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刚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在农村实现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障办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指出:“在农村,坚持政府支持和农民自愿的原则,

  • 标签: 计划生育 农村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生育水平 中国 生育观念
  • 简介:我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可大致分为早期主要控制人口数量的利益导向政策和当前倾向于综合治理的利益导向政策两个时期.本文在回顾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利用1991-2010年我国29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对家庭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较于以控制人口数量为主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倾向于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对生育水平的影响效应更强,并且更有利于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在倾向于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实施下,家庭会调整发展策略,通过风险外部转移和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等多种方式,缓冲由于子女数量减少导致的不确定风险增加.

  • 标签: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 家庭发展 控制人口数量 综合治理
  • 简介:<正>为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省设置三个经济特区。其中珠海经济特区是在原来的边陲小镇上建立起来的。在珠海特区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劳动力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原来的人口规模小,文化技术素质不高。珠海特区引进了大量各类不同文化水平的劳动者。为研究特区经

  • 标签: 人口迁移 经济特区 珠海特区 经济发展 文化技术素质 人口迁入
  • 简介:本文使用2016年120县人口监测系统数据,结合山东省婚育政策变动,聚焦山东省户籍妇女的生育水平与生育模式变迁,通过计算1986-2016年详细的分孩次生育指标,以了解相关婚育政策对生育率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文章重点分析一孩和二孩生育,因为这两个孩次合计占山东省出生人口的90%左右,并能够体现自1990年以来严格执行晚婚晚育和二孩间隔政策后人们生育时间和生育年龄方面的巨大转变。分析显示,山东省户籍育龄妇女的生育行为长期受严格的生育政策约束,不同时期主导性的政策类型不同,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晚婚晚育政策和二孩间隔政策的变动导致生育行为的年龄分布和平均生育年龄的本质变化及时期生育率剧烈波动。2013年以来相关政策调整后二孩生育率虽强势反弹,但其对提升时期总和生育率的贡献幅度,被同样迅速下降的一孩生育率部分抵消。当前山东省的生育模式仍不稳定,存在诸多进一步强化自愿推迟生育的影响因素,并将进一步降低时期生育水平。

  • 标签: 婚育政策 生育时机 生育水平 生育模式 山东省
  • 简介:围绕生育政策是否“放开生育二胎”的争论,在全国此起彼伏,甚至激烈起来。有些地方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已经放松一胎的限制,允许符合一定条件下生育二胎。2009年2月在广州召开的南方十二省人口计生委主任座谈会上,国家人口计生委负责同志传达了国务院领导同志近期有关人口计生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是党和政府从中国国情出发所采取的重大国策,“十二五”期间必须坚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

  • 标签: 现行生育政策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争论 稳定 清醒 主任座谈会
  • 简介:本文基于对全球201个国家和地区1970~2015年间收入水平与总和生育率两指标的变化态势的分析,揭示不同收入阶段国家的生育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及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低收入阶段国家的总和生育率与收入水平的关系不明显,总和生育率保持在4以上。(2)中等收入阶段国家的总和生育率与收入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大多数国家总和生育率集中在生育更替水平附近。(3)通过构建交互项发现,高收入阶段国家的总和生育率与收入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与家庭政策的强弱有关。据此,本文预设了中国经济发展与生育水平变化的三种可能模式。

  • 标签: 收入水平 总和生育率 低生育率陷阱 家庭政策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简介:我省的计划生育工作,经过近半世纪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纪元即将到来之际,全省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人口发展面临新的机遇,通过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可以更好地把握未来。一本文拟对我省计划生育政策形成与发展、工作成效作些探讨和分析。

  • 标签: 计划生育政策 浙江 人口数量 节育工作 人口自然增长率 生育率
  • 简介: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家庭的奖励优惠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和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初步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机制探索了新路。以下是部分省份的做法,特别是政府的相关规定。

  • 标签: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 奖励扶助政策 双女家庭 中国 人口政策
  • 简介:记者:目前,针对农村部分计生户的奖励扶助项目已经在全国15个试点地区开始,您如何看待这个事情?刘俊哲:这个事情肯定是好事情。我国人多压力大,计划生育政策也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光凭行政手段的效果并不好,所以要从经济方面考虑,让普通农民明白少生孩子也能见到好处,要使选择计划生育的人得到更多实惠,生育选择才会变成个人自愿的事情,这是对个人生育权的尊重,也是对人权的尊重。

  • 标签: 刘俊哲 计生政策 农村养老 奖励扶助制度
  • 简介:本文在生育意愿到生育行为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中山市二孩生育需求调查数据,在“全面二孩”生育政策背景下,重点考察了家庭经济基础、母亲生育的机会成本、家庭资源和支持因素对“准生”育龄妇女二孩生育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二孩生育决策是“准生”育龄妇女基于上述因素综合考虑的理性选择结果;虽不同年龄段、在业情况的“准生”育龄妇女二孩生育决策的影响模式存在差异,但长远来看,经济压力、照料子女压力、女性自身事业上发展压力仍然是二孩生育落实的障碍因素。

  • 标签: 全面两孩 二孩生育决策 “准生”育龄妇女 生育机会成本
  • 简介:<正>石扇区是梅县地区和梅县市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较好、出生率和多胎率较低的一个先进单位。修正后的《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公布后(以下简称《条例》)、区党委和区公所针对计划生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执行《条例》中,抓住五个环节,全面落实《条例》。实施半年多来,取得明显效果。1986年全区出生231人,出生率为11.2‰;计划生育率为93.94%。计划外生育14人,计划外生育率为6.06%,其中多孩出生2人,多孩率为0.87%。他们的做法是:

  • 标签: 计划生育服务站 计划生育工作 条例 稳定政策 广东省 计划外生育
  • 简介:本文使用广州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研究女性流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状况.分析发现不同户口性质的女性流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低于同类型的男性人口.不同流动原因的女性流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差异较大.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越长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签订劳动合同的、已婚的女性流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可能性更大,单位类型对其参保也有显著但复杂的影响.文章认为需要从制度、市场和文化的角度继续展开研究讨论.

  • 标签: 女性流动人口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 简介:本文回顾了2002年全球科学委员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问题的政策声明的形成过程,简要介绍了该声明的主要观点.

  • 标签: 政策声明 可持续发展 人口问题
  • 简介:<正>随着对外开放和各项改革政策的实施,昔日劳力外逃、良田荒废的宝安县,如今却象一块强大的磁铁,吸纳了64万人口。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10亿元,比1982年增长近5倍;在500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里,近30万劳动力正在进行资金的积聚:1987年全县来料加工企业工缴费收入7500多万美元,农副产品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1988年,全县24万

  • 标签: 外来劳动人口 广东沿海地区 社会保障体系 粮食供给 劳动密集型产业 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