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娩球联合拉玛泽呼吸法在自然分娩初产妇助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124例初产妇为例,分别实施常规助产干预、分娩球联合拉玛泽呼吸法助产,每组62例初产妇。结果:观察组初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第三产程时间相差不大,无显著差异;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分娩球联合拉玛泽呼吸法应用在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助产服务中,能够缓解分娩时疼痛的影响,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并改善分娩结局。

  • 标签: 分娩球 拉玛泽呼吸法 自然分娩 初产妇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自然分娩初产妇护理中对其焦虑,产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06月-2022年05月我院收治的62例自然分娩初产妇,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1例。对照组初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初产妇实施优质护理,两组护理效果对比。结果 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自然分娩 优质护理 产后疼痛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高血压行产科全程护理的影响。方法:将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对象,共96例,双盲法分组,即全程组、比照组,均有48例,前一个组别的方案是产科全程护理,后一个组别的方案为常规产科护理,研究在2022年3月-2023年3月实施,比较血压水平,评估心理状态,观察分娩方式,统计不良结局,调查满意率。结果:施护前为产妇测定两项血压指标,数值在全程组、比照组间无差异,P>0.05。施护后为产妇测定两项血压指标,数值均降低,最终结果在全程组低于比照组,P<0.05。施护前为产妇完成SAS、SDS分值的评估,数值在全程组、比照组间无差异,P>0.05。施护后为产妇完成SAS、SDS分值的评估,数值均降低,最终结果在全程组低于比照组,P<0.05。对自然分娩率实施统计,结果在全程组达到77.08%,在比照组仅有52.08%,即全程组高于比照组,P<0.05。全程组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有2.08%,新生儿不良结局率仅有2.08%,两者在比照组分别为16.67%、14.58%,即全程组低于比照组,P<0.05。全程组的满意率达到了97.92%,相比比照组的83.33%明显更高,P<0.05。结论:产科全程护理可维持高自然分娩率,达到的血压调节效果好,能改善其心理问题,规避不良结局,对妊娠高血压患者有较多正面影响。

  • 标签: 产科全程护理 临床影响 自然分娩率 心理状态 妊娠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适度保护助产护理对自然分娩初产妇分娩结局和新生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的1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适度保护助产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时间、产程进展、产后出血等)和新生儿情况指标(如APGAR评分、新生儿并发症等)。结果:与观察组的初产妇相比,接受观察组的初产妇分娩时间更短(平均时间减少10分钟),产程进展更顺利,产后出血发生率更低。此外,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更高(平均提高1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论: 观察组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的分娩结局和新生儿情况有积极影响。通过提供适当的医学干预和支持,助产护士可以确保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并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适度保护助产护理还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减少不良产儿结局的发生。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适度保护助产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适度保护助产护理 自然分娩初产妇 分娩结局 新生儿情况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初产妇阴道试产第一产程中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的影响。方法:第一产程使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的单胎足月初产妇100例为研究组,未使用的1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程时间、分娩结局、产后并发症及分娩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会阴侧切率、会阴血肿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产妇分娩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胎足月初产妇第一产程使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可明显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并发症,提高产妇分娩体验感,促进自然分娩。

  • 标签: 第一产程 气囊仿生助产技术 足月初产妇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在医院医疗护理中,产科护理工作具有纠纷多、风险高的特点。在产科护理工作中,胎儿及产妇的高危因素较多,且病情变化快,多危及母体及胎儿的生命安全,故护理管理者应对产科风险因素进行预见性识别,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母婴安全,避免护患纠纷。

  • 标签: 产科 风险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普遍心理负担较重,心态复杂,往往表现出恐惧焦虑等症状,再加之环境陌生,无家属陪伴,对手术效果不明确,各种穿刺疼痛,体位的约束、器械设备发出的响声、医生护士态度及语言沟通,手术野的遮盖,舒适度需求改变等,在加之氧气吸入,麻醉面罩等特殊准备诸多因素易造成患者紧张。现分析产生手术患者紧张因素及应对措施,以降低手术患者对手术的应激性,从而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手术患者 紧张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湿疹患者的发病诱因及治疗中存在的情绪问题及相关因素,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对策。方法采用ZUNG自我评定抑郁量表(Self-RatedDepressionScale,SDS)、焦虑量表(Self-RatedAnxietyScale,SAS)和自行设计问卷对124名患者的主观感觉及自我保健知识进行评估、测试。结果66.1%的患者存在抑郁心理状态,67.7%的患者存在焦虑心理状态。其中,以中等抑郁、焦虑为主,且与患者的文化程度有关(P〈0.01)。仅有38.7%的患者对湿疹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结论对湿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减少疾病复发及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湿疹 情绪问题 心理护理
  • 简介:早产儿为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为5%~10%,国内报道死亡率为12.7%~20.8%。早产儿体重的增长是治疗有效和早产儿发育生长的判断标准,理想的体格发育是达到宫内的生长速度嗍。只有良好的控制影响早产儿体重增长的因素,才能更好地促进早产儿的正常体格发育,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同时减少早产儿住院天数,节约医疗开支。

