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硫酸钠替和头孢匹胺钠的配伍禁忌。方法选取1例需要给予硫酸奈替和头孢匹胺钠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硫酸钠替和头孢匹胺钠的配伍禁忌。结果两种药物混合在莫非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物,更换输液管之后继续给予奈替输注没有出现异常现象,患者也没有出现不适。结论硫酸奈替和头孢匹胺钠使用的时候对药物性质有没有出现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在加药和配药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配伍的禁忌反应,要立刻停止药物治疗,保障科学合理用药。

  • 标签: 硫酸钠替米星 头孢匹胺钠 配伍 禁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周炎患者应用培氟沙联合盐酸诺环素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20.4月-2021.4月收治的94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联合组、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相同,均是47例,对照组采用培氟沙治疗,联合组采用培氟沙联合盐酸诺环素治疗,比较两组的用药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分组用药治疗后,联合组在治疗效果上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牙周状况有所好转,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周炎患者治疗来讲,采用培氟沙联合盐酸诺环素治疗,其效果要比单一的培氟沙治疗好,值得应用。

  • 标签: 牙周炎 培氟沙星 盐酸米诺环素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与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帕罗西汀组和替林组,治疗8周,采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TESS(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与替林抗抑郁的疗效相似,而且副反应更轻。结论帕罗西汀是一种有效的、安全性优于替林的抗抑郁药。

  • 标签: 抑郁症 帕罗西汀 阿米替林
  • 简介:化疗是治疗小儿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明显的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福汀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辅助药物,能选择性地保护正常细胞免受化疗药物的损害而不影响疗效。本院2002年12月-2006年11月共对21例恶性肿瘤患儿应用了47次福汀,并根据其常见的不良反应,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阿米福汀 肿瘤患儿 护理措施 化疗前 恶性肿瘤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舍曲林与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口服舍曲林治疗,对照组口服替林治疗,观察6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w、2w、4w、6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w末,研究组显效率88.46%,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分别为53.85%和69.2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呈持续性下降;同期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治疗6w末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治疗1w、2w末有显著性差异(P〈0.05),4w、6w末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程度较轻微。结论舍曲林具有抗抑郁、抗焦虑双重作用,治疗抑郁焦虑效果显著,且起效快,显著优于替林治疗,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抑郁症 舍曲林 阿米替林 疗效 安全性 汉密顿抑郁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复方盐酸因与利多因用于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6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多因作为麻醉药物,观察组使用复方盐酸因作为麻醉药物,对比两组麻醉效果、感觉消失与麻醉用时以及麻醉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有效率和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体牙髓病手术治疗使用复方盐酸因作为麻醉药物效果较利多因好,药效起效快,且患者手术后感觉恢复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 利多卡因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格列汀联合波糖治疗老年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给予格列汀联合波糖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波糖治疗。两组均连续服药6个月,每2周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每2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FBG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治疗后2hPBG、HbA1c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格列汀联合波糖对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更佳,更有利于血糖控制。

  • 标签: 阿格列汀 阿卡波糖 老年初发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因在牙髓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本文选用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12例牙髓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并按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56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因进行麻醉,研究组给予因进行麻醉,分析比较两种不同麻醉方式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的的发生情况。结果经分析比较后发现,对于麻醉总有效率,研究组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在牙髓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显著,麻醉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可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牙髓病 麻醉 效果 阿替卡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因在对牙体牙髓病诊治过程中的麻醉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医院就医的195例牙体牙髓疾病病人进行诊断分析,随机把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在治疗中使用因进行镇痛麻醉,而对照组病人则使用利多因来麻醉。并对所有病人的结果实施跟踪观察。结果实验组病人在实施麻醉措施5min后统计有效率是93.25%,最终有效率是95.76%;而对照组的麻醉有效率是73.24%,最终有效率是78.65%,两组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

  • 标签: 阿替卡因 实施麻醉 牙科疾病 分析
  • 简介:摘要1例66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规律口服达格列净(10 mg、1次/d)和吡格列酮二甲双胍(515 mg、2次/d)治疗5个月余,无不良反应。患者自行将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改为波糖胶囊(50 mg口服,3次/d)。3 d后患者出现全身皮肤瘙痒伴发热(体温最高41.0 ℃),随后全身出现散在黄豆至蚕豆样大小的脓疱疹,随即停用波糖胶囊。经皮肤科医师会诊,诊断为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给予地塞米松抗过敏、胰岛素控制血糖和头孢西丁抗感染等治疗。停用波糖胶囊第4天,患者皮疹好转,破溃处结痂;第9天,皮疹消退。

  • 标签: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阿卡波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波糖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分析。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09-05至2011-05原发性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其中30例采用胰岛素配合缬沙坦、硝苯地平治疗,其余50例在此基础上联合波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研究组显效以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12周后研究组SBP、DBP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糖配合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效果好于普通降压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糖尿病 阿卡波糖 疗效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