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离获得降酸能力强的酿酒酵母菌株.为高果酸果酒酿造与果酒生物降酸提供优良酵母菌资源。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从自然发酵的枇杷酒和刺葡萄酒中分离酵母菌;通过发酵特性及酸代谢降酸试验,筛选降酸能力强,能同时降解苹果酸和柠檬酸的优良酵母菌JP2和J4;采用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85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法进行鉴定。结果及结论:酵母菌JP2与J4分别被鉴定为酿酒酵母JP2、酿酒酵母J4,其被应用于“解放钟”枇杷酒和葡萄酒发酵.分别使总酸下降了16.60%、11.07%和13.76%、8.59%,其降酸能力水果品种间存在差异。

  • 标签: 枇杷酒 刺葡萄酒 生物降酸 酵母菌 分离 鉴定
  • 简介:介绍酵母扩培过程和技术要点,目前酵母扩培系统水平分析,对于菌种保存,实验室扩培和车间现场扩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 标签: 水平分析 改进 酵母扩培系统 啤酒
  • 简介:主要研究在各种条件下啤酒酵母对重金属铜离子吸附的可行性。以及不同条件对吸附过程的影响。通过测量实验前后铜溶液的吸光度,然后在标准曲线上找到相应的吸光度求得溶液中铜的含量,得出前后铜含量之差算出去除率。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4.5,加菌量0.05g为最佳吸附条件。

  • 标签: 酵母菌 吸附 CU^2+ 吸光度 去除率
  • 简介:目的:筛选性状优良的野生酿酒酵母,对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的酵母菌进行分离鉴定,探讨葡萄自然发酵期间酵母菌群的变化。方法:利用WL培养基,对分离自吉林松源的"双红"、"双优"、"霞珠"和"黑塞比尔"4个葡萄品种自然发酵液的245株酵母进行初步鉴定,并对其中的120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利用WL培养基可将245株酵母分为6个营养类型,结合酵母菌菌株5.8S-ITS区域的RFLP分析,4个葡萄品种的自然发酵液中共有5种酵母,分别是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uvarum)、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粘红酵母(Rhodutorulaglutinis)、陆生伊萨酵母(Issatchenkiaterricola)和假丝酵母属的Candidasorbosa。结论: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的比例是不断变化的,"双优"品种的自然发酵液中可能存在性状优良的野生酿酒酵母

  • 标签: 葡萄 酵母 自然发酵 WL培养基 5.8S-ITS区域RFLP分析
  • 简介:以酿酒酵母为原料,采用酶解和超声辅助碱法提取,再经过浓缩除盐和喷雾干燥制得酵母水溶性β-葡聚糖。运用薄层色谱法、红外光谱法、刚果红试验、分子排阻凝胶色谱及体外实验对酵母水溶性β-葡聚糖的理化性质和益生元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酵母水溶性β-葡聚糖是由单一的葡萄糖结构单元组成,以β-1,3糖苷键连接,具有3股螺旋结构和抗氧化活性,其重均分子质量为40.8ku。体外益生元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酵母水溶性β-葡聚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抗胃酸和人体消化酶的水解,利于有益菌群提前进入对数生长期,且能够促进益生菌增殖,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益生元。

  • 标签: 酵母水溶性β-葡聚糖 三股螺旋结构 抗氧化 益生元
  • 简介:安琪酵母上海总部揭牌仪式于2009年11月18日,在上海松江总部基地隆重举行。中国发酵工业协会、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中国粮油学会等行业协会、学会的领导及专家100余人到会祝贺。

