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显微镜下低位索静脉结扎术对合并不育的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2例合并不育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接受显微镜下低位索静脉结扎手术后的精液质量、阴囊温度、索静脉内径及配偶怀孕率,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42例患者术后平均精子密度较术前有显著改善[(39.68±15.31)×10^6/mLvs.(13.51±5.12)×10^6/mL](P〈0.05)。术后平均精子活力(a+b级)较术前明显提高[(58.44±9.84)%vs.(21.03±10.18)%](P〈0.05),平均a级精子活力也显著提升[(25.06±5.89)%vs.(11.41±4.63)%](P〈0.05)。术后阴囊各部位平均温度与术前相比,其降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阴茎根部左侧(36.70±0.31)℃vs.(36.89±0.33)℃,右侧(36.65±0.34)℃vs.(36.72±0.39)℃;阴囊中部左侧(36.51±0.29)℃vs.(36.68±0.34)℃,右侧(36.10±0.30)℃vs.(36.57±0.36)℃;阴囊底部左侧(36.20±0.24)℃vs.(36.76±0.21)℃,右侧(36.20±0.24)℃vs.(36.47±0.29)℃](P均〈0.05)。彩超下索静脉内径在术后降至2mm以下的患者占76.03%(184例)。术后持续随访一年,均未出现睾丸水肿、鞘膜积液、睾丸萎缩等并发症,配偶怀孕率达31.8%(77例)。结论显微镜下低位索静脉结扎术能显著改善伴有不育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精液质量,包括精子密度、精子活力(a+b级),以及对阴囊降温机制的恢复有明显作用,提高配偶的怀孕率,且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不育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男性不育症是指处在生育年龄的夫妇,结婚同居2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且女方已被确认有健全的性器官和正常的性功能,具备生育能力,而是因男方生殖机能障碍致使女方不能受孕的一种病症。男性不育症是临床常见的病症,据有关资料统计,已婚的育龄夫妇中,不能生育者约15%以上,而其中不育的原因是男性者约占40%-50%。在21世纪,男性不育将和肿瘤、心血管疾病一起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生活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

  • 标签: 男性不育症 感染性 益精汤 心血管疾病 治疗 消炎
  • 简介:顶体酶:精子的顶体实际是一个大的溶酶体,腔内或顶体内膜上含有多种酶,在顶体反应时,这些酶释放出来,帮助精子穿过卵细胞表面的透明带结构,因此顶体酶的含量和活性大小对精子的受精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发现顶体酶有:顶体素、前顶体素、性顶体酶、放射冠钻透酶、磷脂酵A.N-Z、酰葡萄糖芳基硫酸酶、芳基硫酸酶、

  • 标签: 顶体酶 顶体反应 精子顶体酶 加减治疗 生精汤 衰减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不育是一个影响男女的世界性问题。随着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人类的生育能力日趋下降,不育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病症。而感染引起的不育症已上升为不育症的首要因素。其中主要由解脲支原体(U.U.)引起。目前临床上对U.U.具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对胃肠道等的刺激作用,甚至使患者不能耐受,而且随着U.U.抗药性的产生,

