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术后肩痛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以提高患者对肩痛的认知和对疼痛的耐受性,从而降低腹腔镜手术后肩痛的发生率和减轻疼痛的程度。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在全麻下行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3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肩痛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肩痛发生率比较,P〈0.05;疼痛程度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术后肩痛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心理行为稳定,可提高患者对肩痛的认知和对疼痛的耐受性,能有效预防及减轻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后肩痛。

  • 标签: 护理干预 异位妊娠 腹腔镜 肩痛
  • 简介:绝经后取环困难主要由于雌激素水平低落,内外生殖器萎缩、粘膜变薄失去弹性,窥阴器放置困难,阴道段缩短,甚至展平,宫颈弹性降低,操作时宫颈钳无处钳夹,宫口紧闭,有些患者探针不能进入宫颈而告取环失败。我院自1995年10月至1997年10月。对绝经后取环困难的11例患者,服用尼尔雌醇进行治疗后取环均成功。并且于取环后,同时刮取宫内膜,进行病检。结果有5例患者未刮出宫内膜,6例刮出宫内膜,病检报告为子宫内膜有增殖改变,我们认为尼尔雌醇在绝经

  • 标签: 尼尔雌醇 取环困难 绝经后 取出宫内节育器 子宫内膜 雌激素水平低落
  • 简介:目的: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评价左旋四氢巴马汀(l-tetrahedropalmatine,l-THP)对戒断期海洛因依赖认知功能的干预效应,为其在物质成瘾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设计,30名男性戒断期海洛因依赖在药物治疗前、后分别完成Go/NoGo反应抑制任务,同时行全脑fMRI扫描。年龄、文化程度相匹配的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完成相同试验任务。

  • 标签: 左旋四氢巴马汀 海洛因依赖者 干预效应 认知功能 戒断期 功能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通过对法国BIA10-2474临床试验Ⅰ期研究首次人体试验事件的详细介绍,为我国从事创新药物临床试验Ⅰ期研究首次人体试验以及相关临床试验研究的研究提供一些建议。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法国BIA10-2474临床Ⅰ期研究首次人体试验事件过程为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与结论对于创新药物临床试验Ⅰ期研究首次人体试验或相关临床试验研究,我国研究应该重视起始剂量的设计、对终止递增规则做出正确决策以及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最大程度地保证受试者的安全,提升整体临床研究水平。

  • 标签: 法国BIA10-2474 创新药物 首次人体试验 研究者 启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提出应对策略,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发生 方法:选择本中心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发生的103例无偿献血不良反应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献血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针对原因进行总结。结果:献血不良反应发生主要与精神紧张、环境因素、、空腹、晕血、疲劳、穿刺不顺、睡眠不足、采血时间长、饱腹、群体效应、长时间未补充水分有关,其中最主要因素为紧张和环境因素。结论:在无偿献血过程中,血站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献血献血前的知识普及,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献血紧张心理,献血场所布置应温馨舒适,减少与医院等医疗场所相似度,减轻献血心理压力,征询时加强对饮食休息等情况的问询并及时干预,从而进一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献血的安全。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献血 不良反应发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核磁共振增强检查接受全程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在我院医学影像科接受检查的125例老年核磁共振增强检查,将所有检查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全程精细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时间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检查时间较短,并且对护理工作评价较好、满意度较高。结论:老年核磁共振增强检查接受全程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增强检查 全程精细化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核磁共振增强检查接受全程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在我院医学影像科接受检查的125例老年核磁共振增强检查,将所有检查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全程精细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时间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检查时间较短,并且对护理工作评价较好、满意度较高。结论:老年核磁共振增强检查接受全程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增强检查 全程精细化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随着天气变冷、气温下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门诊腹泻患儿明显增多,医院的走廊里到处都是家长焦急等待的背影,本刊记者带着小儿腹泻的种种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李在玲主任医师。小儿腹泻病最常见于2岁以下儿童,根据病岗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其中感染性腹泻以轮状病毒肠炎为最多见。

  • 标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小儿腹泻病 儿科门诊 主任医师 非感染性腹泻 识别
  • 简介:血液流变学是由Copley等1951年首次提出,它是生物力学及生物流变学的分支,以人和动物体内血液流动和细胞变形,以及血液与血管、心脏之间相互作用,血细胞流动性质及生物化学成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包括血液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变形性、血小板聚集性、血小板黏附性等内容,血液流变学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中全血黏度是反映血液黏滞程度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血液流变学变化 生物流变学 全血黏度 血小板聚集性 血浆黏度 血小板黏附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病反复输血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之间,选取医院内的44例血液病反复输血患者以及44例健康体检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血液病反复输血患者作为研究组,而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小板阴性率,并根据研究组血小板抗体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且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矫正增加植数、输血无效率和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调查两组研究对象发现,对照组血小板抗体均为阴性,而研究组血小板抗体的阴性率约为55.3%。除此之外,调查研究组患者的阴性组和阳性组发现,两组患者在输注1h、24h后,血小板矫正增加植数、输血无效率和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均有一定的差异。结论血液病反复输血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

