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双环醇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D-半乳糖胺(D—gaiactosamine,D—GaIN)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acutehepaticfailure,AHF)的保护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PS和GalN(LPS15ug/kg,GalN800mg/kg,ip)建立AHF小鼠模型。检测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及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记录动物24h死亡率。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FN-γ、IL-10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黏附分子ICAM-1,LFA-1表达,RT—PCR法测定肝组织CD14、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

  • 标签: 急性肝衰竭 小鼠模型 保护作用 LPS 双环醇 GalN
  • 简介:目的:观察经口给予脑脉利颗粒(NML)对实验性脑血栓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血栓诱导剂(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实验性脑血栓模型,观察致瘫时间和存活时间;大鼠右侧颈总动脉注入混合血栓诱导剂(ADP、凝血酶、肾上腺素)诱导脑血栓模型,测定脑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脑指数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等。结果:NML可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小鼠偏瘫发生时间和死亡时间,减轻偏瘫症状;NML能显著降低大鼠脑血管通透性、右侧脑指数、脑含水量以及右/左脑半球湿重之比,降低大鼠右侧大脑半球MDA含量,增加SOD活性;改善大鼠右侧近脑室周围组织结构紊乱现象。结论:NML对实验性脑血栓后缺血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标签: 脑脉利颗粒 脑血栓 脑水肿 抗氧化应激
  • 简介: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大鼠急性心肌硬死(AMI)时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复制AMI模型。术前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及地塞米松,于结扎后2h、4h、8h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心脏缺血区心肌细胞内Bcl-2、Bax的表达情况,免疫抑制法检测血清心肌酶水平。结果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第4h、8h,地塞米松组Bcl-2蛋白表达的阳性心肌细胞数明显高于AMI组,P<0.01,而Bax蛋白表达的阳性心肌细胞数明显低于AMI组,P<0.01。地塞米松组2h、4h、8h血清CK-MB、α-HBDH含量显著高于AMI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促进AMI时心肌细胞内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减少心肌酶的漏出,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 Bcl—2 BAX
  • 简介:目的探讨杜仲多糖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丹参片预处理组、杜仲多糖预处理组。监测各组兔血清心肌酶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水平的变化。结果杜仲多糖预处理组心肌酶、SOD、MDA含量与缺血再灌注组、丹参预处理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杜仲多糖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能够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心肌缺血 缺血再灌注损伤 杜仲多糖 杜仲
  • 简介:自1986年Murry等[1]在犬心模型上证实预先给予几次短暂心肌缺血/再灌注(I/R)能提高心肌对随后长时间冠脉阻断所致损伤耐受力,并称此现象为缺血预适应(ischemicprecondition,IP).在随后人们大量的研究中发现多次短暂I/R不仅对心脏随后长期I/R损伤有保护作用,而且对肝脏及其它器官I/R损伤同样有保护作用.IP对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腺苷、蛋白激酶C以及热休克蛋白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就IP对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主要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肝脏缺血 预适应 再灌注
  • 简介:目的:研究降糖复方含药血清对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H2O2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氧化损伤模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测定细胞活力、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NO含量以及内皮素(ET-1)含量。结果:降糖复方含药血清可明显改善氧化损伤的ECV304细胞形态学变化,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力、增加NO释放、减少ET-1释放。结论:降糖复方含药血清能对抗H2O2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 标签: 降糖复方 含药血清 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松花粉对甘油诱发大鼠急性賢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双侧后肢注射50%甘油溶液(10mL·kg^-1)诱发大鼠成急性肾衰竭模型,检测大鼠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的含量,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谷耽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测定肾组织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HE染色观察肾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Scr和BUN的含量明显上升,肾组织中SOD的活性和GSH的含量显著降低,MDA的含量显著升高;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模型组大鼠肾小管损伤明显,肾皮质细胞部分脱落,肾小球肿胀,间质炎性侵润明显.给予松花粉治疗后,可显著降低ARF大鼠血清Scr和BUN,升高肾组织中SOD的活性、GSH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同时发现,松花粉可明显降低肾组织中NO的含量和iNOS的活性,并显著降低肾组织损伤.结论:松花粉对甘油致大鼠ARF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NOS的活性,降低体内NO过多产生,降低NO相关的脂质过氧化过程有关.

