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7 个结果
  • 简介:最近一个时期,越南报刊、电台和其他与论工具,以及越南主要领导人的讲话中,喋喋不休地大谈“印度支那国特殊联盟”.说什么这个所谓“特殊联盟”已在印度支那牢固地确立.在越共“六大”的政治报告中,还若有其事地把这个由越南当局一手泡制并充当

  • 标签: 印度支那联邦 支三 政治报告 泡制 党政代表团 舆论工具
  • 简介:1990年11月5~7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在北京主办了一次'美日欧与第世界学术讨论会',有北京、上海、杭州等地19个单位69位专家、学者应邀与会,提供论文共35篇,日后将选编出版论文集。这次会议是在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急剧变动、海湾出现严重军事对抗的情况下举行的,会上代表们提出了不少值得探讨的新问题,并展开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情况简介 美日 军事对抗 “第三世界” 二次大战
  • 简介:2002年11月8日,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在北京共同举行了题为“中俄美国关系现状及发展前景”的学术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俄方成员有前俄驻马来西亚大使、俄中友协理事库利克教授,前俄驻华参赞、俄罗斯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沙巴林教授,俄中友协理事、俄罗斯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雅科夫列夫教授,俄中友协理事、俄罗斯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捷潘诺娃女士,以及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参赞韦切罗夫等。出席研讨会的中方学者有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问题研究所、中联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友联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等在京国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美国 三国关系 发展前景 学术研究
  • 简介:用大手笔写大文章──广州市长黎子流谈广州发展大思路()冲破旧格局的束缚记者:广州市十五年发展战略不仅时间跨度大,牵涉面也很广。那么在大产业关系,城乡关系,区域关系方面,市委、市政府是如何考虑的。市长:广州600多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200多万。农...

  • 标签: 发展大思路 广州国际大都市 高速公路 大文章 经济开发区 广州市
  • 简介:1991年10月9~11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在北京主办了'90年代的第世界'学术讨论会,应邀与会的有来自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32个单位78位从事国际问题和第世界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论文40余篇。这次讨论会是在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第世界处境更为严峻的形势下举行的。会上就90年代第世界的经济、政治和外交等问题及其前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第三世界国家 国际问题 经济区域化 反对霸权主义 区域集团化
  • 简介:11月23—24日.新世纪第届中日亚洲形势与和平问题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方参加座谈会的有中联部、外交部、商务部、团中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日方参加座谈会的有由自民党众议员铃木恒夫率领的代表团及其他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在座谈会上。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成仁和铃木恒夫分别致辞。

  • 标签: 和平问题 亚洲形势 座谈会 北京 中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简介:菲律宾裔美国作家布洛桑的《美国在心中》是菲裔美国文学的扛鼎之作,作品通过自传体形式叙述了早期菲裔劳工的离散经验.本文聚焦于作品中相对零星、却具有较强隐喻性的女性书写,通过分析殖民地菲律宾女性、菲裔社区的妓女和理想化的白人女性3类女性群体,试图证明女性既像一面镜子一样,浓缩并再现了菲裔劳工从家乡到美国的苦难与辛酸,也像一盏明灯一样,指引着他们在黑暗与孤独中,在重重剥削与压迫中奋力前行追寻梦想.在这部书写菲裔男性的书中,零星的女性叙事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理解与构建菲裔离散经验特殊性与复杂性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 标签: 《美国在心中》 女性 菲裔劳工 隐喻性
  • 简介:<正>1991年10月9日至11日,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召开了《90年代的第世界》学术讨论会。这是自1986年以来在现代所举行的第五次第世界问题的专题讨论会,30多个单位共100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就90年代第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前景及其对外关系趋向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概述如下。一、经济形势仍然严峻,但也存在有利因素与会学者认为,80年代的十年,给第世界留下了痛苦的教训。在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下,接连不断的地区冲突使非洲、中美洲和中东地区饱尝了战争的劫难,经济上经历

  • 标签: 第三世界国家 发展中国家经济 学术讨论会 民主化 地区冲突 发展战略
  • 简介:自80年代下半期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从对抗、紧张转向对话、缓和以及从两极走向多极的趋势。特别是近年来苏联、东欧形势的迅速变化,对第世界的政治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世界形势发展表明,第世界在80年代中力量有了很大增长,团结合作不断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世界参与解决重大的地缘政治问题,为缓和地区紧张局势作出贡献,积极反对超级大国的外来干涉、成为保卫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80年代中,第世界在经济上虽然困难很大,但经过艰苦努力,经济在逐步增长,特别是东亚的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引起全世界的注意,拉丁美洲、非洲的一些国家在进行

  • 标签: 地区经济 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际事务 增长速度 经济形势变化 地区一体化
  • 简介:<正>越南抗美战争是战后东南亚乃至远东地区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对于60和70年代世界政治的影响之大是无庸置疑的。越南劳动党在这场战争中实行的战略变化过程,同美国及其附庸西贡政权的战略变动一样,左右着越南战争的发展进程,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场战争的结局。本文主要依据以美军获得的大量劳动党文件而编纂的史料集和专著中有关资料,阐述上述过程。

  • 标签: 劳动党 越南战争 东南亚 战略 西贡 史料
  • 简介: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国交界(tri-bordcrarea)被视为东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和相关犯罪中心。这一地理空间是一个著名的武器、爆炸物和人员通过区域,同时,也是本地和跨境恐怖组织的主要后勤走廊。美国政府为此投入大量资源,推动当地的海上安全倡议(initiative),并且通过各种能力建设(capacity-building)引导国的主动性。这种做法必须侧重具体国家,旨在推动适用于具体国家的解决方案。但是,最终目标旨在推动受助国家之间,以及各国与美国的合作(cooperation)与协同(interoperability)。

  • 标签: 东南亚地区 菲律宾 监视系统 非传统 海岸 意识
  • 简介:奈保尔曾经次到印度进行文化寻根,对于印度文明自有比较独特的观察和论述.他的印度叙事与殖民文学时期西方人的印度书写存在着暗合之处.本文即以后殖民理论为方法,对于奈保尔的印度书写进行分析对比,找寻殖民文学与后殖民书写中的学理关联.

