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提高白花油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法,DB-S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50℃,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量为lmL·min-1,分流比为100:1,离子源温度为200oC,接口温度为300℃,电离方式为EI。结果:芳樟醇在0.513—10.27ng范围内、樟脑在1.23~24.60ng范围内、薄荷脑在5.089—101.18ng范围内、水杨酸甲酯在7.032~140.64ng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芳樟醇的回收率为105.3%,RsD为2.O%;樟脑的回收率为103.5%,RSD为2.1%;薄荷脑的回收率为104.0%,RSD为1.5%;水杨酸甲酯的回收率为99.5%,RSD为1.5%。结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可对白花油中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简介:目的制订地龙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FoLLn-酚试和比色法鉴定地龙胶囊各理化性质,并测试三批样品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结果①碱性酒石酸铜还原糖试验本品呈现红色沉淀。②薄层色谱图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检出亮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相同的紫色斑点。③三批样品蛋白质类物质分别为41.8、40.6和41.0%,平均41.1%;故规定本品含蛋白质类物质不得少于38%。④总氨基酸以亮氨酸(C6H13NO2)计,三批样品含量为16.8-19.5%,故将其限度定为不得少于15%。结论选定的理化鉴别及蛋白质类物质和氨基酸检出限度规定能较好的控制本品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品检验的质量及控制进行分析,并提出策略。方法:选择需要检测的174份药品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包括研究组、参照组,各组纳入87份药品,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参照组不采取任何质量措施,仅接受常规检验,研究组接受质量控制,对检验情况展开分析。结果:研究组(95.40%)检验合格率显著高于参照组(85.06%),差异具有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造成不合格的因素主要包括设备因素、人为因素、检验环境因素等,两组中均以人为因素占比最高。结论:在药品检验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可促进检验合格率提高,有利于及时发现不合格情况并进行纠正,可保证药品质量。
简介:目的:建立心灵丸(蟾酥、人工麝香、冰片、体外培植牛黄、熊胆、人参、三七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处方中的珍珠;采用GC及TLC分别对处方中的人工麝香、冰片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结果:在GC图谱中可检测到与麝香酮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的色谱峰;在TLC图谱中可检出人参、三七等药材的特征斑点;华蟾酥毒基在0.0398~0.4776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精密度试验RSD=0.3%(n=6),平均回收率为100.18%,(RSD=0.5%,n=6);脂蟾毒配基在0.0419~0.5026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精密度试验RSD=0.6%(n=6),平均回收率为97.00%,(RSD=0.9%,n=6)。结论:所采用的方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复性良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简介:目的:建立通脑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西红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西红花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ZORBAXSB-C18柱(250mm×4.6mm,5μm),甲醇-水(48∶5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440nm,进样量10μL。结果:薄层鉴别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西红花苷Ⅰ在9.66~57.94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西红花苷Ⅱ在5.91~35.48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RSD=1.21%,n=9),99.4%(RSD=1.70%,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通脑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简介:目的:建立醒脑再造丸(黄连、冰片、木香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处方中的黄连、冰片和木香;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PhenomenexGemini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6:64);流速为1.0mL·min^-1;漂移管温度为105℃;载气流速:2.7L·min^-1。结果:TLC法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黄芪甲苷在0.486~2.43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1.7%(n=6),RSD=0.5%。结论:所建立的TLC和HPLC-ELSD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醒脑再造丸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