  • 标签: 早产儿 体重 护理
  • 简介:供应室是特殊的场所,供应室的护理工作人员承担着被污染的医疗护理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等任务,传染机会多,工作强度大,护理人员必须接触污染物品和各种化学消毒剂,高温、噪音及紫外线灯与电子灭菌灯所产生的臭氧等均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1],因此,护士注重加强自身的职业防护十分重要.

  • 标签: 供应室 职业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全麻苏醒期患儿躁动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66例经全麻手术患几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影响患儿躁动发生的因素。结果本组患儿发生全麻苏醒期躁动46例,发病率12.6%,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手术类别是患儿发生躁动影响因素(P〈0.05),性别、ASA分级、手术部位则对患儿躁动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儿童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成人高,低龄、静脉全麻、长时间手术和急诊手术是全麻苏醒期患儿躁动发生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针对躁动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护理,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

  • 标签: 小儿 全身麻醉 苏醒期 躁动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从工作类型、职务和职称、医院级别与要求等方面,对影响护士工作压力因素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护士 工作压力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与老年人跌倒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415例,运用访谈、观察和查阅病历的方法收集资料,对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分析被筛选出的危险因素的相关特征。[结果]ADL和行走能力测定为“不能独自活动”和居住安排为“独居”是跌倒的危险因素。不能独自活动者多在家中跌倒,且跌倒多与身体因素有关,近一半的跌倒与环境因素有关。独居者的相关特征是高龄、寡(鳏)居以及居家环境中危险因素较多。婚姻状况中的“寡(鳏)居”和智力测验中的“智力损害”为跌倒的危险因素,但未能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不能独自活动”和“独居”为跌倒的危险因素;“寡(鳏)居”和“智力损害”可能为跌倒的间接危险害因素;环境危险因素是跌倒的重要因素。建议进一步研究某些因素,如高龄、寡(鳏)居、智力损害、某些慢性病、虚弱等,是否与老年人跌倒有更密切的关系。

  • 标签: 跌倒 危险因素 老年人
  • 简介:急诊科是医院工作的最前沿,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其护理工作特点是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涉及面广、风险性强。急诊科病人病情急、危、重、难且病情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加之病人家属对突发事件难以接受,对病情变化难以理解,因而急诊护士在病人就诊、抢救过程中处理稍有不当,出现不良事件,极易引发各种护患冲突与护理纠纷,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现将急诊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介绍如下。

  • 标签: 急诊科病人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护理工作特点 病情变化 抢救过程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2年2月实施PICC导管留置病人18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有导管相关性感染组和无导管相关性感染组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80例留置PICC导管病人中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者17例(9.4%),操作人员经验少、穿刺次数多、不正规换药是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因素。[结论]PICC导管容易发生相关感染,且与多个因素有关,应针对这些因素进行预防。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动手能力的因素。方法对2007年4月-2009年4月来我科实习的护生共211人采用调查、观察、考试相结合的综合测评,调查实习护生动手能力的现状。结果动手能力考评差的护生占总人数的42.2%;影响护生动手能力的原因包括护生自身原因、心理因素、实习环境、临床教师及患者因素等。结论应从加强护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岗前培训,提高带教水平,培养护生的沟通技巧等方面入手,提高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动手能力。

  • 标签: 学生 护理 动手能力 临床实习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基础护理工作现状,采取措施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方法分析基础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我院基础护理质量较高,病人较满意,但在床单位整齐与舒适、管道护理、晨晚间护理、护士操作等方面,存在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结论各级护理人员要重视和加强基础护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基础护理 质量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卧床患者活动缺乏的原因。方法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卧床患者的疾病、体位、活动不足的原因、活动相关医嘱。结果不同卧床时间的患者的体住、疾病有差异,活动不足的原因主要有:无力活动、怕感冒、输液时间过长等。结论应该减少患者卧床时间,鼓励并帮助患者活动。

  • 标签: 老年人 卧床 活动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