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诊断标准下上海市奉贤东区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并比较其一致性。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奉贤东区灯民村、洪南村及海港开发区30岁以上居民2107人列入本次分析。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诊断标准和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诊断标准计算MS的患病率,并进行比较和一致性检验。结果:根据WHO、COS、IDF这3种诊断标准,MS的患病率分别为10.20%、16.66%和27.20%。WHO与CDS诊断标准判断MS患病率的一致性最好,符合率为91.69%;其次为CDS与IDF,符合率为81.78%;而WHO与IDF符合率为77.60%。结论:上海市奉贤东区30岁以上人群MS患病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3种MS诊断标准存在一定的一致性。

  • 标签: 患病率 代谢综合征 诊断标准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达138万,是女性恶性肿瘤的首要死亡原因[1-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基因在近20%乳腺癌中高表达,与患者预后差、生存期短相关[3]。HER2蛋白包括3个区域,即胞外区域(extra-cellulardomain,ECD),胞内酪氨酸激酶区域和跨膜区域。在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下,HER2ECD可从乳腺癌细胞表面裂解并游离到血液中,能通过ELISA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中HER2ECD表达水平[4]。

  • 标签: 乳腺肿瘤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胞外区域
  • 简介:目的研究白介素-6基因-634C/G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及其与其它危险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方法2005年秋-2006年春,在北京社区整群随机抽样人群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询问病史及生活方式相关危险因素,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白介素-6基因启动子区域-634C/G位点基因型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共1422例资料完整者进行分析,-634C/C、-634C/G和-634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6.8%(666)、42.7%(607)和10.5%(149),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540)。调整年龄和性别后,与-634C/C基因型相比,-634C/G基因型出现颈动脉斑块的危险比值比(OR)为1.12(95%可信限:0.88-1.43,p=0.354),-634G/G基因型为1.49(95%可信限:1.02-2.18,p=0.041)。进一步调整其它危险因素后,结果依然如此。交互作用分析发现,-634C/C+C/G携带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与颈动脉斑块的关联强度低于-634G/G携带者,多因素交互作用模型发现,-634C/G、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对颈动脉斑块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04)。结论白介素-6基因-634G/G基因型携带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显著增加,而且这种作用与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 标签: -634C/G 白介素 -6 颈动脉斑块 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