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莺歌海盆地中中新统梅山组地层是盆地主要烃源岩,它在盆地沉积中心厚度达2000米。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说明该地层有机质丰度高,且完全成熟;它处在深,热、封闭、含水和高压系统中。这种系统有利于烃类生成、保存和运移,并且形成独特模式——石油深热成因和水相运移。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梅山组 石油 深热成因 水相运移
  • 简介:用GC/MS分析辽东湾地区下第三系烃源岩及原油样品,检测出丰富C30甲藻甾烷和C28-304-甲基甾烷。根据色谱保留时间、质谱特征及与文献对比,确认出4α、23,24(R)-三甲基胆甾烷(20R)与4β,23,24(R)-三甲基胆甾烷(20R)结构及6个相应C30甲藻甾烷异构件。研究表明,甲藻甾烷不仅是海相环境生物标志物,而且也是湖相咸水~半咸水沉积环境生物标志物,在研究有机质生源、沉积环境及油源对比中有特殊意义。

  • 标签: 地质意义 辽东湾地区 生油岩 下第三系 甲藻甾烷 半咸水湖相沉积
  • 简介:核磁测井是当代唯一能够直接测量油导自由流体孔隙度高技术。俄罗斯采用核磁测井探测油层采收率和可采储量,方法先进,效果显著,开创了核磁测井在石油工业中应用新领域,从而提高了测井学科地位。

  • 标签: 核磁测井 探测 油层 采收率 可采储量 高技术
  • 简介:根据对辽中北洼钻井分析,认为本区东营组二、三段具异常高压,属于同一套异常压力欠压实系统,其分布受沉积相控制。推测下伏沙河街组属于另一套异常高压系统。受2套异常压力系统控制,纵向上可望形成3个油气聚集带。指出位于欠压实顶附近油气聚集带为首要勘探目标。

  • 标签: 渤海辽东湾 辽中北洼 欠压实特征 裂缝带 油气勘探
  • 简介:油田开发方案优劣受众多指标的影响.在进行多方案优选时,一般做法是采用单一指标,有时即使综合权衡其它因素,也往往是凭经验定性判断,缺乏科学运作方法和程序.本文提出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将各方案相应于各指标的优劣度定量化,并在此基础上用加权平均法最终确定多指标下方案优劣度大小.在区块方案多指标综合评价中,首次引入经济风险指标和技术风险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可以使油田开发方案综合优选决策建立在科学和定量基础之上.

  • 标签: 层次分析法 油田开发 综合评价 优选 开发方案 权重
  • 简介: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0)资料反演热史是否存在多解性取决于所采用热流演化模型,采用目前常用线性或指数模型,用R0作为检验标准,通过地史与热史联合模拟,能够对持续沉降升温含油气盆地热史进行反演,R0不仅与温度及受热时间有关,而且与地层压力和镜质体类型等因素有关,用TTI-R0法恢复烃源岩热演化,应当进行校正和氢指数校正,文中提出了具体校正方法。

  • 标签: TTI-R0法 热史恢复 镜质体反射率 含油气盆地 烃源岩
  • 简介:1引言在深水(水深大于300m)海底钻进过程中常会有天然气水合物形成.钻井泥浆中一旦有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将会对钻井工程和设备造成严重危害.目前解决办法主要是在泥浆体系中加入抑制剂来抑制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内尚未见到,本文主要对近10年来国外在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类型、作用机理及相关泥浆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 标签: 深水海底钻进 钻井泥浆 天然气水合物 抑制剂
  • 简介:JZ20-2气田由南、中、北3个气藏组成,气藏均为具底油、底水异常高压凝析气藏,其地质条件及流体分布情况比较复杂,容积法不能满足地质储量计算要求.文中基于实际开发生产资料,探讨了几种动态储量计算方法在该气田适用性,并探讨了用数模法较准确地计算具有底油底水复杂气藏地质储量方法与技巧.

  • 标签: 动态法 JZ20—2凝析气田 储量 计算 应用 数模法
  • 简介:ProBases二维盆地模拟评价系统为多功能综合盆地模拟评价系统,其模拟过程藕合了断层生长作用、沉积作用、压实作用、流体流动、烃类生成和运移以及地壳均衡作用、岩石圈减薄和热流作用等。对比评价区实际井实测资料(如温度、Ro、压力等),可以检验模拟结果。通过在崖13-1气田区实际应用,探讨了盆地构造和地壳结构演化特点以及温度场和压力场分布特征,认为崖13-1气田天然气是双源:莺歌海盆地上第三系烃源层生成天然气为其主要来源,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下第三系烃源层生成天然气为次要来源。

  • 标签: ProBases二维盆地模拟 评价系统 崖13-1气田区 应用 构造演化 地壳结构演化
  • 简介:八面河油田北区、广北区沙河街组主要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有前三角洲湖相泥岩、远砂坝、河口砂坝、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支流间湾、分流间湾、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滨浅湖滩砂、粒屑滩、滨浅湖砂坝、滨浅湖泥岩等微相类型,本文重点对北区、广北区沙三段、沙四段沉积微相展布与演化进行描述。

  • 标签: 八面河油田 沉积微相 沉积时期 沙四段 展布 演化
  • 简介:通过实例介绍了利用一种概率神经网络技术预测储层物性参数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某些局限性,预测储层物性参数时不需要地震子波;而是直接建立测井曲线和地震属性关系,用相关系数衡量目标测井曲线和地震属性之间相似性;用逐步递归法选取最佳属性;用交互验证法监视所选属性可靠性.

