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1988年5月,在市吴家区孔雀村汉代崖墓中出土说唱俑。红陶制作,通高32厘米,额头有三条皱纹,为说笑所生,右手摸头,左手抚肚,胸脯微微凸起,大腹之上还有一凹陷的肚

  • 标签: 汉代说唱俑 绵阳市 崖墓 大腹 红陶 左手
  • 简介:浙江的青铜时代,正值中原夏、商、周奴隶王朝(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起)到越国兴灭的阶段.研究这一时期的青铜文化,对证实和探索浙江的先秦历史,尤其是越国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国以来,浙江各地陆续出土了一些青铜器,但多数非为考古发掘所得,通过科学手段发掘的先秦墓葬出土品,更是廖廖.另一方面,越王勾践以前的浙江古代史,除了一些传说之外,在文献记载上几乎等于空白.在这种情况下,就现有的青铜器资料,还难于对浙江的青铜文化作全面总结,更不可能对器物作深入的类型学分析和断代研究.因此,本文仅就浙江出土的商周青铜器,结合有关资料作初步分析,并对浙江青铜文化的若干问题,阐述自己的粗浅看法,希望能就正于关心浙江青铜文化的同志们.

  • 标签: 青铜文化 浙江 文物 商周青铜器 图版 兵器
  • 简介:20世纪九十年代,有学者利用南京出土的明代宦官墓志,从宦官制度与南京寺观的建置着眼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由于在基志史料的使用乃至研究方法上的诸多疏误,以至上述明代宦官基志本身所蕴含的重要史料价值几乎未被触及。本文在核对墓志原石的基础上,订正了早先墓志录文中的多处讹误,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史乘笔记对南京出土的这批明代宦官基志逐一进行了考释,为明初以郑和下西洋为标志的开放国策、包括金陵大报恩寺与湖北武当山宫观在内的诸多寺观的兴废、明代皇亲皇族的顽劣不法、正德初年宦官刘瑾等“八虎”的擅权专宠、明孝宗的身世传闻、明代宦官与朝臣的依附关系等一系列史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与认识。

  • 标签: 基志 明代宦官 南京出土 考释
  • 简介:安徽省南陵县是长江下游地区最早而且规模最大的冶炼中心之一,其古代矿冶遗址可上溯至西周晚期。本研究对南陵出土的不同年代和类别的青铜器样品进行了金相检测及合金成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容器存在铜铅二元合金和铜锡铅三元合金,但是热锻淬火的容器却不含铅,含锡量恰好位于适合该工艺操作并具有良好性能的区间。兵器、工具、车马饰均为铜锡二元合金,说明当时的工匠对于合金成分配比与性能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越式鼎腹部样品具有热锻淬火马氏体组织,同样的金属结构还见于汉代铜锣等乐器、峡江地区战国中晚期青铜剑、江都大桥镇南朝青铜器窖藏出土的多件青铜容器,而镇江地区出土吴国青铜戈则具有铸造淬火组织,工艺稍有差别。这些器物中发现高锡青铜淬火组织不是偶然的,高锡青铜热锻淬火技术至少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用以改善高锡青铜的机械性能。

  • 标签: 安徽南陵 高锡青铜 金相组织 热锻淬火
  • 简介:蒙古国出土的桦树皮文书[德]K.夏嘉思(KlausSagaster)波恩大学暨北莱茵州立图书馆眼下收藏着一批来自蒙古国的出土文物:在烨树皮上书写的蒙古文和藏文文书。这些文书是根据一项蒙一德合作协议而被运到德国的,并将在这里得到修复和技术处理。在完成对...

  • 标签: 桦树皮 蒙古国 法律文书 语言文化 语文学 出土文物
  • 简介:山西稷山出土的四件东周铜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稷山县博物馆图一铜器出土地点示意图1993年3月,稷山县城关镇下廉城村村民在修建铁路立交桥推土过程中发现几件青铜器,接报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会同稷山县博物馆前往勘查清理(图一)。下廉城村位于...

  • 标签: 考古研究所 山西 稷山县 殷周青铜器 东周时期 铁路立交桥
  • 简介:<正>一九七五年,随州市均川刘家崖出土了青铜器盖。器盖内壁铸有铭文,现作报道如下。铜器盖二件。器身已失,二件器盖形制大小及花纹相同。盖口为正方形,每边长13.5厘米。盖顶部呈方形,正中央有一钮,钮已残。盖体的四个面各留有乳钉状钮柱,存有铸痕,钮已全部残断。盖体上饰有绳索

  • 标签: 出土青铜器 正方形 随州市 曾侯乙墓 内壁 中晚期
  • 简介:2000年12月,安徽省宿州市俑桥区夹沟镇张武村在扩建乡村公路时,挖出一方无名古墓。出土古钱币十数枚,其中有明末天启通宝小平光背2枚,崇祯通宝小平光背3枚,南明弘光通宝光背2枚,清初顺治通宝光背3枚,顺治通宝背右户、右河、右浙、上新各1枚,特别是出土了顺

  • 标签: 出土 古墓 南明 古钱币 清初 崇祯
  • 简介:玉田县出土董卓无字小钱1991年7月下旬玉田县供销社在旧城鼓楼南街路东建楼挖地槽时,工人王士林等于五米多深的熟土与接近生沙土地层土坑中,发现一枚正反面无文无字无内外廓的小钱,直径为1.35、穿径0.15、厚0.04厘米,重0.5克,因在干燥沙层腐蚀的...

