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病合并糖尿病的低血糖发生原因,分析预防护理干预在预防低血糖中的作用。方法:2021年1月、2022年3月是研究起始、终止时间,以同时患有肝病、糖尿病的患者为对象,糖尿病需在肝病确诊后发生,共选取120例患者为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完成患者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有60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预防护理干预,统计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及低血糖认知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低血糖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可见两项比较均有意义(P<0.05)。结论:明确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原因,及时实施预防护理干预,可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升低血糖认知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肝病合并糖尿病 低血糖 预防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干预 低血糖认知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TEG)在肝病患者临床输血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疾病科接受治疗的68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病例,为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1000毫升,对比患者输注前后TEG检测结果和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血浆输注前的R和MA值均低于血浆输注后(P>0.05),K、LY30和EPL值均高于血浆输注后(P<0.05);血浆输注前与血浆输注后凝血指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检测结果与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存在关联性,可用于肝病患者的临床输血指导,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肝病 凝血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肝病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之间就诊的66例肝病患者,根据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提供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将两组肝病患者干预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发生率(3.03%)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EQ-5D-3L量表评分(5.15±1.21)分低于对照组,Morisky量表评分(6.55±1.21)分、满意度评分表评分(94.54±2.32)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病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病 临床护理路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感染科老年肝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感染科老年肝病睡眠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观察不良情绪评分、疼痛评分及PSQI得分。结果护理后5d及结束时观察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同时间点睡眠质量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得分、入睡时间得分、睡眠时间得分、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及睡眠效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肝病患者住院期间的睡眠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后发现,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生理病理因素,导致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睡眠障碍。通过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负面情绪,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肝病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病诊断中应用6项肝功能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我院于2021年4月~2022年12月时间段选择16例肝病患者(8例急性肝炎患者,8例慢性肝炎患者)与16名健康人士开展肝病诊断研究,均接受6项肝功能指标的联合检测,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肝病患者ALT、AST、GGT高于健康人士,ALB、PA、CHE低于健康人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患者ALT、AST、ALB、PA、CHE均低于慢性肝炎患者,GGT均高于慢性肝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病诊断中应用6项肝功能指标的联合检测能够筛查肝病患者,并区分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对于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病 6项肝功能指标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我院2023年1月-2023年6月65位病毒性肝病确诊患者(观察组)以及同期65例入院完成生化指标临床检验健康群体(对照组)为本次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以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血常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球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腺苷脱氨酶、亮氨酸脱氢酶以及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病毒性肝病患者生化指标可为其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临床检验 生化指标 病毒性肝病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温热艾灸对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就诊的终末期肝病患者中选取104例,入选时间:2022年7月~2023年7月,以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52例,分别接受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穴位贴敷+温热艾灸,分析组间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改变、肝功能各指标、腹围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终末期肝病 温热艾灸 中药穴位贴敷 肝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64例调研对象,均为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参照组(n=32),行常规保肝+抗结核治疗;观察组(n=32),行综合治疗(抗病毒+抗结核+保肝);观察、分析研究数据,比较2组治疗后肝功能与治疗效果,研究起止时间2022年6月-2023年7月。结果 观察组较之参照组,治疗后肝功能ALT、AST、TBIL指标水平更低,治疗后肝功能AIb指标水平更高;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治疗中,常规治疗方案疗效较差,综合治疗方案疗效更佳,不仅可促进患者疾病疗效显著提升,还可较好保护患者肝脏功能;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乙肝病毒感染 肺结核 不同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多元化护理在老年肝病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老年肝病患者中随机选择50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时间在2020年11年-2022年11月之间,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均为25人。结果 在多元护理之前,25名老年肝病病人的生命质量量表得分与25名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化护理后,25名老年肝病病人的生存质量量表得分比25名对照组高,量表得分显著提高,P

  • 标签: 多元化护理 老年肝病患者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技术有了飞跃的进步,利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进行辅助诊断与治疗是智慧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临床医务工作者通常在追求模型高准确性的同时忽略模型的可解释性,导致使用者对系统缺乏信任感,阻碍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落地应用。笔者团队从可解释人工智能的角度出发,在构建肝病领域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上进行初步探索,在追求模型高准确性的同时,采用数据治理技术、内在可解释性模型、对复杂模型的事后可视化、设计人机交互和提供基于临床指南的知识图谱与数据来源等方法赋予系统可解释性。

  • 标签: 肝脏疾病 人工智能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数据治理 可解释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生化指标检验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来我社区医院进行治疗的病毒性肝病患者共2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选取10例经体检检查肝部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白蛋白等相关临床生化指标检验。比对两组患者白蛋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前白蛋白等相关生化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亮氨酸脱氢酶生化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蛋白,白蛋白等相关生化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病患者开展生化指标检验,为医生的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有利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性肝病 白蛋白 前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病毒治疗对于肺结核合并乙肝携带者的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3月~2021年10月我院肺结核合并乙肝携带者70例做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进行常规抗结核护肝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恩替卡韦,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ALT、AST、TBil变化,乙肝病毒载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乙肝病毒载量显著比对照组低;ALT、AST、TBil明显比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无其它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治疗肺结核合并乙肝携带者时加用恩替卡韦疗效显著,很大程度上减少乙肝病毒载量,保护肝脏功能,无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乙肝病毒携带者 肺结核 治疗 恩替卡韦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多元化护理在老年肝病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老年肝病患者中随机选择50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时间在2020年11年-2022年11月之间,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均为25人。结果 在多元护理之前,25名老年肝病病人的生命质量量表得分与25名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化护理后,25名老年肝病病人的生存质量量表得分比25名对照组高,量表得分显著提高,P

  • 标签: 多元化护理 老年肝病患者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应用在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6月—2022年6月的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将同期60例肝病患者纳入观察组[17例急性黄疸型肝炎(AIH)、1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8例肝硬化(LC)、12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7例重症肝炎(FH)、6例肝癌(HCC)],均接受生化检验,评价组间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结果:较之对照组,不同类型肝病患者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更高,P

  • 标签: 检验 生化指标 不同类型 肝病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多元化护理在老年肝病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老年肝病患者中随机选择50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时间在2020年11年-2022年11月之间,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均为25人。结果 在多元护理之前,25名老年肝病病人的生命质量量表得分与25名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化护理后,25名老年肝病病人的生存质量量表得分比25名对照组高,量表得分显著提高,P

  • 标签: 多元化护理 老年肝病患者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项凝血指标在不同程度肝病患者中的检测结果。方法: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50例肝病患者以及同期50例是健康体检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五项凝血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五项凝血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项凝血指标在不同程度肝病患者中检测和评估价值显著,利于改善肝病患者的预后。

  • 标签: 五项凝血指标 不同程度 肝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自拟方“肝病1号方”对肝硬化之肝胆湿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人员以100例肝硬化之肝胆湿热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1年5月-2023年5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命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的措施给予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中医药辨证论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总体有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在临床效果、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数据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方“肝病1号方”对肝硬化之肝胆湿热证的临床效果明显,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

  • 标签: 自拟方 中医辨证 肝硬化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