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猪场疫病趋于复杂化,养猪业疫病控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猪场一般采用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免疫注射、用药等措施控制疫病的发生。但由于各种因素引起免疫失败而导致猪群的发病率上升的案例在猪场经常发生,尤其是仔猪,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规模化猪场构建一个生物安全体系。防范有害病源的浸入、传播,降低感染压力.减少药物和疫苗的使用,为提供一个安全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善动物亚健康状况.提高动物生长和生产性能.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是21世纪养殖业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消毒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猪场的许多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消毒工作来达到杀灭和抑制其传播的效果。因此,养猪场更应重视消毒工作.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在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的同时,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消毒药物,定期对猪场进行严格的消毒。

  • 标签: 规模化猪场 生物安全体系 消毒工作 安全程序 饲养管理 动物生长
  • 简介: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技术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染色体上物理定位DNA序列的技术。本文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流程,综述了近年来FISH技术在鱼类基因定位方面的应用,如来源于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artificialchromosome,BAC)文库的单拷贝基因的定位、核糖体基因和组蛋白基因等中度重复序列的定位、着丝粒特异序列和性别特异序列等高度重复序列的定位以及其他重复序列的定位等,用于研究特定基因定位、性染色体鉴定及种间杂交等遗传学问题,并展望了此技术在定位鱼类经济性状相关标记或基因、性别相关标记或基因及种特异染色体标记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鱼类 基因定位
  • 简介:二氧化氯(ClO2)又称百毒清,二氧化氯既是一种氧化剂,又是一种含氯制剂。继第一代消毒剂漂白粉、第二代消毒剂优氯精、第三代强氯精后,被称之为第四代消毒剂。是世界公认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A1级广谱、安全、高效消毒剂。是目前水产养殖中一种新型消毒剂。已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病害防治。二氧化氯含有效氯含量是漂白粉的9倍、是二氯异氰尿酸的4.2倍。

  • 标签: 水产养殖业 二氧化氯 应用 世界卫生组织 二氯异氰尿酸 消毒剂
  • 简介:肌肉生长和品质是目前猪肉分子遗传基础研究的两个重要内容,通过候选基因法和基因组扫描法已鉴定出多个影响猪肉生长和品质的功能基因及若干QTLs,但是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均表现出某些不足。表达谱基因芯片是基因芯片的一种,它具有大规模、高通量、缩微和平行处理等优点,为猪肉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了一项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将对表达谱基因芯片的原理、分类、技术流程、优点和在猪肉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存在问题作一综述并时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基因芯片 表达谱 猪肉基因组 应用
  • 简介:骨条藻是渔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浮游藻类之一,学名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属于硅藻门、中心纲、圆筛藻目、骨条藻科、骨条藻属。细胞呈透镜形或圆柱形,直径为6—7微米,与邻细胞的对应刺相接组成链状群体。骨条藻是一种广温、广盐的近岸性硅藻,在盐度7~50‰、水温10~34℃中均能生长繁殖,具有营养丰富,易培养等特点,是对虾育苗初期理想的生物饵料。近几年,随着牡蛎工厂化育苗的发展,逐步被应用为牡蛎幼体中后期的生物饵料,解决了夏秋季节南方地区单胞藻培养青黄不接的难题。

  • 标签: 中肋骨条藻 单胞藻培养 工厂化育苗 应用 牡蛎 生物饵料
  • 简介:采用两步间隔输精法,输精时先用1~2滴精液滴于母猪鼻端,然后把输精管插入生殖道尽量深处来回抽动数次。再将1头份精液分作两步输入.第一次输入授精量的一半,间隔20-40min后,再输入剩余精液。结果表明(1)间隔输精比常规和今明二次输精,精液倒流明显减少13,68和14.7个百分点(P〈0.01);(2)受胎率和产仔数间隔输精与今明二次输精无显著差异(P〉0.05),二者比一次输精相应提高12,10、13,48个百分点和1.34、1.17头,差异明显(P〈0.01)。间隔输精可明显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和产仔数,方法简单实用有效。

  • 标签: 母猪 精液滴鼻 间隔输精
  • 简介:三、利生素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一)池塘养鱼的应用1.土池养殖海鲈鱼效果:广东斗门县白藤湖农业发展公司陈锦华96年养殖鱼塘两口,每口鱼塘面积8亩。其中有一口养殖海鲈成鱼,6月中旬开始发生鱼病,6月28日投放利生素以后,池水呈亮丽的绿色,水面和池边丝藻、水沫消失,鱼的摄食强度增加,