  • 标签: 玉田县 丁福保 古钱币 实物证据 地层土 货泉
  • 简介:<正>1984年10月,在南京市燕子矶乡人民医院基建工地出土石辟邪一只。出土地在燕子矶镇南约一公里处的太平村,位于东北——西南走向的幕府山东陲。出土时,石辟邪身上覆有约一米厚的杂土。从它站立的姿势看,似乎没离开原立置地。石辟邪用青灰色石灰岩雕成,四足立于底板上。其面部早年被砸坏,尾部缺断一截,其余部分较完好。它昂首张口,长舌及胸,头有鬣,前肢各附翼翎五支,右足前跨,腹微收,

  • 标签: 石辟邪 太平村 南京市 燕子 站立的姿势 附翼
  • 简介:<正>1985年5月中旬,在四川什邡县蓥华乡场镇下水道工地上1.5米深处发现宋代银碗十只,(图一)查考系北宋末年绍圣进士刘直夫宴客进羹之器。银碗周围布满宋影青陶瓷器皿碎片,十只银碗重叠置放在碎片土坑中,根据现场断定乃宋代窖藏之物。银豌胎身匀薄,工艺精湛。弧腹圆底,口沿内撇,高脚空心,成喇叭形圈脚,无花纹图案,全高4.5厘米,容深3.0厘米,碗口直径9.5厘米,碗脚直径3.5厘米,圈脚高1.4厘米,每只碗重55克,共重550克。银碗圈脚上均錾有“直夫二字,(图二)距“直夫”二字不远处,又有刀刻痕纹的一个“宜”字,(图三),据考:“直夫”二字乃原碗主刘汲之字,刀刻痕纹“宜”字乃新碗主邓宜之名讳。刘汲字直夫,四川眉州丹陵人,宋绍圣四年进士,曾为川东合州(合川)司理,甘

  • 标签: 四川 宋代窖藏 陶瓷器皿 北宋末年 下水道 花纹图案
  • 简介:福王朱常洵,《明史》有传。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代孙,神宗朱翊钧第三子,母郑贵妃(1)得宠于神宗。郑贵妃曾数次陷害朱常洛,想废掉朱常洛的太子地位,使其生子朱常洵继承大统,因神宗顾忌臣下非议而作罢,但“爱屋及乌”,封常洵为“福王,婚费至三十万,营洛阳邸第至二十八万,十倍常制”,“下诏赐庄田四万顷”。据说朱常洵体重有360多斤,行走笨拙,李自成陷洛阳,奔逃不及,隐匿迎恩寺被捉处死。之后,福王的的王宫被焚,葬地不明,为史家留下了悬念。

  • 标签: 墓志 明朝 福王 朱常洵 遗址
  • 简介:越窑是我国唐、五代和北宋时期的著名瓷窑遗址。它从东汉南方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到了唐代初具规模,五代和北宋初得到蓬勃发展。越窑烧造的青瓷代表了当时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越窑自唐至宋一直为宫廷和官僚们所垄断,流传于民间的瓷器很少,考古发掘中亦很鲜见,因此,给人们认识和研究越窑瓷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近年来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河南的唐、宋墓葬中曾陆续出土了几件典型的越窑瓷器,在商业遗址里发现了越窑的民窑瓷片,为我们对河南境内出土越窑瓷器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 标签: 越窑 瓷窑遗址 陶瓷发展史 越瓷 制瓷工艺 汝官窑
  • 简介:1999年8月,丰城石滩村委会肖家村小组村民,在该村故落巷山地造林时发现一座古墓葬(残),由于该墓葬年代久远,遭破坏甚为严重.在清理中,村民发现五件完整的青瓷器上交给博物馆.现整理如下:1、三足炉灯:通高7.9厘米,口沿至足部高7厘米,足高1.5厘米,口沿直径11厘米,炉底径7厘米,炉灯三足,唇口,平底呈炉状.沿口有一完整的长约1.5厘米、宽约1厘米的箕状灯嘴.施黄釉,开冰裂纹,局部有少量剥落现象(图一).

  • 标签: 江西 石滩村 南朝 瓷器 中国 文物考古
  • 简介:"霸王城"是我国春秋时期一个受封而建筑的钟离国城池遗址,战国时受到多国的战争而灭亡。由于历史的变革,造成丰厚的文化堆积,出土有历代的钱币实物。诸多的古钱文物不仅对研究与考证"霸王城"的历史沿续或反映货币在商品经济活动为媒介的佐证作用,同时表明了自古至今"霸王城"内外有人居住。

  • 标签: “霸王城” 出土钱币
  • 简介:马踏飞燕,中国旅游的标志,一件人们熟悉但不很了解的文物。《武威铜奔马出土的前前后后》一文介绍了马踏飞燕的铜奔马队出土、流失、被保护的曲折经过,读罢不能不令读者掩卷长思。

  • 标签: 铜奔马 铜车马 武威市 金马驹 马踏飞燕 队干部
  • 简介: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画屏风,是南北朝时代一份重要画迹.本文就已经发表的屏风画面揭明它所表现的故事内容,并认为,屏风画之图绘列女以及列女故事之取材,乃至屏风之背赵襄子论赏的赏其不骄侮之寓与临深履薄之拟,均与司马金龙一家同皇室、特别是文明太后间的错综关系有着某种呼应,至少折射出处在政争旋涡之中的墓主人的一种心态,而略可为史臣赞语作一补笔.

  • 标签: 司马 出土 北魏 南北朝时代 故事内容 屏风画
  • 简介:1973年2月,宜黄县卫生局詹润福同志在下乡工作期间,于圳口公社圳口大队新建生产队的仓库里,看到了一批出土文物。回县后,他立即向省写信反映了这一情况,并建议文物部门前往收集。我馆接信后即前往实地调查,经了解,原是去年六月间,在新建生产队村侧公路上,因载重汽车驶过,路面下陷,遂发现一座石椁古墓。墓内文物由该队保管员高跃庭同志取回置于仓库妥加保管。

  • 标签: 石椁 影青 加保 高跃 葵口碗 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