  • 标签: 奈保尔 印度书写 殖民文学 后殖民文学
  • 简介:随着金融经济危机后众多国家步人调整与发展竞争新阶段,国际战略格局与国际秩序也难免经历某种深刻重塑与转型。随着中国重要战略机遇期新阶段内涵与条件的变化,中国处理对外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需要放眼长远,特别是要充分估计到中美关系将在10年后迎来高风险期的可能性。

  • 标签: 中美关系 高风险 金融经济危机 国际战略格局 战略机遇期 国际秩序
  • 简介: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片2008年学术年会于2009年1月9日召开,学术年会由俄罗斯研究所、东北亚研究所和犹太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由东北亚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刘爽主持。参加年会的领导和来宾有:省社科院曲伟院长、朱宇副院长,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所所长李传勋教授,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高玉海研究员,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王桂兰研究员,哈尔滨市社科院夏焕新研究员等。

  • 标签: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问题研究 东北亚经济 学术年会 金融危机 发展研究中心
  • 简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美关系下行趋势渐显。对此,国内外学者从体系结构压力、对外战略、国内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等角度提出了诸多解释。然而,现实中中美关系日趋下行的原因却更为复杂。近年来频频发酵的钓鱼岛危机、南海争端以及朝核危机等第方因素逐渐凸显,对中美关系的破坏作用不容忽视。为弥补既有解释的不足,作者将尝试从第方视角构建一个替代性的逆社会化理论框架。这一理论认为,中美关系中的第方可以通过冲突化、污名化与互信退化个微观机制诱发中美关系的紧张局势。案例研究表明:日本挑起的钓鱼岛争端不仅诱发了中美关于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冲突,而且加剧了中美两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竞争。菲律宾则借黄岩岛危机,在国际上大肆丑化中国形象,其发起的南海仲裁案使得中美两国相互认知日趋负面。朝鲜近年来频繁进行核试验,更是加剧了中美两国在制裁朝鲜、部署“萨德”系统等问题上的战略互疑。对于第方的逆社会化效应,中美双方均应高度警惕、精心管控。

  • 标签: 第三方因素 逆社会化 中美关系 钓鱼岛危机 中菲南海争端 朝核危机
  • 简介:基准时间是宏观历史过程中的临界点,标志着一连串的重大变革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基准时间具有九条标准,可以分为一等基准时间、二等基准时间和等基准时间。20世纪的基准时间主要包括次世界大战(一战、二战和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发生的变革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前后的变革都要来得更为深远。将20世纪的个基准时间置于两个世纪的视角中加以审视,可以突出现代性革命,这种视角能够观察20世纪的个基准时间在正在展开的"全球性变革"这一大的主题下是否会相互联接、是如何相互联接的。20世纪国际政治的关键事件,都应该被视为19世纪"全球性变革"所引发的发展态势和挑战的后期结果。

  • 标签: 20世纪基准时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冷战
  • 简介:本文选取《东南亚研究》、《南洋问题研究》和《亚太评论》份学术期刊,根据东南亚问题研究论文的载文量、内容(国别与主题)和作者个指标,对这份刊物2000-2005年的载文进行了统计、对比与分析,并由此管窥中国东南亚研究的成就、视角与问题。

  • 标签: 东南亚研究 《东南亚研究》 《南洋问题研究》 《亚太评论》
  • 简介:新中国建立后不仅国家的对外工作开始关注东南亚问题,而且与东南亚相关的髙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也得到髙重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室、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等先后成立,开启了新中国东南亚研究机构建设的先河.尽管“文革”初期各研究机构均遭遇不同程度的挫折,但在1972年后各项复建工作又先后开展.1978年中国东南亚研究会正式成立.1984年暨南大学、厦门大学获批专门史(中外关系史)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培养国内首批东南亚史和华侨史方向博士研究生人才,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再次进入发展时期.新中国东南亚研究机构的创设和发展,推动了国内东南亚和华侨问题研究,为新中国东南亚区域国别和侨务问题研究培养了研究队伍,为国内东南亚研究的多学科发展和进一步繁荣创造了重要条件.

  • 标签: 中国 东南亚 区域研究
  • 简介:自从1989年10月新加坡提出建立“经济增长角洲”的构想以来,在短短的四年里,不仅这个构想已经变为现实,而且类似的计划还在亚洲地区迅速地风行起来,其发展趋势正在从东南亚沿着太平洋西岸向东北亚这个当今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半月型地带方向扩展,反映了这种新型的区域化经济合作形式正被亚洲地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因而引

  • 标签: 地区经济合作 经济增长 太平洋西岸 区域化发展 东盟国家 互补优势
  • 简介:2013年8月6日,四川大学南亚与中国西部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战略协同创新中心以及贾米尔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巴基斯坦项目组在四川大学联合举办了“阿巴地区和美国:中国和印度的作用”第届中印专家对话会议,现将国内外学者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阿富汗现状和前景

  • 标签: 中国西部 观点综述 阿富汗 对话 专家 中印