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伊迪·华顿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为最后的“文学贵族”。她的小说多侧重于描写维多利亚时代末期纽约社会顶层的一个特殊人群——老纽约。华顿的早期小说《欢乐之家》讲述了该背景下主人公莉莉·巴特被上流社会抛弃和牺牲,最后孤独死去的故事。本文从古老的道德命题入手,重新从社会学、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华顿对当时社会道德危机的应对,分析了华顿对理想社会的知识和情感关注。

  • 标签: 伦理 习俗 社会达尔文主义 理想国
  • 简介:为文之道,在于有感而发,言之有物。然造文之精妙,则在于心语如歌,诗意飘落。云南文山州彝族作家周祖平的散文既让我们感受到立体、丰厚、富有生命实感的审美品格,也让我们捕捉到了诗意的光亮,那游走于文辞间的丝丝灵动隐隐约约,锦上添花,让人有一种如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的“惊讶的快乐”。

  • 标签: 审美品格 法国思想家 文学天地 云南文山州 彝家 少年时代
  • 简介:英国著名小说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莱辛2013年11月17日在伦敦家中与世长辞,享年94岁。莱辛是迄今为止获奖时最年长的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是历史上第11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莱辛 诺贝尔奖获得者 去世 歌唱 天堂
  • 简介:一继多萝西·L.塞耶斯和阿加莎·克里斯蒂以来最伟大的侦探推理小说家菲丽·多萝茜·詹姆斯(PhyllisDorothyJames,以下简称P.D.詹姆斯)于2014年11月27日在英国牛津的家中与世长辞,享年94岁。P.D.詹姆斯的出版商Faber&Faber对外宣布了这一消息,盛赞其成就的同时表达了深深的哀伤:“今天是我们最为悲伤的日子。失去P.D.詹姆斯这位世界著名作家,我们的悲恸之情难以言表。

  • 标签: 犯罪小说 侦探推理小说 克里斯蒂 FABER 阿加莎 奥斯丁
  • 简介:本文讨论了露·尾关的小说《食肉之年》所提出的诸多复杂的真实性观念,认为:杂糅性乃是该小说所呈现的21世纪初期决定性的核心身份特征。基于一系列全球化理论,本文认为,这部小说提出了一些极其艰深难以回答的问题,即全球化时代的身份政治问题。从多个方面来看,小说的开放式结尾留下了很多空白,阐释空白正是本文的目标所在。

  • 标签: 露丝·尾关 全球化 杂糅 多元文化主义 跨国传媒
  • 简介:本文分析了露·尾关的第二部小说《大千世界》所探讨的食品政治和性别政治,认为这部小说表现的为生物多样性和社会多样性而进行的抗争深深地隐含在有关男权控制女性生育和性行为的问题中。《大千世界》表现了企图对土豆进行遗传学控制的跨国公司大佬和反对生物遗传工程的食品激进份子之间的紧张关系,同时彰显了两者之间的冲突对于生育正义、性行为问题、多样性与自由生长而言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小说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主流环境主义者与妇女生育权倡导者之间的诸多鲜明的结合点。

  • 标签: 露丝·尾关 跨国主义 环境正义 女性生态批评 食品
  • 简介:2012年11月15日,第63届美国全国图书奖公布,路易·厄德里克以《圆屋》获得该年度的小说奖。

  • 标签: 图书奖 德里克 小说 美国
  • 简介:《圣阿格尼之夜》是在当代济慈研究领域最具争议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如何理解诗中波菲洛和玛德琳之间的关系成为西方针锋相对的两派学者的分水岭。以瓦瑟曼为首的学者认为两位主人公之间是纯真的爱情关系,而以斯蒂灵杰为首的另一派则认为两位主角并非传统意义上浪漫、纯洁的恋人,而是类似莎翁《辛白林》中的“亚西莫和伊墨琴”,体现了男性对女性的欺骗与凌辱。本文从两派学者的基本观点出发,联系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基于两派观点衍生出的形形色色的文本解读,从历史的角度为这首诗的文本阐释勾勒出清晰的边界,并试图从中归纳出济慈诗歌文本阐释的一般规律。

