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环氧合酶(COX)-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口腔扁平苔藓(OLP)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OLP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OLP患者、20例口腔鳞癌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口腔黏膜组织(NOM)中COX-2、EGFR的分布和表达。结果:COX-2、EGFR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无表达或低表达;在扁平苔藓组和口腔鳞癌组均为高表达。结论:COX-2、EGFR在OLP伴异常增生表达逐渐增高,表明COX-2及EGFR与OLP的异常增生及癌变有关。

  • 标签: COX-2 EGFR OLP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托槽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 2月 -2018年 8月本院接诊且行口腔正畸治疗的病患 60例,用数字抽签法划分成研究、对照组( n=30)。研究组用无托槽矫治技术,对照组用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对比牙周指数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 96.67%,比对照组 76.67%高, P< 0.05。研究组菌斑指数( 0.51±0.24)分、牙龈指数( 0.81±0.16)分,比对照组( 0.87±0.39)分、( 1.42±0.51)分低, P< 0.05。研究组满意度调查结果:舒适度( 8.56±0.21)分、咀嚼功能( 8.35±0.18)分、美观度( 8.34±0.25)分、固位功能( 8.32±0.23)分,优于对照组( 7.28±0.19)分、( 7.62±0.11)分、( 7.39±0.17)分、( 7.68±0.15)分, P< 0.05。结论:于口腔正畸治疗中运用无托槽矫治技术,疗效好,牙周指数的改善明显,且舒适度强,建议推广。

  • 标签: 无托槽矫治技术 疗效 口腔正畸 牙周指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正畸治疗在上前牙埋伏阻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20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共计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额外给予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牙齿美观程度及咬合程度评分、牙周疾病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牙齿美观程度及咬合程度评分更高(P<0.05),牙周疾病发生率更低(P<0.05),生活质量更优(P<0.05)。结论:对于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口腔正畸治疗后患者牙齿异常情况少,牙周疾病发病率低,生活质量更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治疗 上前牙埋伏阻生 牙齿异常 牙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前牙埋伏阻生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中取94例,时间段为2019年7月-2021年11月。以盲选的方式,将9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口腔正畸治疗)、对照组(47例,常规治疗),总结2组的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好转率(95.74%)、治疗满意度(97.87%)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4.26%)较低,组间有差异(P

  • 标签: 上前牙埋伏阻生 口腔正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用于治疗口腔正畸疗效。方法:对本院牙科接收的口腔正畸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回顾和整理,选择其中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的60例患者纳入实验,根据随机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均有30例患者。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选择非种植体支抗进行治疗,实验组内患者则选择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治疗,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试验结果中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更优,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非种植体支抗治疗来说,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口腔正畸效果更为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口腔状况,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 口腔正畸 固定矫治器 正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两种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21年3月-2022年2月期间选择80例前来我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病人进行调研,所接受方式不同,按照不同方式将其归纳为2个小组,每组均纳入40例病人,并将其命名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其中常规组所采用的方式为可塑性纤维桩修复,研究组则采用预成纤维桩修复。总结与探究2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常规组修复成功率为75%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7.5%,组间对照差异明显,(P

  • 标签: 口腔修复 可塑性纤维桩修复 预成纤维桩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予以综合口腔护理干预预防儿童龋齿,观察并分析临床效果。方法 以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为研究时段,将其均分后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对照组)和综合口腔护理(观察组)的临床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儿童配合度为96.67%,组间数据信息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施综合口腔护理后,观察组3个月后龋齿发生率、半年后发生率、9个月后发生率、1年后发生率分别为3.33%、3.33%、6.67%、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在临床中具有一定不均衡性,P<0.05。结论 综合口腔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将其应用到预防儿童龋齿中,临床成效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预防 儿童龋齿 预防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口腔门诊复杂拔牙术护理中,选择应用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对本医院在口腔门诊接受复杂拔牙术的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前者在常规护理中加强人文关怀,后者应用常规护理,实施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将两组患者的SAS、SDS得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前,将其SAS、SDS评分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两组的数据较为相似(P>0.05);干预1个月后,前者该两项指标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口腔门诊复杂拔牙术护理中,选择应用人文关怀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应用。

  • 标签: 复杂拔牙术 口腔门诊 人文关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口腔种植护理配合中,选择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价值。方法: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对本医院60例口腔种植患者被平均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前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后者应用常规护理,实施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控制方面,两组数据差异很大,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6.67%、86.67%(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护理配合中,选择应用个性化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口腔种植 护理配合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日间全麻下小儿口腔医治过后的恢复状况及有关影响因子。方法:此次实验中共计筛选出了100例研究对象,其均来自我院,其就诊时间均为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之间,患者的年龄在2岁至6岁之间,以ASA标准为参考依据进行分级,其均在Ⅰ到Ⅱ级之间。从多方面分析评估患者在麻醉24小时之后的恢复情况。在分析影响恢复影响因素时,选定性别、年龄、麻醉时长等作为主要研究因素。按照性别划分,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按照年龄划分,分为三组,即小于36个月、36至48个月之间、大于48个月。以麻醉时长作为分组依据,可以分成三组,即小于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到三个小时之间、大于三个小时;以治疗的牙齿数为依据进行分组,可以分为三组,即小于12颗、12到15颗、大于15颗。以七氟醚用量为依据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小于15毫升、15到20毫升,大于20毫升。结果:麻醉后24小时,出现轻度咽喉痛、咳嗽以及声嘶的概率分别为17%、20%、25%。轻度、中度恶心呕吐的发生概率为7%、1%。牙痛的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即轻度、中度及重度,发生率为43%、12%以及1%。轻度低落、焦虑的发生概率分别为29%、20%。在根据性别分组的调查中发现,不同性别的小儿患者在咳嗽、恶心呕吐方面的发生概率存在较大的差距,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在根据麻醉时长进行分组的调查分析中发现,恶心呕吐以及情绪低落的组间对比差距明显(P<0.05)。在根据治疗牙齿的数量进行分组的调查分组中可知,咽喉痛、声嘶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年龄、七氟醚用量分组中的调查,未发现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性别、麻醉时间的长短、治疗牙齿量,会影响日间全麻下儿童口腔治疗的恢复情况。基于日间全麻,儿童口腔治疗后的恢复实效性仍有一定的提高空间。