  • 标签: 安琪酵母 行业协会 工业协会 总部 上海 焙烤食品
  • 简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酵母菌株的生物制剂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如用其替代杀菌剂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产品的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保证食品安全.本文介绍了酵母对病原微生物的拮抗作用机制,并对影响拮抗剂使用效果的一些重要因素,以及对如何提高拮抗效果的措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该领域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 标签: 酵母生物制剂 果蔬 采后病害 形成 病原微生物 拮抗作用机制
  • 简介:为获得降解柠檬酸并应用于含酸量较高的猕猴桃果酒发酵的优良菌株,以实验室保藏的来自中国宁夏、新疆、陕西和甘肃地区,经26SrDNAD1/D2区序列分析法鉴定的84株非酿酒酵母为材料,分别采用柠檬酸培养基、YPD-柠檬酸培养基和TripleM模拟汁进行降酸能力和发酵性能筛选,并通过猕猴桃果酒发酵,对优良降酸菌株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共有5株非酿酒酵母在前期筛选过程中表现出优良降酸能力和发酵性能,分别为东方伊萨酵母M100、M130、B6-1、B4-19和克鲁维酵母GS1-1。其中,菌株M130在猕猴桃发酵试验中综合评价最优,能够将猕猴桃13.12g/L的柠檬酸降到10.74g/L,降酸率达18.12%,显著高于其它菌株,且发酵结束后酒体澄清、透明,香气浓郁。本研究中所获菌株M130为果酒降酸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 标签: 柠檬酸 非酿酒酵母 筛选 发酵 猕猴桃
  • 简介:采用WL营养琼脂培养基和Interdelta指纹图谱分析以及UPGMA聚类分析,对接种工业酵母RC212的黑比诺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分离的63株酵母进行种类区分与鉴定,并对其中的49株酿酒酵母单菌落进行菌株区分,以监控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类和动态变化,明确工业酵母是否主导发酵过程,探讨野生酿酒酵母与工业酵母之间的竞争性,为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接种发酵过程中共分离得4种不同培养类型的酵母菌,分别是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uvarum)、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pulcherrima)、红冬孢酵母(Rhodotorulamucilaqinosa)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用Interdelta指纹图谱将酿酒酵母区分为3种基因型,包括2种野生酿酒酵母和已接种的工业酵母RC212。工业酵母在发酵初、中、后期分别占酿酒酵母的6.25%、18.75%、100%。工业酵母在发酵末期才成为发酵优势菌,野生酿酒酵母在发酵初期和中期都位据优势地位,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 标签: 葡萄酒接种发酵 酵母菌 WL营养琼脂培养基 Interdelta指纹图谱
  • 简介:在啤酒酵母生长过程中,除需碳源、氮源和生物素外,还需要Na^+、K^+、Mg^2+、Ca^2+等无机金属离子作为生长因子。生物细胞中许多生理代谢活动都与金属离子的作用密切相关。这些无机离子都是从外界营养环境中通过跨膜运输进入胞内的。酵母细胞营养环境中Na^+、K^+、Mg^2+、Ca^2+等的含量及其变化直接影响着啤酒酵母的生理代谢,发酵周期以及发酵产物的种类和数量,最终从宏观上决定了啤酒的种类和风味。国内外最近几年来,从无机离子角度研究啤酒酿造的报道日益增多。本文从啤酒

  • 标签: 生理代谢 营养环境 生长过程 MG^2+ 种类 氮源
  • 简介:对分离的一株产纤维素酶的假丝酵母进行了研究.为了探讨培养基中碳源对该菌株产纤维酶的影响,文章以蔗糖、葡萄糖、山梨糖、木糖、果糖等可溶性和细菌纤维素、蔗渣、椰棕、玉米芯等不可溶性碳源分别进行了产酶效果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纤维素0.9%、椰子水5%、(NH4)2SO40.2%;KH2PO40.1%、MgSO40.05%、CaCl20.03%、pH自然,作为产酶培养基,所产纤维素酶活可达76.68U/mL.

  • 标签: 假丝酵母 碳源 纤维素酶
  • 简介:为建立红枣中氯吡脲(4-CPPU)和霉酸(GA3)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方法(HPLC-MS),用甲醇超声波提取法提取,经Sep-pakRVac3cc(200mg)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使用AgilentSBC18色谱柱(50mm×2.1mm,1.8μm)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离子扫描模式下做HPLCMS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在建立的检测方法条件下,氯吡脲和霉酸均在10~100ng/mL检测范围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氯吡脲和霉酸的检出限均为7ng/mL,定量限分别为22ng/mL和25n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5%和93.3%,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7%和3.8%,达到检测要求。该方法可用于红枣中氯吡脲和霉酸的残留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质谱(HPLC-MS MS) 红枣 氯吡脲 赤霉酸
  • 简介:发酵基质中长链脂肪酸物质(C14-C18)是影响酿酒酵母生长代谢的重要营养成分。本文重点阐述外源长链脂肪酸对酿酒酵母脂肪酸代谢、生长繁殖,抗逆性和产生香气化合物的影响,以及在葡萄酿酒产业的应用,以期为葡萄酒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脂肪酸 酿酒酵母 生长繁殖 抗逆性能 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