  • 标签: 济慈 《圣阿格尼丝之夜》 文学解读 边界
  • 简介:伊迪·华顿(EdithWharton,1862-1937)被誉为"世纪之交的风俗小说家",因其作品对美国纽约上层阶级腐朽和丑陋本质的揭露而著称于世.这位出身纽约豪门的女作家深谙其中的规则和"社会符号".这个小团体在华顿的笔下被冠名为"老纽约"社会.在对"老纽约"旧传统由全盘批判到既反抗又肯定的过程中,华顿完成了自己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变迁.

  • 标签: 中的女性 之中继承 人物分析
  • 简介:2007年诺贝尔奖得主多丽·莱辛是位高产作家,她笔下最善于表达的,是对边缘人的人性扭曲和禁锢进行勾勒。以往的研究很少寻找到她文本创作的真实原因,从多丽·莱辛本人的经历和笔下的人物塑造;从童年、家庭和爱情、战争三个方面可以纵深挖掘作者文本形成的源泉以及创作起点,可看出多丽·莱辛所有的作品都与她自身经历的同构。多丽·莱辛所追求的,是人性自发突破桎梏寻求解放的过程,是边缘人在人性扭曲后的人道觉醒。

  • 标签: 多丽丝·莱辛 边缘人 人性 禁锢与解禁
  • 简介:英国著名女作家莱辛不仅在写实小说方面有卓越的成就,而且在科幻小说创作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读者耳熟能详的是她描写非洲生活中爱恨情仇的“野草在歌唱”,描绘女性追求个性解放,探寻生活真谛的“金色笔记”,但对其科幻小说了解甚少。莱辛的科幻小说总体上在科学技术方面没有什么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读者在阅读中一般不会像阅读“哈利波特”,“科学怪人”,“海底两万里”,“三体”等现代科幻小说一样饱尝炫目缭乱的技术盛宴,获得强烈的阅读愉悦感。技术奇迹在莱辛的科幻小说中只是穿越不同空间,跨越岁月长河,过去,现在,未来交织成网,人们是网中的蜘蛛,挣扎者有,逃脱者有,灭亡者也有。规训教导,悔过自新,皈依圣者等等成为了故事的核心。其科幻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弱化技术至上,强调高技术生活中人的思想感情发展。莱辛的科幻小说充满了救赎和自我救赎的诉求,而“三、四、五区间的联姻”正是这样一部科幻小说。

  • 标签: 科幻小说 女性主义 莱辛 联姻 区间 科学技术
  • 简介:由20世纪初开始,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文在美国形成一个文学小传统。这些英译文则是这个小传统的经典,其文本改写的成分相当大,包括适合本土的选择,注入本土的因素,及对中国文化的想象与憧憬。这个小传统的经典本身倒成为一些美国作家的重要读物,也成为他们诗歌创作的灵感和诗作的基本内容。本文以简·何费尔的诗作为例,说明她如何吸纳王红公的杜甫诗英译文,创作出打破时空,具特殊美感经验的诗歌。

  • 标签: 中国诗歌英译 本土化 简·何丝费尔 王红公
  • 简介: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集团公司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一、关于2005年工作的回顾2005年是集团公司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审时度势,按照跨越式发展思路,抢抓机遇,强化管理,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扎实推进文明建设,集团公司呈现出发展加快、规模扩大、效益趋好、竞争力增强的喜人态势,实现了十个历史新跨越。一是市场开拓实现新跨越。签约总额突破100亿元大关。二是经营规模实现新跨越。企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三是盈利水平实现新跨越。利润总额有望突破亿元大关。四是资产规模和资产质量实现新跨越。资产负

  • 标签: 跨越式发展 经营规模 抢抓机遇 企业内部改革 企业总产值 利润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