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森林生态系统综合优化设计规划模型技术的内容、功能及适用范围,对该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 标签: 森林生态系统 规划模型
  • 简介:为了提高抗病性分子标记检测的效率,为番茄病害检测及多抗品种选育提供技术依据,本研究通过改良CTAB法、96孔深孔板快速提取番茄微量叶片DNA;利用抗根结线虫病Mi标记,在L16(45)正交设计试验基础上,采用直观量化分析和方差分析两种方法,对番茄实用化PCR分子标记PCR反应的5个因素(引物,Mg2+,dNTPs,模板DNA和Taq酶)进行优化;随后分别筛选黄化曲叶病毒病、烟草花叶病毒病、根结线虫病、枯萎病、叶霉病和颈腐根腐病6种病害的8个实用化PCR分子标记PCR程序的退火温度;并对循环次数进行筛选;最后利用优化后的PCR体系与程序对供试的1442份番茄材料(包括番茄种质资源,群体材料,组合及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番茄实用化PCR分子标记的PCR最佳反应体系(20μL)为引物0.5μmol/L、Mg2+1.5mmol/L、dNTPs0.3mmol/L、DNA480ngDNA、聚合酶1.0UTaq;PCR程序中8个分子标记共同最适退火温度为56℃,最佳循环次数为33次;筛选出585份多抗(含2种以上的抗病基因)番茄材料,可作为中间材料或亲本材料进行多抗品种选育。该实用化PCR分子标记的PCR体系的建立为番茄利用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检测与筛选多抗种质资源、品种或群体材料提供了标准化的程序。

  • 标签: 番茄 抗病基因 实用化PCR分子标记 正交设计 体系优化
  • 简介: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取决于社会需求、资源条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它决定着各项资源投放结构与农副产品结构,制约着农副产品的供需平衡与农业生产效益。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既关系到国民经济基础稳固、提高与发展,又关系到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各项产品生产的协调与平衡。近几年我们为适应农村发展商品生产的需要,根据现有

  • 标签: 农业 优化组合 蚕桑
  • 简介:为建立暴马丁香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本研究以暴马丁香基因组DNA为模板,首先通过单因子试验设计筛选出各影响因子比较适宜的浓度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对暴马丁香ISSR-PCR反应有影响的模板DNA、dNTPs、Mg2+、TaqDNA聚合酶和引物浓度等5种因素4个水平进行了优化试验。暴马丁香的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最终确定为:在25μL的反应体系中,DNA模板是40ng,Mg2+浓度为2.0mmol/L,引物浓度为0.4μmol/L,TaqDNA聚合酶用量为1.5U,dNTPs浓度为0.2mmol/L。利用该体系从6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了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10条引物。这一体系的建立及多态性引物的筛选为以后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暴马丁香的有关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暴马丁香 ISSR-PCR 单因子试验 正交设计 引物筛选
  • 简介:<正>随着国家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被提到了学校的重要议程,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促进学校的长期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维护社会稳定有

  • 标签: 林业学校 毕业生 就业指导 就业市场
  • 简介:我市奶牛价格自2005年元月起,在高价位运行lr三年后(2002—2004年),头胎怀孕奶牛每头价由一万元跌至今年底6500元.经产(产3-4胎)泌乳怀孕奶牛,每头价12000元.跌至7500元.满月母犊每头由3000元,降至1500元,分别下跌35%、37.5%、50%。有些养奶牛户看到价位低谷.奶牛市场一片恐慌。尤其是近两年多新发展的养奶牛户,奶牛高价买进,尚未站稳脚跟,便遭此重创,经不起折腾,索性整群低价转售不养。现正在饲养的农户,大部分忧心忡忡。奶牛价下跌,虽在预料之中,但如此骤降,出乎人们预料之外。

  • 标签: 奶牛户 价位 怀孕 下跌 泌乳 头胎
  • 简介:<正>我省的南阳、信阳地区是柑桔栽培分布的北缘。近几年来,柑桔在我省发展较快,面积已达4600公顷,年产柑桔约60万公斤。但冬季低温冻害一直是限制柑桔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各地经验,可采取下列柑桔越冬

  • 标签: 柑桔发展 防冻措施 信阳地区 低温冻害 越冬 栽培分布
  • 简介:猪流感又称猪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突然发病,并迅速蔓延全群,是养猪业中常见的免疫抑制疾病,极易与其他病毒合并引起混合感染,加重疾病的危害,造成猪死亡率的上升,严重影响养猪业健康发展,因而必须要加强综合防控。1流行特点当前猪流感的发生于流行的季节性不明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秋、冬季节与初春多发。天气突变、阴冷潮湿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 标签: 猪流感 猪流行性感冒 养猪业 接触性传染病 混合感染 热性
  • 简介:母猪流产是指胎儿在母体的正常生理过程受到破坏,而使怀孕中断,母体产出不足月胎儿或死胎的现象,造成母猪流产的原因多种多样,2005年,笔者对当地的21个瘦肉型猪场进行调查,根据引起的原因不同进行分类并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流产原因 母猪流产 防治 生理过程 瘦肉型 母体
  • 简介:1调控优化棚室环境1.1温度管理1)注意保温。随着气温的降低,草帘或保温被可适当晚揭早盖。时间掌握在上午拉开草帘或保温被后,室内温度不下降为宜。下午当室内温度降至20℃左右时及时盖帘,以尽量多保存热量,防止夜间的热量散失。2)多膜覆盖。深冬季节,为了保证棚室温度,可在棚内加设“二膜”、“三膜”或“四膜”,棚外草帘上必须加盖“防雨膜”。还可在温室的前沿或大棚四周加设“围裙”膜,以减少室内热量散失,增强保温效果。