  • 标签: 血液病 反复输血 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输注
  • 简介:结核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最常见的可治愈的感染性疾病,也是HIV/AIDS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据估计,普通人感染了结核菌,一生患结核病的机会是10%,而HIV/AIDS感染了结核菌,每年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的机会为5%~15%。艾滋病患者因免疫功能缺陷,结核病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病毒感染者 抗结核治疗 疗效分析 结核杆菌 HIV/AIDS
  • 简介:目的探究建立RhD阴性供与红细胞-80℃深低温保存信息库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惠州市中心血站72558例无偿献血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RhD阴性供,建立RhD阴性供与红细胞-80℃深低温保存信息库,评价-80℃深低温保存信息库建立的价值。结果经检测,0d、21d、0.5年、1.5年不同深低温冻存时间下红细胞中2,3DPG水平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D阴性低温保存制备量、临床应用量、临床应用率逐年上升,不同年份之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D阴性红细胞-80℃深低温保存不会对红细胞血红蛋白功能造成影响,建立RhD阴性供与红细胞-80℃深低温保存信息库,能够有效缓解RhD阴性血缺少的弊端,制备量、临床应用量、应用率明显逐渐增高,为RhD阴性血患者提供相匹配的血液,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RHD阴性 红细胞-80℃ 深低温保存 信息库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定期检测血脂、脂蛋白[Lp(α)]、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起始hs-CRP正常参考值3mg/L为分界点分为CRP正常组(54例)与CRP升高组(66例),观察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CRP升高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高于CRP正常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慢性微炎症状态,CRP升高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血管 C-反应蛋白
  • 简介: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开始阶段,感染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症状,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

  • 标签: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患者 免疫功能
  • 作者: 刘劲松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荣县人民医院刘劲松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在该背景下致使我国肝炎患者人数逐年攀升,乙肝也成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而经临床研究证明:孕妇乙肝携带率已高达10%,由此可见在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怀孕期间必须对肝炎进行足够重视。经调查证明营养不足、妊娠反应、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均已成为肝炎复发的诱发因素,并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若出现用药不当现象,则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疾病。乙肝是现阶段导致孕妇肝功能异常的最主要病理性原因;据最新报道称约有98%的乙肝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英语教学中,有些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由于自身基础薄弱或学习方法不当,更易产生焦虑感,进而对学习兴趣、学习成绩造成影响。一些学者研究表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焦虑感与其英语学习成效呈现负相关关系。焦虑感的产生有学生本身的原因,也会受到教师、教材、同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是一个多维复杂的过程,并非一个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该文介绍学习焦虑感的研究进展,分析焦虑感的产生原因,提出降低或消除焦虑感的应对策略,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 标签: 英语教学 学习焦虑感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大庆地区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体细菌培养检验结果。方法:从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呼吸道感染中抽选2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病原体细菌分离培养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本次研究所选的260份老年呼吸道感染标本中,分离的阳性菌株共有179份,细菌培养检测阳性率为68.85%,其中,革兰阴性菌有100份(包括普通变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占比55.87%;革兰阳性菌有63份(包括屎肠球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占比35.19%;其他菌16份,占比8.94%。结论:病原体细菌分离培养检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是大庆地区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主要的致病性细菌,临床上需通过病原体细菌分离培养来甄别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致病菌,然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呼吸道感染者 病原体细菌培养 检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臀大肌及臀中肌肌力训练对老年全髋置换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共纳入50例患者,均为于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入院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臀大肌、臀中肌肌力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的髋关节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后的臀大肌肌力、臀中肌肌力。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训练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两组较训练前均有改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训练后,研究组患者的臀大肌肌力及臀中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全髋置换,对其进行臀大肌及臀中肌的肌力训练,不仅有利于提升其臀大肌及臀中肌的肌力,还可以促进其髋关节功能的改善,因此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 臀大肌 臀中肌 肌力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臀大肌及臀中肌肌力训练对老年全髋置换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共纳入50例患者,均为于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入院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臀大肌、臀中肌肌力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的髋关节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后的臀大肌肌力、臀中肌肌力。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训练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两组较训练前均有改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训练后,研究组患者的臀大肌肌力及臀中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全髋置换,对其进行臀大肌及臀中肌的肌力训练,不仅有利于提升其臀大肌及臀中肌的肌力,还可以促进其髋关节功能的改善,因此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 臀大肌 臀中肌 肌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