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鼻内筛切除术结合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以鼻息肉摘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鼻内筛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筛切除术结合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低,优于单项鼻息肉切除术治疗。

  • 标签: 鼻内筛窦切除术 鼻息肉摘除术 鼻息肉 疗效
  • 简介:大咯血是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主要危险是窒息和血容量减少,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率高达50%-100%,需要紧急处理。内科常规保守治疗疗效常常不令人满意。外科手术对大咯血疗效虽然肯定,但仅适用于少数局限性病灶,患者一般状况尚好者。我院目前已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11例,特报告如下。

  • 标签: 大咯血 治疗 支气管动脉栓塞 疗效 内科 病灶
  • 简介: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PAH))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肺小动脉收缩和增生重构为病理改变,导致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右心功能不全及至死亡的心血管疾病,有心血管系统的"恶性肿瘤"之称。美国NIH报道PAH的自然中位生存期仅2.8年,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的出现,诊治手段的提高,PAH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

  • 标签: 主题征文 肺动脉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5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除2例入院后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外,33例均行急诊手术或介入治疗。35例住院时间为(14.00±4.86)d,均顺利出院,随访2~2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早期诊断是关键,一旦确诊,应采取积极外科干预治疗。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血管闭塞 血栓切除术 导管插入术 外周
  • 简介:通过对694例双源CT冠状动脉影像分析,可以发现有效的护理是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和疾病诊断技术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双源CT 冠状动脉成像 护理
  • 简介:不同的降压药物有着类似的降低外周肱动脉血压的效果,但对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却有着显著的差异。随着人们对高血压认知的深入和新的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人们不仅关注降压药物对外周动脉血压的影响,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不同降压药物在降低中心动脉压方面的差异以及其临床意义。本文综述了公们对高皿压认知的简单过程、中心动脉压与外周动脉压的差异、中心动脉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以及钙通道持坑药、ACEI、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ARB等5类降压药物对中心动脉压的影响。

  • 标签: 中心动脉压 降压药 高血压 肱动脉压
  • 简介: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第一致病原因,该病病程凶险,残死率极高,被称为大脑内的“定时炸弹”,但如能及时诊治。绝大多数可获得永久性治愈。针对该疾病的这一特点,1998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刘建民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即将可解脱弹簧圈通过微导管送至动脉瘤腔内,栓塞动脉瘤,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开颅手术。至今,通过这一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已成功地治疗了颅内动脉瘤患者1500余例,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愈后。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重建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二军医大学 可解脱弹簧圈
  • 简介:冠状介入治疗已成为当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穿刺途径常经股动脉穿刺,但由于术后并发症多,病人更容易接受桡动脉穿刺。其优点不需卧床24h,不易引起腹胀、腰疼、背痛、尿潴留,术中不过多暴露病人,尤其会阴部,明显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术后也不易发生迷走反射,便于观察,缩短了住院时间。同股动脉穿刺相比较,经桡动脉穿刺,术后可迅速止血,减少了周围血管损伤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经桡动脉穿刺 介入治疗 术后并发症 经股动脉穿刺 护理 周围血管损伤
  • 简介:急性动脉闭塞发病急、发展快,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后果严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几年发病率逐渐增高。自1999年12月-2003年11月我们采用经皮球囊扩张和溶栓的方法治疗急性动脉闭塞28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急性动脉闭塞 介入治疗 经皮球囊扩张 溶栓疗法 尿激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高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住院与临床随访结果的影响。方法212例高龄(年龄〉75岁)患者,根据血运重建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PCI支架组149例和CABG组63例,记录其临床与造影特征、血运重建情况和住院临床结果等资料,并进行临床随访。主要观察终点为住院与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CABG组相比,PCI组的院内MACCE发生率较低(2.0%vs12.7%,χ2=10.3,P〈0.05);院内死亡率较低(2.O%V87.9%,χ^2=4.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BG组院内MACCE发生的风险显著高于PCI组(P〈0.05)。平均随访19个月(中位时间579d)显示,2组MACCE(17.2%VS13.7%,P=0.57)、再次血运重建(P〉0.05)、卒中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与CABG组相比,PCI组随访期间MACCE风险较低(P〈0.05)。结论与CABG相比,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院内及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高龄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心理护理对重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重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家属5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家属施加针对性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家属情绪状况更佳。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对重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家属负性情绪具有良好的影响。

  • 标签: 针对性心理护理 重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肠息肉经内镜下摘除后急性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 50 例 直肠息肉 患者 ,研究时间为 2017 年 02 月 1 7 日至 2018 年 04 月 0 4 日, 根据出血情况分为两组 ,即对照组 (未出血, 25 例 ) 、 观察组(出血, 25 例 ) 。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数据, 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息肉直径大于 2.0cm 、 有蒂息肉及息肉数目大于或等于 2 个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数据 , P < 0.05 。 结论: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息肉大小、 形态、数目均为 直肠息肉经内镜下摘除后急性出血的 重要 危险因素。

  • 标签: 内镜 结直肠息肉 急性出血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