  • 标签: 松花粉 急性肾衰竭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氧化应激
  • 简介:目的合成了带有保护基的氨基烷基亚磺酰双内酯,此类化合物是一种有用的化学反应中间体,并且有可能作为蛋白酶体抑制剂的药效团。方法综合使用多种有机合成反应,包括还原反应、氧化反应、Wittig烯化反应、氧化成邻二醇的反应等。结果探索出一种合成保护的氨烷基化亚磺酰双内酯化合物的方便方法,此方法也适用于合成其他取代基的五元或六元环亚磺酰双内酯。结论从四种不同的带有保护基的氨基酸合成了四个带有保护基的氨烷基亚磺酰双内酯。

  • 标签: 蛋白酶体抑制剂 保护的氨烷基亚磺酰双内酯 合成
  • 简介:摘要:本文从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内涵与意义、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现状和困境、在《中医药法》背景下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思考等方面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进行初步的探讨。

  • 标签: 中医药法 传统知识 保护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位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中保护锁骨上神经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80例锁骨骨折患者,于2017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均行复位固定治疗,按术中是否保护锁骨上神经分组,离断组与保护组各40例,对比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保护组有更短的骨折愈合时间、更高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更小的皮肤感觉障碍面积,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骨骨折复位固定治疗时,采取保护锁骨上神经方式有着更佳的治疗效果,利于患者肩关节功能良好恢复。

  • 标签: 锁骨骨折 复位固定术 保护锁骨上神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在初产妇 分娩中 的应用 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初产妇 88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4 例。对照组采用会阴无保护方法进行分娩,观察组采用 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进行分娩。观察两组会阴裂伤情况 、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 Apgar 评分 。结果 观察组会阴裂伤及会阴侧切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初产妇采取 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既可以减少产妇的损伤,对母婴均无损害,可以临床推广。

  • 标签: 会阴无保护 无痛分娩 初产妇 分娩
  • 简介: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对肠缺血再灌注的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肠系膜上动脉夹闭1h-灌注2h的方式复制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大鼠损伤的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丹参酮ⅡA(5,10,20mg/kg)组,各组于缺血前20min舌下静脉给药,测定再灌注后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SOD活力、MDA和NO水平,并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前者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的SOD活力降低,MDA和NO水平升高,经镜检发现大鼠肺脏组织中有明显的组织形态学的损伤;丹参酮ⅡA组与模型组相比,前者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大鼠SOD活力,降低MDA及NO水平,减轻大鼠肺组织中形态学的损伤。结论:丹参酮ⅡA对肠IR所致肺组织损伤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地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自由基清除作用、减轻中性粒细胞聚集及活化、抑制大量NO释放有关。

  • 标签: 丹参酮ⅡA 肠缺血再灌注 肺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银丹心脑通软胶囊(YXC)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两种模型,MTT法测定YXC预处理后HUVEC存活率,探讨YXC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YXC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YXC内皮保护的作用机制。结果YXC的最大无毒浓度为500μg·mL^-1。将250、125、62.5μg·mL^-13个浓度作为YXC的实验浓度;YXC孵育24h后可明显升高Ox-LDL诱导的HUVEC的存活率(P〈0.05),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YXC孵育24h后可明显升高TNF-α诱导的HUVEC的存活率(P〈0.05)。250和125μg·mL^-1YXC可显著降低HUVEC细胞的凋亡率。结论YXC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损伤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观察人参健心胶囊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高脂膳食建立胰岛素抵抗Wistar大鼠模型,分为人参健心胶囊高、低剂量组,二甲双胍治疗组,模型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疗程6周。以李氏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评价胰岛素抵抗,对照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指标,光镜下观察主动脉血管内皮形态。结果人参健心胶囊高、低剂量治疗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治疗后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升高,NO明显升高,ET-1明显降低。光镜下观察人参健心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组内皮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内皮损伤严重。结论人参健心胶囊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对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人参健心胶囊 胰岛素抵抗 血管内皮 实验研究
  • 简介:颧骨、颧弓骨折在头面部外伤骨折中较为常见,手术复位后如无有效地固定固位措施,常可发生轻重不等的骨折段塌陷移位,以致影响面容美观及开口受限。以往文献曾介绍金属杆与复位的骨折骨段共同缝合固定及石膏帽牵引、微形钢板内固定等方法。作者设计、制造的拱桥式骨折骨固位保护架,近年临床治疗10例颧骨、颧弓病人均获满意疗效。1材料与方法

  • 标签: 颧弓骨折 保护架 拱桥 临床应用 手术复位 折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