明,心理健康情况对医院女职工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结论:造成女职工工作压力过大有诸多因素。职工应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学会放松自己,尽量采用正确积极的应对方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去面

  • 标签: 医院 女职工 工作压力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规范3级及以上输液性静脉炎的管理,从而达到减少医疗护理的风险。方法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3级以上输液性静脉炎的管理流程进行分析,找出潜在失效模式并分析其原因,根据发生频度、失效检验难度及严重程度3个因子计算危急值,对危机值数值大,排在前7位的失效模式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结果3级输液性静脉炎在72h内治疗有效率由67.12%提高至95.65%;4级输液性静脉炎在72h内治疗有效率由63.33%提高至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能降低3级以上输液性静脉炎的风险。

  • 标签: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3级及以上输液性静脉炎 风险管理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联合鱼骨图在ICU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ICU住院患者,采用FMEA联合鱼骨图的方法,比较前后器械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预防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的评估能力和处理能力。结果:实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降低急诊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堵管率中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效果。方法:本次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诊患者,所有的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各5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取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堵塞与留置时间,比较失效模式下两组患者的留置安全质量风险优选指数(RPN)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堵管率为6.00%,低于常规组的20.00%(P<0.05),留置时间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RPN值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FMEA在降低急诊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堵管率中通过系统性分析、团队协作、预防性措施等,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 标签: 浅静脉留置针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堵管率 RPN值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准备度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进一步考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自主学习准备度与问题解决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准备度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问题解决调查问卷对天津市某医科大学42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准备度得分为149.98分±15.73分,学业自我效能得分为76.26分±8.16分,问题解决能力得分为85.14分±10.08分。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准备度与学业自我效能感、问题解决能力呈正相关(P〈0.01),自主学习准备度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有直接影响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在自主学习准备度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护理教育者在培养护生自主学习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时,应注重自我效能感在护生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使他们在完成学业时更有信心。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自主学习准备度 问题解决能力 学业自我效能感 相关性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中,使用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心理弹性和不良反应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全部82例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治疗方案应用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1例使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41例采取罗森塔尔效应护理思想,比较不同护理方案下,患者心理弹性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理弹性评分较高,对患者心理坚韧性、力量性和乐观性等维度进行评分,与对照组各项评分值进行对比,组间差异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骨髓抑制、胃肠道不适和肝肾功能损伤例数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临床护理中,基于罗森塔尔效应开展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能够提升患者心理弹性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治疗产生积极影响。鉴于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干预效果明显,护理人员应对此提高重视力度,通过护理保持心情愉悦。

  • 标签: 恶性淋巴瘤 心理弹性 不良反应 罗森塔尔效应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跌倒高危因素分析中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12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用常规管理,观察组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结果:观察组RPN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跌倒高危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降低患者跌倒风险。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老年患者 跌倒高危因素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破窗效应联合一体化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72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应用破窗效应联合一体化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

  • 标签: 破窗效应,一体化护理,晚期肺癌,自我效能,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的有效应用对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04月-2021年04月到本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分析两组患者血压指标和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压水平、各项依从性分数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高血压 护患沟通 治疗依从性 舒张压 收缩压
  • 简介:【摘要】 目的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型的预见性护理对手术室患者低体温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FMEA模型的预见性护理。比较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体温情况好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FMEA模型的预见性护理可以避免患者术中体温波动,且能降低术后寒战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预见性护理 低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图片式健康教育联合循序渐进法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平均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选择图片式健康教育联合循序渐进法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相较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SDSCA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图片式健康教育联合循序渐进法护理应用在糖尿病患者中具有改善血糖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作用。

  • 标签: 图片式健康教育 循序渐进法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精神科护理人员中实施森塔尔效应干预对其职业倦怠及工作压力的改善价值。方法:选择精神科护理人员纳入小组进行研究,共计选取90名,通过双盲模式分组,两组均为45名,分析组实施森塔尔效应干预、参照组应用常规心理辅导,对比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及工作压力评分。结果:分析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评分与参照组对比更低,(P<0.05),分析组工作压力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采取森塔尔效应干预能够积极改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及工作压力。

  • 标签: 森塔尔效应 精神科 护理人员 工作压力 职业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罗森塔尔效应护理方案联合组合式呼吸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实验对象,采取随机分法,其中4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基于罗森塔尔效应护理方案联合组合式呼吸锻炼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康复积极性、心理状态、肺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康复积极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等情绪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用力呼气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FVC)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基于罗森塔尔效应护理方案联合组合式呼吸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康复积极性,消除负性情绪,还能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肺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基于罗森塔尔效应护理方案 组合式呼吸锻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康复积极性 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