  • 标签: 清精冲剂 红霉素 治疗 解脲支原体感染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观察描述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在显微镜下腹股沟外环下切口索脉管系统的术中解剖结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泌尿中心男科病区收治的158例(2017年1-12月)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符合手术适应证,给予选择全身麻醉显微镜下腹股沟外环下方1cm处行索静脉结扎术。手术按三层法解剖结构进行操作。术中分别观察并记录提睾肌层、索内筋膜下输精管层及索内静脉层的动脉、静脉及淋巴管数目。结果索内静脉层:静脉的数目为(9.7±1.6)条,动脉的数目为(1.7±0.7)条,淋巴管的数目为(4.3±0.9)条;提睾肌层:静脉的数目为(3.0±0.9)条,动脉的数目为(1.5±0.5)条,淋巴管的数目为(1.7±0.8)条;输精管层:静脉的数目为(2.0±1.0)条,动脉的数目为(1.5±0.5)条,淋巴管的数目为(2.0±0.8)条。左右两侧各层静脉、动脉、淋巴管数目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腹股沟外环下切口索脉管系统的三层解剖结构比较明确及各层的静脉、动脉与淋巴管数目具有一定特点,通过在显微镜的放大作用下,可以清楚地识别并区分各层的静脉、动脉与淋巴管,能有效地避免静脉的漏扎、动脉及淋巴管的误扎,为显微镜下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提供解剖学基础。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显微外科手术 解剖
  • 简介:在男性不育的诸多病因中,由抗精子抗体(AsAb)导致的免疫性不育已得到充分的研究和肯定。AsAb与精子抗原结合后,可诱导补体的活化而产生对精子的损伤。本研究观察了不育男性浆C3d水平与精子各参数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精浆C3d 免疫性不育 男性不育 精液参数 不育者 抗精子抗体
  • 简介:无精子症、隐匿精子症和死精子症能使自然怀孕率显著下降或不育,但这些严重男性不育症患者还可以选择ICSI治疗成为生物学父亲。本研究分析了这些精子经ICSI治疗后的受精和胚胎发育情况,对照组为同一治疗周期使用供精子IVF治疗。取卵当天,当两次取所获的全部精子或手术获取的睾丸精子总数少于卵子数时,剩下的卵子使用供精子IVF治疗。72对夫妇(73周期)共获取1117个成熟卵子,512个卵子用于夫ICSI,另外605个用于供IVF;与对照组相比,夫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组、隐匿精子症组和死精子症组的受精率都显著下降,分别为65.4%vs.83.2%(P〈0.001)、68.8%vs.75.5%(P〈0.05)、65.0%vs.85.2%(P〈0.05);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组的卵裂率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降低(96.4%vs.99.4%,P〈0.05),但优质胚胎率则无显著差异;隐匿精子症组和死精子症组的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尽管严重男性不育症所获精子经ICSI治疗后会显著降低受精能力,但已受精的胚胎发育潜能与对照组相比影响并不显著,临床结局令人满意。

  • 标签: 无精子症 隐匿精子症 胚胎发育 受精 不育症 死精于症
  • 简介:目的探讨非嵌合型克氏综合征患者生育遗传学意义后代的可行性。方法1例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男性患者,年龄29岁,多次精液分析提示无精子,查体双侧睾丸体积小,质硬,约2ml。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37.34IU/L,黄体生成素15.69IU/L,明显升高;睾酮2.13ng/ml,稍微偏低。查染色体核型为47,XXY,Y染色体微缺失正常,确诊为非嵌合型克氏综合征。行显微睾丸取术,同时配合女方取卵后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ICSI),随访1个月,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其配偶妊娠情况。结果显微睾丸取术中找到少量活动精子,次日女方取卵后行ICSI,3d后移植2枚新鲜胚胎。术后患者未出现阴囊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个月患者睾酮水平较术前偏低,但性功能未受到影响。女方移植后2周查血HCG,为801mIU/ml;移植后4周超声提示宫内早孕,单胎,胚胎存活。结论非嵌合型克氏综合征患者可通过显微睾丸取术获取精子,同时配合ICSI技术,生育自己遗传学意义的后代。

  • 标签: 克氏综合征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显微睾丸取精术 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植入前基因诊断
  • 简介:目的探索人类白细胞抗原A(HLA-A)基因在陕西地区回族非梗阻性无症(NOA)人群中的多态性分布及其与无症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技术(PCR-SBT),检测59例陕西回族NOA患者和61例回族对照男性人群中HLA-A的基因多态性分型,分析HLA-A的基因型分布特点及其与NOA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HLA-A基因在NOA患者和对照组人群中均呈高度多态性分布。在NOA患者组检测到19种HLA-A基因型,在对照组亦检测到19种HLAA基因型。与对照组相比,HLA-A^*26∶01基因型在NOA组高表达,也就是说,HLA-A^*26∶01基因型具有较高的NOA患病风险(OR=3.340,95%CI:1.045~10.670)。结论HLA-A^*26∶01基因型与陕西回族人群NOA发病风险明显关联,可能是NOA的易感基因型。

  • 标签: HLA-A 非梗阻性无精症 回族 基因多态性 PCR-SBT
  • 简介:目的:探讨温肾益降浊药治疗肾性贫血(RA)药效学机制及中医辨证施治规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采用腺嘌呤给大鼠灌胃7周建立肾衰竭模型,用相应药物治疗4周,观察各组大鼠用药后血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尿素氮(BUN)、肌酐(Scr)、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mRNA)表达量等指标变化。结果:温肾益降浊法中药能够改善BUN、Scr,提高EPO含量,使EPORmRNA表达明显增强。结论:温肾益降浊法中药通过提高骨髓有核细胞EPORmRNA表达量,增强慢性肾衰竭(CRF)时骨髓对内源性EPO反应性,达到抗RA的目的。

  • 标签: 温肾益精降浊法 慢性肾衰竭 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肾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