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肝胆结石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探讨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1例肝胆内管结石病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后6个月~2年随访。结果61例患者治疗中,优30例,良15例,差5例,优良率90%,术后残余结石7例(14%),经术后胆道镜结合液电碎石治愈5例,再次手术2例,胆瘘1例,伤口感染2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对病情作出正确判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病治疗效果的关键。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外科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肠吻合术用于治疗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两年(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肝胆结石患者83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3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肝胆结石患者采用的T管引流手术,观察组43例肝胆结石患者采用的是胆肠吻合术来进行治疗。观察记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种不同术式治疗下的肝胆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胆肠吻合术治疗的观察组43例患者,临床有效率高达97.7%,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2.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临床实践充分表明,肠吻合术用于治疗肝胆结石,其临床疗效显著,有效降低了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率,对于保护患者肝脏功能意义重大,值得在临床领域大力推广。

  • 标签: 肠吻合术 肝胆管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年1月-2010年1月126例肝内外胆管患者术中及术后胆道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6例病人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及治疗效果满意,其中48例术后经T管取出残余结石。结论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结石能提高疗效,应大力推广普及此技术。

  • 标签: 纤维胆道镜 肝内外胆管结石 残余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肝胆结石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min120.28±11.67vs141.36±13.52)、术中出血量(ml79.35±9.71vs146.34±12.25)及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d3.23±1.21vs4.93±3.34)均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0vs18.75%)、结石复发率(0vs21.87%)、残石率(6.25%vs25.006.2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肝胆结石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指数高,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手术方式 肝胆管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胆结石患者手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38例肝胆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胆结石手术后再手术患者14例,其中结石位于左肝患者3例、结石位于右肝患者4例、左右肝均有结石3例,左肝外叶萎缩1例、右肝萎缩1例、左右肝均萎缩2例。随访时间1~7年之间,平均3.6年。再手术方式为肝叶切除、肝内胆管切开取石、肝内狭窄矫形、修正原执行不当的胆肠吻合术;引流方式为T管引流、肝胆空肠吻合。结论术前详尽的影像检查,术中精细的操作都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再次手术机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肝胆结石 再手术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肝切除手术对肝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行肝切除手术的68例(2007年5月~2012年5月)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未见死亡病例,无肝功能衰竭。切口发生感染者有6例,肺部感染者4例,出现胆漏者2例。55例(80.9%)随访患者中疗效优良者达51例,占92.7%。结论肝部分切除手术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残石率和复发率,因此可作为治疗肝胆结石的有效方法而在临床上普遍运用。

  • 标签: 肝切除 肝胆管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我院28年来对328例肝胆结石症根据病人出现的不同病症进行个体化治疗或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疗。首先对急诊病例如出现重症胆管炎,需要作紧急处理,如控制胆道感染、暂时通畅胆流、改善肝功能;择期病例,术前作好对结石狭窄胆管扩张的定位诊断,手术尽量取净结石切除病灶(肝叶段切除)、解除梗阻矫正狭窄、通畅胆流从而提高疗效防止复发。本组急性期抢救98例,死亡3例,择期行肝叶段切除94例,胆管狭窄整形79例,胆肠吻合142例。择期手术死亡5例。总死亡率2.4%(8/328)。320例术后1—10年随诊269例疗效良好(无症状或轻微)(占84.9%)。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综合治疗 肝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肝胆结石治疗中胆道镜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肝胆结石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研究组38例,应用胆道镜手术,比较两种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实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均低于对照组,随访半年残石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肝胆结石治疗中,应用胆道镜的效果显著,适合应用。

  • 标签: 胆道镜 肝胆管结石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8例肝胆结石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均74例;研究组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患者均通过手术治疗后,对两组入选患者的手术情况观察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组间的并发症情况观察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肝胆结石 腹腔镜微创技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在普外科肝胆结石病的治疗效果,并总结临床治疗体会。方法:以85例肝胆结石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42例研究43例,分别采用保守用药治疗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患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研究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数据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肝胆结石 普外科 腹腔镜 微创手术 不良反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76例肝胆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开腹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为78.9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上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给予肝胆结石患者腹腔镜微创治疗,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微创 肝胆结石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微创技术在肝胆结石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5 月至2021 年5月本院收治的肝胆结石患者中抽取100 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个人意愿或家属意愿进行分组,将50 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到对照组中,将50 例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纳入到观察组中。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可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或多于观察组,观察组出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普外科治疗肝胆结石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60例肝胆结石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且对不同情况的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发现,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的预后效果造成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且肝结石疾病患者也逐渐的偏向年轻化。结论:对于普外科治疗肝胆结石病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以及对其个人的体质情况,选择恰当且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式以及麻醉方式,促进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最大程度的降低对患者造成损伤。

  • 标签: 肝胆结石病 普外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肝胆结石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医院普外科肝胆结石病历系统中合理抽取50例患者进行研究。由于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需要对全体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可以明显看出,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非常高,治疗效果也非常显著。结论:通过积极采取不同的治疗与护理措施,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还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普外科 肝胆 结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