  • 标签: 水产养殖病害 有益微生物 鱼塘 海鲈 土池养殖 池塘养鱼
  • 简介:鱼粉通常是由食用价值较低的鱼类,以及鱼品加工厂的废弃物(如鱼的头、尾、骨、鳍、内脏等)加工而成的。鱼粉生产有干法压榨、湿法压榨和萃取法等几种制造方法。

  • 标签: 鱼粉 鱼类 食用价值 压榨 内脏 加工厂
  • 简介:长期以来,微生物学技术基本上都是以巴斯德、柯赫等提出的纯培养概念为指导思想进行研究。即使到了70年代初期,微生物学工作者在研究和发展微生物学技术的全过程中,无论是手操作、机械化或自动化的方法,始终是围绕着纯培养的概念进行。而鱼类病原微生物的研究也只是徘徊在纯培养的技术上:经过近10多年的努力,在微生物诊检技术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 标签: 纯培养 鱼病 机械化 鱼类 病原微生物 应用
  • 简介: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型活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对改良水质、增强水生动物抵抗疾病能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应用范围也愈加广泛。2007年,叶县鱼场在培育大规格鲢鳙鱼种上作了对比试验,有效地证明了微生态制剂能提高鲢鳙鱼的成活率,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生长率。2008年在整个鲢鳙鱼苗种培育上进行了广泛应用.效果十分明显.

  • 标签: 微生态制剂 苗种培育 鲢鳙鱼 鳙鱼种 应用 规格
  • 简介:单边带通信是为了提高效率和节约频谱,利用调幅信号的一个边带进行通信的方式,它与一般调幅通信相比,具有占用频带窄,功率有效利用率高,抗干扰性强,以有声语言的形式,通信效果好等特点,在海洋渔业中推广应用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海洋渔业 占用 节约 通信技术 方式 推广应用
  • 简介:甲壳素(chitin)又名几丁质。是自然界中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一种多糖,同时。也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其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节肢动物(主要是甲壳纲如虾、蟹等,含甲壳索高达58%~85%)、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海藻及真菌等中,另外在动物的关节、蹄、足的坚硬部分,肌肉与骨结合处,以及低等植物中均发现有甲壳素的存在。

  • 标签: 甲壳素 壳聚糖 衍生物 应用 节肢动物 有机化合物
  • 简介:PCR-DGGE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研究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有效工具。在世界水产养殖业的养殖系统微生态学、肠道细菌微生态学和益生菌研究中都取得了一系列的应用成果,而在我国冷水鱼的研究中应用还较少。本文介绍了PCR-DGGE技术的特性及其在世界水产养殖业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我国冷水鱼微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冷水鱼微生态学 应用前景
  • 简介:鱼类组织胚胎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应用型本科院校鱼类组织胚胎学教学的改革与探讨,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应用型本科 鱼类组织胚胎学 教学 改革
  • 简介:利用流式细胞仪对鲤鱼、银鲫、黄颡、牙鲆等淡水和海水鱼类进行了DNA含量测定或倍性分析。通过几百个样品的测定和分析,认为流式细胞仪在DNA相对含量测定和倍性分析上结果比较稳定一致,可以用于大量样品的测定分析。同时对待测样品的保存、处理及上样量等进行了一系列比较研究,找出最好的保存方法、最简便的样品处理方法和最少的上样量。流式细胞仪在水生生物的遗传育种、种群分化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DNA含量测定 倍性分析
  • 简介:前言:中国著名水产专家王武教授指出:水产与水稻结合是1+1=5的工程,即水产加上水稻等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水产+水稻就是在水稻田中放养可以与水稻共生的河蟹类、虾类、鱼类。水稻获得了增产——粮食安全;

  • 标签: 水稻田 生态农业技术 生物链技术 佳木斯地区 水产专家 应用
  • 简介:我国的对虾养殖自1993年虾病大面积暴发流行以来,年产量一直徘徊在顶盛期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从那时起,虾病的防治攻关一直是水产科研的重要课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及生产实践,人们对虾病的发生机理及其防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本文

  • 标签: 虾病防治 病原生物 对虾病害 对虾养殖 生产实践 养殖生产
  • 简介:南美白对虾养殖,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在全国范囤内迅速推广,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随着池塘的老化,水质污染程度的加剧和环境保护的不足,追求养殖密度增大等原因。南美白对虾疾病发病宰也随着提高,达到难以控制的地步。为了做好垦区南美白对虾疾病防治工作,我都于2004年4月与省微生物研究部门合作,

  • 标签: 南美白对虾 虾养殖 应用效果 养殖密度 池塘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