  • 标签: 概率神经网络技术 油气藏 储层物性参数 地震属性 目标测井曲线 逐步递归法
  • 简介:计算机是渗透、联合不同学科和专业有效手段和工具。较高层次渗透和联合应是用兼容主程序系统和兼容数据库来实现,这在目前技术水平下尚难以达到。本文介绍方法是以ASCⅡ文件作为数据传输过程中基本介质,将多种不同硬软件系统加以联接,为地震勘探和油气田开发服务,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计算机软件系统 ASC Ⅱ文件 程序界面 数据库界面 油气勘探
  • 简介:开发地震技术是近年来在油藏滚动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广泛应用一项石油物探综合技术,其特点之一是将三维地震数据体在测井约束下反演成为与油藏实际情况相吻合三维孔隙度体,并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直观地解剖油藏内幕,将珠江口盆地惠州油田群180km^2三维地震数据体在40余口钻井约束下反演成三维孔隙度体,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主力油藏进行了精细描述,结合油藏动态设计了5口侧钻井方案用以开发剩余油藏和动用未动用储量,已钻井结果与预测结果基本吻合,从而有效地指导了该油田群进一步勘探开发。

  • 标签: 三维地震反演 孔隙度体 可视化 开发地震技术 珠江口盆地 惠州油田群油藏
  • 简介:有机成因δ^13Cco2值小于-10‰,无机成因δ^13Cco2值则大于-8‰;天然气中CO2含量大于60%是无机成因,小于此值有机、无和混合成因均有。CO2含量90%以上称CO2气藏、90%-60%叫亚CO2气藏、60%-15%为高含CO2气藏、15%以下为含CO2气藏。我国东部已发现万金塔气田、花沟气藏、黄桥气田和平方王气顶气藏等一批无机成因CO2气藏。其中黄桥和万金塔气田已开发。最后,研究了无机成因CO2气藏特征。

  • 标签: 中国东部 二氧化碳气藏 无机成因 特征
  • 简介:珠江口盆地自36Ma至今划分出23个三级层序,基本可与EXXON旋回图对比,但SB33,SB4.2未能识别,SB26.5,SB15.5和SB13.8为Ⅱ类层序,珠江口盆地一级海平面旋回表现为大海进,与EXXON旋回图上截然相反,造成本区三级层序呈“退积充填”型式叠置,从而决定了珠江口盆地,(1)缺乏“前积充填”盆地中所具有的滚动背斜,盐丘、泥丘及底辟构造等圈闭类型;(2)发育良好“海进底砂岩”,形成良好储集层和长距离输导层;(3)礁/滩发育且总是被深水泥岩覆盖,形成良好地层/岩性圈闭;(4)低位体系域中盆底扇及斜坡扇砂体总是被深水泥岩包裹,可能有潜在油气富集。

  • 标签: 珠江口盆地 层序地层 特殊模式 油气勘探
  • 简介:张巨河油田张东构造地处大港滩海交接处,海域部分探井少。目前用油藏描述方法计算探明储量,其落实程度备受关注。储量落实程度评价是一个多因素综合评判问题,而且这些因素还分属不同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是应用较为广泛模糊数学方法之一。该方法建立综合评判涉及三个要素,即因素集、评判集和单因素评判,由此所构造模糊评判关系是模糊综合评判基础。本文用该方法对张东构造沙二段油藏探明储量落实程度作了尝试性评价。

  • 标签: 模糊评判方法 张东构造 油藏 储量 计算 可靠性
  • 简介:本世纪石油是全世界最重要能源。人类对石油利用已达到极高水平,如以石油为原料而加工成汽油、柴油、煤油、石蜡、涤纶、乙烯、合成氨等近5000种产品。石油科学家预言,下世纪对石油新利用就是从石油中提取金属,以满足工业需要。石油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但其中仍有少量金属成分,如钠、铅、钒、铁、镍等金属,特别是钒含量引起科学家注意。钒是银灰色贵重稀有金属,熔点1910℃,耐蚀性好、易于加工,因而主要做钛基合金添加剂。金属钒在合金钢、工具钢、不锈钢中起很大作用;一般认为开采品位不低于0.10%钒矿层在经济上是合算,石油中钒含量已接近这一要求,一

  • 标签: 石油 利用 提取 金属 21世纪
  • 简介:最近,南海西部公司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由南海四号平台在即将投产涠11-4油田首次成功地钻了一口高难度水平井——涠11-4A13井。井深1718m,水平位移1063m,水平井段长454m,穿越油田二油组油层506m,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00多万吨。打大位移水平井,是让油井水平穿过油层,既可提高原油采收率,又可通过水平井段控制较多石油地质储量,降低油田生产成本。但是打水平井风险大、难度高。在我国海域完

  • 标签: 大位移水平井 石油钻井 南海西部公司 南海四号平台 涠11-4A13井
  • 简介:据双河油田测井、地质资料计算单井储层非均质渗透率序列,并以分形技术为基本预测方法进行储层非均质渗透率预测,利用预测结果,结合沉积微相,从储层非均质性,井网不完善及夹层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剩余油富集区分析。

  • 标签: 储层 非均质渗透率 预测 剩余油富集区 应用 测井解释
  • 简介:广东省石油学会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91年8月25日在广州市召开了'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地质构造研讨会'。这次学术交流会是一次专题性研讨会,旨在探讨南海北部陆缘(中)新生代构造运动性质、特征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并拟予以统一命名。会议由广

  • 标签: 南海北部 陆缘盆地 新生代 油气地质 构造运动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