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体外培养和鉴定心脏神经嵴细胞,探讨其生物特性。方法取8.5d小鼠胚胎枕中部至第3体节神经管,组织块法无血清条件培养获心脏神经嵴细胞,采用转录激活因子2α(AP-2α)作为其生物标记物,观察其迁移、分化等生物特性。结果从胎鼠神经管中分离培养的细胞AP-2α表达阳性,具有迁移特性,传代后以含血清培养基培养后能自然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体外培养可成功获得心脏神经嵴细胞,且具有迁移特性和多向潜能分化能力。

  • 标签: 心脏 神经嵴 生物学 细胞分化
  • 简介: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免疫缺陷宿主增多等因素,导致一些机会致病性真菌的感染逐年上升,并表现出高致病性、高死率的特点。分子流行病通过基因分型的方法,结合患者的感染特点及流行病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从分子水平阐明疾病的流行传播情况,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试对三种临床常见深部机会致病性真菌(白念珠菌、烟曲霉、隐球菌)的分子流行病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 标签: 白念珠菌 烟曲霉 隐球菌 分子流行病学
  • 简介: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更加需要创新型的素质人才。医学微生物是高等医学院医学体系的一部分,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和实际操作性。因此,高等学校和教师不仅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具有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医学微生物的实验课程质量。本文分析了如何提升医学微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 标签: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课程 学生 教学质量
  • 简介: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滥用或误用激素外用制剂引起的皮肤慢性炎症,以面部较为常见^[1]。临床上时而遇到激素依赖皮炎并发真菌感染的情况,为了解引发激素依赖皮炎合并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致病菌情况,现将本科近年诊治的236例激素依赖性皮炎及真菌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 标签: 激素依赖性皮炎 真菌感染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柑橘大实蝇是柑橘类果树的一种重要害虫,近几年在我国柑橘种植区的危害呈上升趋势,给柑橘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概述了环境因素包括温度、光周期、营养状况(饥渴)以及水淹对柑橘大实蝇生物特性和成虫行为的影响,柑橘大实蝇成虫和幼虫人工饲养技术参数,柑橘大实蝇蛹滞育机制,辐照不育关键技术包括最佳辐照剂量和辐照时期,及其在湖北柑橘园柑橘大实蝇防控中的应用与示范情况等,并指出了尚需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内容。

  • 标签: 柑橘大实蝇 辐照不育技术 人工饲料 滞育机制
  • 简介:新一期英国《自然一遗传》杂志刊登报告说,研究人员通过大规模基因对比研究,新确定了两个与强直性脊柱炎相关的基因。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和国际同行一起对比了2000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5000名正常人的基因组图谱,发现基因ERAP1和IL23R与这种疾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联.

  • 标签: 相关基因 遗传学 脊柱 自然 英国牛津大学 研究人员
  • 简介:通过分析近10年在PNAS,Nature及Science上发表的涉及地衣的文章,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了当前地衣研究的主要方面及重要进展。对地衣化石、共生进化、系统发育、共生藻、功能遗传、地衣生殖及生态生理学等领域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概述,同时展望了中国地衣研究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地衣学 PNAS NATURE SCIENCE
  • 简介:目的观察KM突变小鼠皮肤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探讨该小鼠皮肤免疫改变。方法通过外部特征、常规HE病理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特染方法对3月龄、6月龄KM突变小鼠皮肤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进行检测并与KM野生小鼠皮肤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浸润进行比较。结果KM突变小鼠皮肤毛稀、皮屑、皮皱等;组织病理表皮细胞坏死,上皮角化过度或不全,颗粒层增厚,基底细胞层水肿,真皮浅层血管扩张,结缔组织炎细胞浸润等,皮肤CD3+、CD4+T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增多,同时炎症因子IL-6、IL-22、TNF-α、IFN-γ等增多;且这些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浸润3月龄较6月龄增多。结论KM自发突变小鼠皮肤组织出现自发的慢性炎症病变,与人类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变有相类似的病理改变和细胞分子改变,有望培育成为一种新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的动物模型。

  • 标签: KM小鼠 自发突变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炎症因子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从真核细胞中获得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编码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方法:提取人HeLa细胞总RNA,经反转录后用特异性引物扩增BMP2编码区,连接至pcDNA3.1载体,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功能鉴定。结果:反转录PCR获得1100bp的片段,经分子克隆后鉴定序列与BMP2一致,并且在真核细胞中能够诱导Smad1/5/8的磷酸化。结论: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MP2并验证了其体内功能,为后续探讨BMP2在骨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

  • 标签: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真核表达载体 Smad1/5/8
  • 简介:基因芯片实验要得到可靠的生物结论,必须基于优化的实验设计和科学的数据分析。讨论了与基因芯片数据分析方法相关的实验设计方面的几个问题,简述了差异表达分析、聚类分析及功能富集分析等分析方法及其进展,并介绍了部分软件及应用。

  • 标签: 基因芯片 统计分析 聚类分析 基因注释
  • 简介:研究了多脂鳞伞(Pholiotaadiposa)、翘鳞伞(P.squarosa)和多脂翘鳞伞(P.squarroso-adiposa)三种鳞伞属真菌的菌丝生物特性。结果表明,多脂鳞伞和翘鳞伞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多脂翘鳞伞最适碳源为蔗糖和麦芽糖。多脂鳞伞和翘鳞伞最适氮源均为牛肉膏和酵母膏;而多脂翘鳞伞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和蛋白胨。三种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均为25℃。多脂鳞伞在pH值6-8均生长良好,最适pH值7-8,偏碱性;翘鳞伞和多脂翘鳞伞最适pH值均为6-7。

  • 标签: 多脂鳞伞 翘鳞伞 多脂翘鳞伞 菌丝 生物学特性
  • 简介:随着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和免疫抑制患者的不断增多,由烟曲霉引起的侵袭性感染病例逐渐增加,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本文特此对烟曲霉感染的宿主防御机制以及免疫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烟曲霉 真菌感染 侵袭性曲霉病 免疫抑制 免疫学研究
  • 简介:由安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与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同开展的人类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区域全覆盖深度测序近日完成。该研究构建出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中国汉族人群MHC遗传变异数据库(Han-MHC)。并阐述了其在复杂疾病研究中的重要价值。相关成果5月23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

  • 标签: 中国汉族人群 遗传变异 MHC 遗传学 自然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 简介:T-DNA插入突变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大规模植物基因功能分析,是分离新基因、研究基因功能的有效工具。我们简单介绍了T-DNA插入突变的原理,详细论述了3种T-DNA插入突变载体的应用,并综述了利用T-DNA插入突变克隆新基因的方法,同时指出了T-DNA插入突变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 标签: T-DNA 插入突变 植物 功能基因组学
  • 简介:中国生理学会张锡钧基金会第九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交流会和第七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会议,于2006年11月2—3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同时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方生理(科)学会推荐的代表和列席代表近90人参加了会议。青年论坛会议的主题是“后基因组时代的生理学”,稿件都是特约的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共16篇,内容非常精彩,展现了我国新生代青年生理科学家的前沿研究成果,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学术论文 交流会 基金会 青年科学家论坛 学术会议
  • 简介:为了推广医学真菌的基础与临床知识,经全国继续教学委员会批准,中国-荷兰CBS真菌生物多样性中心将于2013年11月18日~29日在广州联合举办的“中国·荷兰CBS医学真菌培训班(CBSCourseMedicalMycology)”,该培训班由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和荷兰CBS真菌多样化研究中心主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暨南大学医学院承办。

  • 标签: 生物多样性中心 真菌学 CBS 医学院 培训班 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