  • 标签: 冬季管理 设施蔬菜 陕西 室内温度 热量散失 温度管理
  • 简介:环境因素对鸡生产潜力的发挥影响很大,特别是集约化生产、环境因素起着重要的限制作用。鸡由于体温高,代谢旺盛,皮肤不具汗腺等特点,因而高温对鸡的影响尤为显著。高温导致鸡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发生改变,Lewis和Thomas(1984)总结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认为蛋鸡最佳生产的温度范围是18~24℃。如果气温超过其范围的上限时,鸡会出现热应激,对鸡的行为、采食、生产性能、生化指标及体内激素水平等发生一系列不良影响,甚至引起鸡休克死亡。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夏季常出现高温天气,使鸡出现明显的热应激,解决高温对蛋鸡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养鸡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减少鸡舍受到的辐射热和反射热在鸡舍屋顶加隔热层、涂白色涂料和石灰水,还可在屋顶上铺盖稻草、麦秸或安装喷水装置,从早晨开始喷淋冷水(可采用深井水);鸡舍四周种植落叶性、速生、大叶的树木或花草;架设高于屋檐的葡萄架、爬山虎、丝瓜架等遮荫设施。二、加大鸡舍气流量和气流速度开放式鸡舍可沿长轴方向增设高速风机,打开鸡舍长轴两端的门或改用网门,促使空气沿鸡舍长轴方向流动,也可安装一定数量的吊扇,使鸡体潜热得到散发...

  • 标签: 减缓蛋鸡 应激措施 热应激
  • 简介:疥癣病又叫兔螨病,寄生于獭兔皮肤而引起的一种体内外寄生虫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和春季多发,各年龄均易感染,兔舍潮湿,环境卫生差,管理不当,营养不良,笼舍狭窄,饲养密度大等都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可直接接触或通过笼具等传播。临床上,以耳螨和脚癣为主。

  • 标签: 兔疥癣病 外寄生虫病 防治 一年四季 环境卫生 营养不良
  • 简介:在仔猪断奶后10d以内迟迟不发情的母猪,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催情。(1)改善饲养管理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仔猪断奶时母猪应有7~8成膘,断奶后7~10d就能再发情配种,开始下一个繁殖周期。对空怀母猪配种前的短期优饲,可促进发情排卵和受胎。为了防止断奶后母猪得乳房炎,在断奶前后各3d要减少配合饲料喂量,给一些青粗饲料,使母猪尽快干乳。干乳后,母猪由于负担减轻,食欲旺盛,多供给营养丰富的饲料和保汪充分休息,可使母猪迅速恢复

  • 标签: 促进母猪 发情排卵 排卵措施
  • 简介:做好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养鸭的关键,对提高鸭的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雏鸭是指0~5周龄的小鸭,此时的雏鸭刚孵化出来,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因此要根据雏鸭生长发育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

  • 标签: 饲养管理 雏鸭 生产能力 适应能力 外界环境 生长发育
  • 简介:培育池塘水质是一个复杂又细致的过程,农谚有“看水养鱼”,“调好一塘水,才能养好一塘鱼”,总结了调节水质的重要性。特别是精氧池塘,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饲料投喂量的增多,在夏季高温季节,水质管理尤其重要。加强高温季节水质的科学管理,是提高池塘溶氧,促进鱼体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疫……

  • 标签: 高温季节 水质管理 池塘养鱼 增氧机 药物控制
  • 简介:仔猪黄白痢是一种常发生的猪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危害大等特点。在饲养仔猪过程中,如何抓好饲养管理、防止黄白痢的发生,及时治疗病猪降低死亡率一直是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探索的重要课题。经过三年时间的实践,笔者对本镇11个行政村的258户养殖户的300窝仔猪采用如下方法进行防治,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 标签: 仔猪黄白痢 防治 畜牧兽医工作者 饲养管理 发病率 传染性
  • 简介:饲养家兔具有投资省、见效快、成本低、效益高等特点,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饲养家兔逐步由过去的家庭副业朝着专业化规模经营方向发展,兔业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防疫管理 养兔场 经营方向 家庭副业 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
  • 简介:引起猪拉痢的原因大致有三种:一种原因是病毒症引起的,冬天易发;治疗效果差,要重在预防。一种原因是细菌引起,常见有大肠杆菌引赶的。此类疾病以预防为主,发病可以治疗,生产中要加强水源、场地消毒,加强猪场管理。一种原因是饲料引起的猪拉痢。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引起的猪只拉痢,从微生态学角度讲,都是由于体内菌群平衡失调所引起,各种预防手段的目的在于维持这种菌群的平衡;而各种治疗手段的施行,在于恢复这种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下面就猪的不同原因引起的拉痢及治疗方法进行一下介绍。

  • 标签: 猪场管理 治疗效果 菌群平衡 防治 预防为主 场地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