  • 标签: 全身麻醉 儿童口腔治疗 恢复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日间全麻下小儿口腔医治过后的恢复状况及有关影响因子。方法:此次实验中共计筛选出了100例研究对象,其均来自我院,其就诊时间均为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之间,患者的年龄在2岁至6岁之间,以ASA标准为参考依据进行分级,其均在Ⅰ到Ⅱ级之间。从多方面分析评估患者在麻醉24小时之后的恢复情况。在分析影响恢复影响因素时,选定性别、年龄、麻醉时长等作为主要研究因素。按照性别划分,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按照年龄划分,分为三组,即小于36个月、36至48个月之间、大于48个月。以麻醉时长作为分组依据,可以分成三组,即小于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到三个小时之间、大于三个小时;以治疗的牙齿数为依据进行分组,可以分为三组,即小于12颗、12到15颗、大于15颗。以七氟醚用量为依据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小于15毫升、15到20毫升,大于20毫升。结果:麻醉后24小时,出现轻度咽喉痛、咳嗽以及声嘶的概率分别为17%、20%、25%。轻度、中度恶心呕吐的发生概率为7%、1%。牙痛的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即轻度、中度及重度,发生率为43%、12%以及1%。轻度低落、焦虑的发生概率分别为29%、20%。在根据性别分组的调查中发现,不同性别的小儿患者在咳嗽、恶心呕吐方面的发生概率存在较大的差距,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在根据麻醉时长进行分组的调查分析中发现,恶心呕吐以及情绪低落的组间对比差距明显(P<0.05)。在根据治疗牙齿的数量进行分组的调查分组中可知,咽喉痛、声嘶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年龄、七氟醚用量分组中的调查,未发现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性别、麻醉时间的长短、治疗牙齿量,会影响日间全麻下儿童口腔治疗的恢复情况。基于日间全麻,儿童口腔治疗后的恢复实效性仍有一定的提高空间。

  • 标签: 全身麻醉 儿童口腔治疗 恢复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予以综合口腔护理干预预防儿童龋齿,观察并分析临床效果。方法 以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为研究时段,将其均分后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对照组)和综合口腔护理(观察组)的临床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儿童配合度为96.67%,组间数据信息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施综合口腔护理后,观察组3个月后龋齿发生率、半年后发生率、9个月后发生率、1年后发生率分别为3.33%、3.33%、6.67%、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在临床中具有一定不均衡性,P<0.05。结论 综合口腔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将其应用到预防儿童龋齿中,临床成效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预防 儿童龋齿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口腔门诊复杂拔牙术护理中,选择应用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对本医院在口腔门诊接受复杂拔牙术的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前者在常规护理中加强人文关怀,后者应用常规护理,实施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将两组患者的SAS、SDS得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前,将其SAS、SDS评分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两组的数据较为相似(P>0.05);干预1个月后,前者该两项指标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口腔门诊复杂拔牙术护理中,选择应用人文关怀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应用。

  • 标签: 复杂拔牙术 口腔门诊 人文关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口腔种植护理配合中,选择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价值。方法: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对本医院60例口腔种植患者被平均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前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后者应用常规护理,实施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控制方面,两组数据差异很大,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6.67%、86.67%(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护理配合中,选择应用个性化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口腔种植 护理配合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错颌畸形患者的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作用。方法 我院就诊于2021年10月~2022年12月错颌畸形患者82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口腔正畸治疗)、观察组(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牙齿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吞咽功能、咀嚼功能、发音功能评分比较,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可以改善错颌畸形情况,治疗有效率高,使得患者吞咽功能、咀嚼功能、发音功能明显恢复,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错颌畸形 口腔正畸 修复治疗 咀嚼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牙周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口腔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内就诊的6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30例,心理护理联合口腔健康教育),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更低,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口腔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牙周炎患者症状,缓解负性情绪,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牙周炎 心理护理联合口腔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牙周疾病患者治疗时使用口腔健康教育护理并观察其效果。方法:观察患者为我科治疗得牙周疾病70例,观察开始于2021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12月,并且将患者分成教育组与常规组,教育组患者采取口腔健康教育护理,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教育组和常规组护理效果中,教育组满意为97.14%,常规组满意为80.00%;教育组疾病知识知晓率82.85%,常规组疾病知识知晓率是51.42%;(x2=16.289,p=0.009),结果有差异。结论:牙周疾病患者治疗时使用口腔健康教育护理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护理 牙周疾病 口腔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正畸治疗中支抗能够在其作用力下实现稳定发挥,微种植体属于新型支抗材料,整体具备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的特点。正畸治疗当中应用前景广阔,口腔正畸术中微种植体的稳定性以及疗效、品质之间具备密切关系,其中植入失败会为患者带来一定疼痛,使整体医疗费用增加。因此,应对其影响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减小有害因素,积极保证植入的成功率,使正畸治疗效果提升。

  • 标签: 微型种植体 支抗 口腔 正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